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材料特性和工艺处理方法——97CrWMn合金工具钢

材料特性和工艺处理方法——97CrWMn合金工具钢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材料的特性CrWMn钢是合金工具钢,油淬低变形冷作模具钢。该钢的淬透性和耐磨性及淬火后的硬度比铬钢及铬硅钢高,且韧性较好,淬火后的变形比CrMn钢更小,缺点是形成碳化物网状程度严重。该钢受热软化温度为280℃。经低碳马氏体强韧化工艺处理后,模具在使用中不易发生崩刃及断裂现象,显示出有极高的断裂抗力。小凸模低碳马氏体强韧化处理规范700℃×10min预热,790℃×3~4min盐浴炉加热,在180℃石腊中等温15min后,出炉空冷,硬度为59~61HRC。

材料特性和工艺处理方法——97CrWMn合金工具钢

(1)材料的特性

CrWMn钢是合金工具钢,油淬低变形冷作模具钢。该钢耐磨性好,由于加入质量分数为1.20%~1.60%的钨,形成碳化物,所以在淬火和低温回火后具有一定的硬度和耐磨性。钨有助于保持细小晶粒,从而使钢具有较好的韧性。该钢对形成网状碳化物比较敏感,而且这种网状碳化物使工具刃部有剥落的危险。

虽然该钢的强度、硬度、韧性均超过碳素工具钢,但因碳化物偏析,具有淬火易开裂、磨削开裂等缺陷,使其淬断倾向大于碳素工具钢,应用范围呈现缩减趋势。该钢的淬透性和耐磨性及淬火后的硬度比铬钢及铬硅钢高,且韧性较好,淬火后的变形比CrMn钢更小,缺点是形成碳化物网状程度严重。

应减少或避免明显的带状碳化物组织或者液析等组织缺陷,在钢厂通常对钢锭采取高温扩散退火,而在加工厂则主要通过采取多向反复锻打,通过提高足够大的锻造比来解决。如果停锻温度过低,在碳化物析出的700~800℃温度区间施加过大的变形量,也会造成新的带状偏析组织。正火后可消除网状碳化物组织。

球化完全的最低加热温度为780℃,出现片状碳化物的加热温度为840℃。该钢淬透性波动较大,如临界淬透直径Dc(油)=12~70mm。这与W含量高的退火组织中碳化物的稳定性有关。

模具型腔油冷淬火后趋于收缩,平面易于凸起,翘曲倾向突出;分级淬火后型腔内孔趋于胀大,但翘曲倾向明显减小。油淬淬硬深度≤60mm。在250℃附近,呈现轻微的回火脆性效应,使冲击韧度下降幅度<15%,磨削表面易于形成高达500~800MPa的张应力,损害模具的强韧性。

该钢受热软化温度为280℃。表面脱碳层会明显地加剧钢的淬裂和磨裂敏感倾向。

高碳钢冷作模具淬火温度越低,奥氏体固溶碳含量也越低,Ms温度越高,低碳马氏体数量越多。因此模具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强韧性,变形和开裂的几率很小。

经低碳马氏体强韧化工艺处理后,模具在使用中不易发生崩刃及断裂现象,显示出有极高的断裂抗力。

(2)供货状态

供货品种热轧材、锻材、冷拉材、冷拉钢丝、银亮钢丝、热轧钢板和冷轧钢板。

退火态,硬度207~255HBW。

(3)化学成分

根据标准GB 1299—2000,该钢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0.90%~1.05%、Si≤0.40%、Mn0.80%~1.10%、Cr0.90%~1.20%、Mo1.20%~1.60%、P≤0.030%、S≤0.030%。

(4)参考牌号对照

中国GB/YB标准牌号CrWMn、中国台湾CNS标准牌号SKS31、日本JIS标准牌号SKS31、韩国KS标准牌号STS3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牌号105WCr1、德国DIN标准牌号105WCr6、德国DIN标准材料编号1.2419、法国NF标准牌号2212/90MCW5、俄罗斯ГОСТ标准牌号9ХFГ。

