首页 理论教育 材料与工艺属性研究:探索实用方案

材料与工艺属性研究:探索实用方案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本主义的理念不仅在产品设计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运用到其他很多行业。

材料与工艺属性研究:探索实用方案

6.2.2.1 材料与工艺的感知属性

设计的人本主义目的性是设计价值最本质的体现。人本主义的理念不仅在产品设计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运用到其他很多行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他从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等几方面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在产品设计中被广为应用,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理论认为人对于产品的需求有一定的层次性,人必须首先满足生理方面的需求,才有可能有更高一个层次的心理需求。在材料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与产品设计能够满足人对材料的生理需求相比较,现代人对于产品的心理需求开始变得复杂多变,而且大有上升并向着精神需求层次发展的趋势。

人对于产品的心理需求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需求系统,其中材料及其工艺带给人的各种感受仅是这个系统的一个构成要素,但是却与需求系统的其他要素一样重要。人对于产品表面属性所产生的心理上的感觉称为材料与工艺的感知属性,包括对于材料的触觉感受、视觉感受、听觉感受以及嗅觉感受等。例如金属拉丝工艺和表面质感所呈现出的科技感、白色陶瓷材料和工艺所表现出的洁净和光泽感、透明玻璃通过不同的造型让人感受到的晶莹剔透的感觉、沙发的真皮面料使人感觉柔软舒适和快乐、塑料材料的亚光表面质感让人感受到的朴实和精致、天然木材的气味让人感觉到自然清爽的感觉等,这些都属于产品造型材料及其工艺的感知属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感知属性基于材料与工艺的客观存在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为消费者群体的性别、年龄、个性、环境文化背景等差异很大,因此材料与工艺的感知属性只能是对感觉的相对判断,任何产品的材料与工艺的感知属性都是因个体而异的,所以针对消费者个体而言不可能有一个确定准确的衡量标准。由于每一类产品都有一定的消费群体,针对这一群体进行感知属性分析,或者有针对性地对某一产品的具体材料与工艺的感知属性进行评测,可以使用用户体验的方法。用户体验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参与体验的用户群体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在进行实验时可以将各种材料的常用加工成型与表面处理工艺效果图提供给体验客户,也可以提供给体验者一些备选的比较直观性的丰富的形容词汇,然后引导参与者选出效果图和形容词用来表达和描述通过产品的材料和工艺所体验到的感受。用户体验实验的结果可以运用到产品设计及优化的过程中,以达到提升材料系统设计价值的目的。

6.2.2.2 材料与工艺的文化属性

材料与工艺的文化属性只是针对一部分有着悠久历史的材料而言的,并不是所有材料与工艺都具有文化属性,例如石材,一些历史遗迹的古城中古老的青石板路和鹅卵石路特有自然形成的纹理及造型,浸渗着悠悠的文化古韵;红木胡桃木这样的高档木材,常用来制作成价格不菲的高档家具或者高档汽车的内饰件,从材料和工艺都显示出不朽的贵族气息,成了奢华的象征。如果设计或运用得当,木材、陶瓷、竹材、纸材、青铜等材料都可以通过产品这一载体传达出材料与工艺的文化属性。由此可见,虽然很多产品设计师在进行产品设计与优化的过程中,都会有所忽略,但是材料与工艺的文化属性确实在为满足人对于产品的心理需求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也针对产品系统设计中材料与工艺文化属性的构建进行了初步研究,文化属性从地域范围可以分为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将中国传统设计(例如建筑、家具、器皿、装饰品等)进行分类整理,然后研究每一类产品常用的材料,例如建筑常用的石材和木材、家具常用的木材、器皿常用的青铜或者陶瓷等,最后研究每种材料的种类、来源及其结构工艺、表现处理手法等,同时也借鉴中外研究机构对于该材料和工艺的研究型文献,并将综合后的研究结果用于产品设计的材料和工艺当中,以传达特有的材料与工艺的文化属性的魅力。借鉴这个方法,可以将文化属性的研究范围扩大,会得到更多更广泛的成果信息,对产品系统设计中材料及工艺设计起到重要作用。

