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娱神与自娱:死亡大道上的两端徘徊

娱神与自娱:死亡大道上的两端徘徊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奥蒂瓦坎古城中的死亡大道特奥蒂瓦坎的金字塔如此浩繁的工程设计,没有狂热的宗教感情是不可能的,唯有对神明的虔诚之心,才是内心力量不竭的源泉,因为它被认为是人类生存的根据,是精神的全部寄托。死亡大道东面的太阳金字塔,现塔高65米,底部边长为南北长222米,东西宽225米,它的体积比古埃及的胡夫金字塔更大。

娱神与自娱:死亡大道上的两端徘徊

特奥蒂瓦坎古城遗址坐落在墨西哥波波卡特佩尔火山和依斯塔西瓦特尔火山山坡谷底之间,面积250公顷。有一种说法称,特奥蒂瓦坎始建于1世纪末,但是目前的考古发掘工作还不能确切地肯定建城日期。据留存的建筑遗址和出土的文物判断,它在5世纪达到全盛时期,在7世纪上半叶突然消亡。

古城以几何图形和象征性排列的建筑遗址及其庞大规模闻名于世,中心广场上两条大道垂直相交,3000米长、40米宽的死亡大道纵贯南北,两旁的建筑错落有致。在3000米长的街道上,每隔若干距离就修建六级台阶和一处平台。这条南北向的街道北高南低,它的坡度巧妙设定为30度,这样从北向南望去,台阶隐没在坡度差之中,看上去是一条笔直的街道。从南向北望去,街道上的台阶与3000米外月亮金字塔的台阶融为一体,好像没有尽头一样,给人以直逼云天之感。可以说它从设计到施工,每一处台阶、平台的尺寸和间隔都要经过精确的计算,不能有任何偏差,即使是使用了先进仪器的现代城市建设,要做到这一点,也是颇费精力的,更何况史前先民了。

特奥蒂瓦坎古城中的死亡大道

特奥蒂瓦坎的金字塔

如此浩繁的工程设计,没有狂热的宗教感情是不可能的,唯有对神明的虔诚之心,才是内心力量不竭的源泉,因为它被认为是人类生存的根据,是精神的全部寄托。于是,祭祀和娱神就成为史前先民生活的核心内容。问题是这条通往天界的死亡大道被巧妙地设计成30度的坡度,到底是以谁的视角来设定的,是神吗?还是来自建筑的设计者,史前先民按照自己的理解,使宗教情感在神圣的体悟方面,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升华。

死亡大道东面的太阳金字塔,现塔高65米,底部边长为南北长222米,东西宽225米,它的体积比古埃及的胡夫金字塔更大。但是两者都包含有数学圆周率的倍数,计算结果如下:

胡夫金字塔的基座每边长约230米,塔原高146.5米,周长与塔高之比为:

230×4÷146.5=6.28

6.28÷3.14=2(倍)

因为太阳金字塔顶部的神庙已经坍塌,如果参考美洲玛雅古城奇琴伊察的库库尔坎金字塔,神庙的高度是6米。现在可以把太阳金字塔顶层上坍塌的太阳神庙的高度假定为6米,周长与塔高之比是:(www.xing528.com)

(222+225)×2÷(65+6)=12.59

12.59÷3.14=4.01(倍)

这真是令人惊异的结果,两座史前先民所建造的金字塔的底边周长与塔的高度之比一个为2π,另一个为4π,这里对π的使用,是否暗喻了对一种偶像崇拜物为圆形的刻意表达?例如太阳,或者还有其他星球,是对其所拥有威力巨大的能量的渴求。同时也传达了巨石建筑建造者在那个时代的数学智慧。

特奥蒂瓦坎太阳金字塔的设计采取了古代印第安人视为神圣符号的五点形,即在正方形四角各置放一点,而把第五点放在代表生命的中心,使所有相互对立的力量在此合而为一。因此有人认为,太阳金字塔的建造是代表宇宙中心的。

特奥蒂瓦坎古城的建筑景观

一般学者认为,埃及的吉萨大金字塔大约是在4500年前兴建的,对于特奥蒂瓦坎城建立的年代,学者却没有一致的看法。大多认为,这座城市兴盛于前600年到前100年之间。最近,在考古学家利用14C 对古城内的灰烬和木块进行测定的过程中,有人认为整座古城的历史年代,应比目前断定的还要早几百年;也有人认为,特奥蒂瓦坎城的崛起,时间应该更早,约在前1500年到前1000年之间;还有的学者根据地质资料,将特奥蒂瓦坎建城日期推到前4000年之前。

我们几乎无法想象人类的精神在什么样的历史层面上得到扩展,宗教在什么样的客观条件下确立人的意志!人类以神的名义强悍地确立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同时也看到人性本质的脆弱,几乎承受不了精神信念破灭后的失重之轻。他们抛弃艰辛建筑的宏伟城市,重归莽莽丛林,回归文化的蒙昧状态,去等待再一次的文明启蒙。

阿兹特克人的纪年盘
人类发明的纪年法就是对曾经的文明进程和癫狂过程所做的理性记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