(5)临界点温度(近似值)

Ac1=750℃、Ar1=710℃、Accm=940℃。

(6)普通淬火、回火规范

淬火温度830~850℃,回火温度180~200℃,回火硬度58~60HRC。

(7)低温正火规范

正火温度930~950℃,保温时间:盐浴炉25~30s/mm,空气炉70~90s/mm,空冷,硬度388~514HBW。

(8)高温正火规范

正火温度970~990℃,保温时间:盐浴炉25~30s/mm,空气炉70~90s/mm,空冷,硬度388~514HBW。

(9)等温球化退火规范

770~790℃×2~4h,炉冷,680~700℃×4~6h,以30℃/h冷速炉冷到500~600℃,出炉空冷。硬度207~255HBW。

(10)成批等温球化退火规范

790~810℃×2~3h,700~720℃×3~4h,硬度≤241HBW,珠光体组织2~5级,网状碳化物等级≤2级。

(11)冷压毛坯普通软化规范

软化温度(820±10)℃,保温时间3~4h,以5℃/h的冷却速度,冷至≤650℃,出炉空冷。

(12)冷压毛坯等温球化软化规范

(820±10)℃×3~4h,(720±10)℃×6~8h,再缓冷至≤600℃,出炉空冷。

处理前硬度≤255HBW,处理后硬度≤207HBW。

(13)调质规范

淬火温度840~860℃,回火温度660~680℃,调质后硬度207~229HBW。

(14)返修及翻新模具退火规范

退火温度650~700℃,加热时间1~3h,空冷。

(15)普通淬火、回火规范

1)淬火温度820~840℃,油冷,硬度62~65HRC,回火温度140~160℃,回火硬度62~65HRC。

2)淬火温度830~850℃,油冷,硬度62~64HRC,回火温度170~200℃,回火硬度60~62HRC。

3)淬火温度800~830℃,油冷,硬度≥62HRC,回火温度160~200℃或250~300℃。

(16)小凸模低碳马氏体强韧化处理规范

700℃×10min预热,790℃×3~4min盐浴炉加热,在180℃石腊中等温15min后,出炉空冷,硬度为59~61HRC。

经200℃×2h回火后,硬度为58~60HRC。

(17)薄壁模具热处理

经500~550℃×2min/mm预热,(830±10)℃×30s/mm加热,预冷至760℃左右空冷,在油中冷至200℃左右立即回火,(200±10)℃×1h回火。

对于不对称模具薄壁处包铁皮、销钉孔塞石棉、型孔尺寸大于模壁厚度或模壁厚度较薄则模具四周包铁皮等情况,铁皮下面应垫一层石棉板。

(18)薄厚不均的凸凹模热处理

经500~550℃×2min/mm预热,830×30s/mm加热,于160~200℃×2~6min等温后空冷,(200±10)℃×1h回火,硝盐分级后型孔填满石棉绳后空冷。

(19)槽蹄型哈夫块模具热处理

经500~550℃×2min/mm预热,(830±10)℃×30s/mm加热,在310℃×60min硝盐等温后空冷,硬度45~50HRC;在260℃×60min硝盐等温后空冷,硬度50~55HRC。

(20)带大凹槽模具热处理

经500×60min预热,840℃×30s/mm加热,在250℃×4min硝盐等温后空冷,在250℃×90min回火,模具四周5mm以内硬度60HRC,其余部分47HRC,模具变形微小。

(21)超细化处理

1000℃固溶处理,随即在400℃等温,再经790℃淬火、回火。当回火温度为200℃时,碳化物颗粒平均尺寸为0.1μm,回火温度为400℃时,碳化物颗粒平均尺寸为0.2μm,粒度和分布都比较均匀,晶粒细化达10级。