6.2.2.3 材料与工艺的商业属性

现代产品的一个主要系统化特征就是产品具有商品的属性,同样构成产品系统的重要元素之一,材料与工艺,也就具有了商业的属性。在产品进入市场营销领域,便与服务体系、价格定位、促销手段、销售渠道这四个要素建立起了联系,产品是市场营销活动的载体,市场营销是产品成为商品的目标和手段,因此,从根源上讲,产品系统设计成了产品商品化成功与否的最根本原因,设计也就变成了实现产品价值的手段。在现代商业社会的背景下,任何一个产品和设计师都不会孤立存在,面向市场而言,设计师和产品都存在于市场环境之中,所以市场是产品设计开发的目的之一。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新产品的设计和产生不被消费者所接受,不能满足大多数客户的需求,也必然不会占有太大的市场,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产品也就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www.xing528.com)

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如下:促使新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体现产品的独特性和优越性。而创造性地使用新材料(智能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纳米材料等)和新工艺恰恰是实现产品独特性和优越性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材料与工艺的商业属性除了通过产品体现,也可以通过其自身的价格优越性来体现。价格优越性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包装、保管成本、运输成本等,当然,由于各种材料和工艺的成本受市场的影响会有波动,因此这一部分内容可以根据情况适时做一些调整,开放系统的科学性能够保证设计师选用料与工艺进行有效指导。系统论研究中有一种关于开放系统的理论,即系统必须具备开放性才能够可持续发展和正常运转。

6.2.2.4 材料与工艺的环境属性

当一个产品的出现既满足了人们的生理、心理和精神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又能够通过产品的销售为企业带来利润和发展的机会,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该产品体现了设计的价值。这里所说的设计的价值与产品的使用价值的实现关系最为密切,当然也包含产品的其他方面的价值,但是如果从产品作为商品的价值和作为用品的使用价值的关系去分析产品所具有的价值,那就应该将产品放到更大的视野当中去做价值分析和评价,也就是从自然生态的现状和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去研究产品设计的价值。前面论述过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总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渐迈进、不断提升和无限发展的,所以在刺激消费的美学设计引导下,产品的开发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有限的资源和能源,这一现象已经危及到人类的生存环境。用我们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来换取我们对于品质的追求和自我欲望的实现,这并不符合产品设计的初衷。

如果仅仅以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否能为企业创造丰厚的利润作为衡量产品价值的尺度,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关于设计的价值如何体现,一直为设计研究者所关注,只有把设计放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永恒发展的科学发展背景下,将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与自然环境视为生命共同体,努力做到把对自然的损耗和破坏降到最低,在此基础上满足更多消费者的更多层次的需求并实现企业获得利润的目标,这样从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设计的价值才得以真正实现。

在产品设计及优化的过程中,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设计中可以通过选用合适的材料与工艺来实现这一目的。从产品材料角度来说,应该从材料的生长周期,材料的自然保有量,材料的再生情况等几方面,考察原材料获取、加工消耗、使用周期、使用安全、维修保养、废弃物处理和再利用等情况;从生产工艺角度来分析,应该综合考察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获取渠道、生产加工产生的污染、产品开发的成本等情况。从以上两方面分析可以看出,材料与工艺的环境属性是产品设计、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和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环境和人影响的属性,所以在产品设计的过程当中,尤其是材料优化的过程中,要对材料与工艺的环境属性进行分析与研究,以达到设计的目标,实现设计的价值。

在产品系统设计过程中研究材料与工艺的环境属性,并进行材料系统优化设计,才能达到减少资源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具体做法可以针对各种产品造型的材料建立材料数据库,构建定性和定量评价的数学模型方法,使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负荷值具有通用性和可比性,此数据库可以作为产品材料系统优化的参考。

从现代化产品系统优化过程看,综合考虑和研究材料的物理化学属性、感知属性、文化属性、商业属性、环境属性,能够使设计材料工艺在设计目标、方法和通用性上实现创新,更好地为产品设计服务,实现产品设计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