(22)固溶和循环处理工艺

CrWMn冷作模具钢固溶和循环处理工艺如图4所示。

图4 CrWMn冷作模具钢固溶和循环处理工艺

经常规等温球化+淬火+低温回火后,晶粒度为10级,硬度59~62HRC,而采用高温固溶与三次循环淬火、三次循环退火,可细化奥氏体晶粒,达到12~13级。

(23)小模具低碳马氏体强韧化处理规范

700℃×10min预热,790℃×3~4min盐浴炉中加热,在180℃石蜡中等温15min,空冷,硬度59~61HRC,200℃×2h回火,硬度58~60HRC。

(24)微细球化强化处理

固溶微细球化1050℃×0.5h,300℃×0.5h等温,800℃×1h空冷,700℃×4h保温,860℃保温,260℃×1h回火,获得体积分数为50%贝氏体+马氏体。

该工艺是一种以提高强度为主的强韧化方法。

(25)激光热处理

设备:JCS—033数控激光淬火机床,GJ—Ⅰ型CO2激光器

先整体预热至120℃左右,用三头螺旋线方式淬火,表面涂1005G吸收层,各淬火条的搭接量为0.6mm,激光输出功率1kW,淬火线速度1600mm/min,淬完一条,待工件冷却到室温再淬下一条的间隙式淬火。也可采用将工件整体预热至120~150℃后,立即进行激光马氏体等温淬火的工艺。淬火过程中,要把零件的表面温度控制在100℃左右。

(26)真空热处理

CrWMn钢滚丝轮处理工艺如图5所示。

图4 CrWMn冷作模具钢固溶和循环处理工艺

经常规等温球化+淬火+低温回火后,晶粒度为10级,硬度59~62HRC,而采用高温固溶与三次循环淬火、三次循环退火,可细化奥氏体晶粒,达到12~13级。

(23)小模具低碳马氏体强韧化处理规范

700℃×10min预热,790℃×3~4min盐浴炉中加热,在180℃石蜡中等温15min,空冷,硬度59~61HRC,200℃×2h回火,硬度58~60HRC。(www.xing528.com)

(24)微细球化强化处理

固溶微细球化1050℃×0.5h,300℃×0.5h等温,800℃×1h空冷,700℃×4h保温,860℃保温,260℃×1h回火,获得体积分数为50%贝氏体+马氏体。

该工艺是一种以提高强度为主的强韧化方法。

(25)激光热处理

设备:JCS—033数控激光淬火机床,GJ—Ⅰ型CO2激光器。

先整体预热至120℃左右,用三头螺旋线方式淬火,表面涂1005G吸收层,各淬火条的搭接量为0.6mm,激光输出功率1kW,淬火线速度1600mm/min,淬完一条,待工件冷却到室温再淬下一条的间隙式淬火。也可采用将工件整体预热至120~150℃后,立即进行激光马氏体等温淬火的工艺。淬火过程中,要把零件的表面温度控制在100℃左右。

(26)真空热处理

CrWMn钢滚丝轮处理工艺如图5所示。

图5 CrWMn钢滚丝轮处理工艺

(27)循环热处理

CrWMn钢循环热处理工艺如图6所示。

(28)氮碳共渗+等温淬火复合强化

渗剂成分(质量分数):木炭70%+黄血盐30%。

600℃×4h固体氮碳共渗;升温至840℃均温后取出开箱,将工件移入220℃热浴中等温1.5h,空冷,160℃×2h回火。

(29)金属板-硝盐浴等温淬火

去应力退火:(650±10)℃×1~2h,空冷或炉冷(600±10)℃×1~2h预热,(860±10)℃加热(用铁屑、木炭装箱保护,在模具上下分别铺有石棉板和除锌铁丝网),加热时间应根据有效厚度确定,如表1所示。

考虑到装箱大小和保护剂层的厚度,应适当延长保温时间30~40min。

图5 CrWMn钢滚丝轮处理工艺

(27)循环热处理

CrWMn钢循环热处理工艺如图6所示。

(28)氮碳共渗+等温淬火复合强化

渗剂成分(质量分数):木炭70%+黄血盐30%。

600℃×4h固体氮碳共渗;升温至840℃均温后取出开箱,将工件移入220℃热浴中等温1.5h,空冷,160℃×2h回火。

(29)金属板-硝盐浴等温淬火

去应力退火:(650±10)℃×1~2h,空冷或炉冷(600±10)℃×1~2h预热,(860±10)℃加热(用铁屑、木炭装箱保护,在模具上下分别铺有石棉板和除锌铁丝网),加热时间应根据有效厚度确定,如表1所示。

考虑到装箱大小和保护剂层的厚度,应适当延长保温时间30~40min。

图6 CrWMn钢循环热处理工艺

表1 CrWMn钢模具厚度和加热时间的关系

图6 CrWMn钢循环热处理工艺

表1 CrWMn钢模具厚度和加热时间的关系

出炉后在金属板(铜板有效厚度与金属板上模具有效厚度之比为1∶1或2∶1,如400mm×400mm×80mm)上冷却,停留时间按10~15mm/min计算,至450~500℃转入硝盐炉等温,即模具颜色从红色刚一转到黑色后稍停留一会儿,就马上转入硝盐槽中,温度约为300~500℃。模具在硝盐槽中等温温度可根据硬度要求确定,如表2所示。

表2 硝盐等温温度与硬度要求的关系

出炉后在金属板(铜板有效厚度与金属板上模具有效厚度之比为1∶1或2∶1,如400mm×400mm×80mm)上冷却,停留时间按10~15mm/min计算,至450~500℃转入硝盐炉等温,即模具颜色从红色刚一转到黑色后稍停留一会儿,就马上转入硝盐槽中,温度约为300~500℃。模具在硝盐槽中等温温度可根据硬度要求确定,如表2所示。

表2 硝盐等温温度与硬度要求的关系

(30)典型应用举例

1)该钢广泛应用于加工薄钢板,是非铁金属的轻载、复杂形状冷冲模的基本材料,尤其是钟表、仪器、玩具食品工业领域。对冲制奥氏体钢板、硅钢片、高强度钢板效果不理想。

2)该钢可用于制作料厚度<1mm的冲裁模具复杂形状的凸模、凹模、镶块,以及一般拉深模的凸凹模。制作凸模时建议硬度58~62HRC,制作凹模时建议硬度60~64HRC。

3)用于弯曲模中要求高耐磨、形状复杂的凸模、凹模、镶块,制作凸模时建议硬度58~62HRC,制作凹模时建议硬度60~64HRC。

4)用于铝件冷挤压模的凸模、凹模,制作凸模时建议硬度60~62HRC,制作凹模时建议硬度62~64HRC。

5)用于铜件冷挤压模凹模和钢件冷挤压凸模、凹模,建议硬度62~64HRC。

6)经锻造成形后,可用于制作在100kN以上的压力机上使用的大型胶木模套,通常将钢的硬度提高到50~55HRC。但应减少或避免明显的带状碳化物组织或者液析等组织缺陷。

7)一般用该钢制作生产手表用的小型凸模,经常规热处理后模具的使用寿命为0.1万~1万次,破损形式多为局部崩刃或整个头部断裂。经低碳马氏体强韧化工艺处理后,模具的刃磨使用寿命可达1万~2万次,总使用寿命可达10万~20万次。

8)可用于制作冷冲、冷挤模具以及形状复杂的高精度冲模等。

9)多用于制作变形小、长而形状复杂的切削刀具,如拉刀、长丝锥、长铰刀、专用铣刀

10)对小模具采用低碳马氏体强韧化,具有较高的裂纹抗扩展能力,刃磨一次可冲1万~2万件,总使用寿命10万~20万次。

11)循环热处理工艺用于冷作模具能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3~4倍。

12)对冷冲模进行普通淬火后使用寿命2000~4000件;氮碳共渗淬火后1万件,而氮碳共渗+等温淬火复合强化后达到8.4万件。

13)滚丝轮原采用氰盐淬火,每副滚丝轮使用寿命20万件,且会产生污染,现改为真空热处理后,每副使用寿命高达100万件以上,提高4倍多。

14)CrWMn钢模套,形状较大。按等温淬火处理,胀大量达0.2mm。采用600℃头烧后,于870℃×2h加热,金属板压冷13min后空冷到室温,硬度58HRC,350℃×90min回火硬度53~55HRC,变形量±0.02mm。

15)主要用于制作尺寸较大、形状较复杂和精度较高的塑料模。

16)用于整体淬硬型塑料模具钢型芯、凸模、型腔板、镶件。

17)淬硬至46~52HRC,可用于热固性塑料模具,小型芯、镶件等。

18)用于热固性塑料成型模,要求高耐磨、高强度的模具。

(30)典型应用举例

1)该钢广泛应用于加工薄钢板,是非铁金属的轻载、复杂形状冷冲模的基本材料,尤其是钟表、仪器、玩具、食品工业等领域。对冲制奥氏体钢板、硅钢片、高强度钢板效果不理想。

2)该钢可用于制作料厚度<1mm的冲裁模具复杂形状的凸模、凹模、镶块,以及一般拉深模的凸凹模。制作凸模时建议硬度58~62HRC,制作凹模时建议硬度60~64HRC。

3)用于弯曲模中要求高耐磨、形状复杂的凸模、凹模、镶块,制作凸模时建议硬度58~62HRC,制作凹模时建议硬度60~64HRC。

4)用于铝件冷挤压模的凸模、凹模,制作凸模时建议硬度60~62HRC,制作凹模时建议硬度62~64HRC。

5)用于铜件冷挤压模凹模和钢件冷挤压凸模、凹模,建议硬度62~64HRC。

6)经锻造成形后,可用于制作在100kN以上的压力机上使用的大型胶木模套,通常将钢的硬度提高到50~55HRC。但应减少或避免明显的带状碳化物组织或者液析等组织缺陷。

7)一般用该钢制作生产手表用的小型凸模,经常规热处理后模具的使用寿命为0.1万~1万次,破损形式多为局部崩刃或整个头部断裂。经低碳马氏体强韧化工艺处理后,模具的刃磨使用寿命可达1万~2万次,总使用寿命可达10万~20万次。

8)可用于制作冷冲、冷挤模具以及形状复杂的高精度冲模等。

9)多用于制作变形小、长而形状复杂的切削刀具,如拉刀、长丝锥、长铰刀、专用铣刀。

10)对小模具采用低碳马氏体强韧化,具有较高的裂纹抗扩展能力,刃磨一次可冲1万~2万件,总使用寿命10万~20万次。

11)循环热处理工艺用于冷作模具能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3~4倍。

12)对冷冲模进行普通淬火后使用寿命2000~4000件;氮碳共渗淬火后1万件,而氮碳共渗+等温淬火复合强化后达到8.4万件。

13)滚丝轮原采用氰盐淬火,每副滚丝轮使用寿命20万件,且会产生污染,现改为真空热处理后,每副使用寿命高达100万件以上,提高4倍多。

14)CrWMn钢模套,形状较大。按等温淬火处理,胀大量达0.2mm。采用600℃头烧后,于870℃×2h加热,金属板压冷13min后空冷到室温,硬度58HRC,350℃×90min回火硬度53~55HRC,变形量±0.02mm。

15)主要用于制作尺寸较大、形状较复杂和精度较高的塑料模。

16)用于整体淬硬型塑料模具钢型芯、凸模、型腔板、镶件。

17)淬硬至46~52HRC,可用于热固性塑料模具,小型芯、镶件等。

18)用于热固性塑料成型模,要求高耐磨、高强度的模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