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凸轮造型与加工设计任务

凸轮造型与加工设计任务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凸轮的设计造型与加工学习公式曲线设计及凸轮粗、精加工的工艺过程设计。公式曲线设计与编辑;等高线粗加工、平面轮廓精加工的刀路生成。任务:凸轮的设计造型与加工一、凸轮的实体造型造型思路:根据图4-52 所示的实体图形,能够看出凸轮的外轮廓边界线是一条凸轮曲线,可通过“公式曲线”功能绘制,中间是一个键槽。

凸轮造型与加工设计任务

凸轮的设计造型与加工

【目的要求】学习公式曲线设计及凸轮粗、精加工的工艺过程设计。

【教学重点】公式曲线设计与编辑;等高线粗加工、平面轮廓精加工的刀路生成。

【教学难点】工艺过程设计中各项参数的评定。

【教学内容】

任务:凸轮的设计造型与加工

一、凸轮的实体造型

造型思路:根据图4-52 所示的实体图形,能够看出凸轮的外轮廓边界线是一条凸轮曲线,可通过“公式曲线”功能绘制,中间是一个键槽。此造型整体是一个柱状体,所以通过拉伸功能可以造型,然后利用圆角过渡功能过渡相关边即可。

图4-52 凸轮二维

1.绘制草图

(1)单击新建图标,选择“制造”模块,新建一个文件。

(2)按F5键,在xOy 平面内绘图。选择公式曲线工具,弹出如图4-53 所示的对话框,选中“极坐标系”单选按钮,设置参数如图4-53 所示。

图4-53“公式曲线”对话框

(3)单击“确定”按钮,此时公式曲线图形跟随鼠标,定位曲线中心到原点如图4-54 所示。

图4-54 定位曲线到原点

(4)选择曲线生成栏中的直线工具,将其设置为“两点线”“连续”“非正交”,如图4-55 所示。将公式曲线的两个端点连接,如图4-55 所示。

图4-55 将公式曲线的两个端点连接

(5)选择曲线生成栏中的整圆工具,然后在原点处单击,按回车键,弹出输入半径文本框,设置半径为30,然后按回车键。画圆如图4-56 所示。

图4-56 画半径为30 的圆

(6)选择曲线生成栏中的直线工具,将其设置为“两点线”“连续”“正交”“长度方式”,并设置“长度”为12,按回车键,如图4-57 所示。

(7)选择原点,并在其右侧单击,长度为12 的直线显示在工作环境中,如图4-58 所示。

图4-57 直线参数设置

图4-58 长度为12 的直线

(8)选择几何变换栏中的平移工具,设置平移参数如图4-59 所示。选中之前绘制的直线,右击,选中的直线移动到指定的位置。

(9)选择曲线生成栏中的直线工具,将其设置为“两点线”“连续”“正交”“点方式”,如图4-60 所示。

图4-59 平移参数设置

图4-60 设置直线

(10)选择被移动的直线的一个端点,在圆的下方单击,然后右击确定,如图4-61 所示。

注意:直线要与圆相交。

(11)通过上步操作,在水平直线的另一个端点,画垂直线。如图4-62 所示。

图4-61 在图的下方右击

图4-62 画垂直线

(12)选择曲线裁剪工具,参数设置如图4-63 所示。单击想要裁剪的曲线,修剪草图如图4-64 所示。

图4-63“曲线裁剪”工具参数设置

图4-64 修剪草图

(13)选择显示全部工具,绘制的图形如图4-65 所示。

(14)选择曲线过渡工具,参数设置如图4-66 所示,单击如图4-67 所示鼠标处两侧的两条曲线,过渡如图4-67 所示。然后将圆弧过渡的半径值修改为15,如图4-68 所示,单击如图4-69 所示鼠标处两侧的两条曲线,过渡如图4-69 所示。

图4-65 显示全部

图4-66

图4-67

图4-68 圆弧过渡

(15)选择特征树中的“平面XY”选项,选择绘制草图工具,进入草图绘制状态,选择曲线投影工具,选择图4-69 所示绘制的图形,把图形投影到草图上。

(16)选择检查草图环是否闭合工具,检查草图是否闭合,如果不闭合,则继续修改;如果闭合,则将弹出如图4-70 所示的对话框。

图4-69

图4-70 草图不存在开口环

(17)再次选择绘制草图工具,退出草图绘制。

2.实体造型

(1)拉伸增料。选择特征模块下拉伸增料工具,在弹出的“拉伸”对话框中设置参数,如图4-71 所示。

图4-71 拉伸增料

(2)过渡。选择特征生成栏中的过渡工具,设置参数如图4-72 所示,选择造型上下两面上的16 条边如图4-72 所示,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图4-72 过渡

二、凸轮仿真加工(www.xing528.com)

加工思路:平面区域粗加工→平面轮廓精加工。

因为凸轮的整体形状就是一个轮廓,所以粗加工采用平面区域方式,精加工采用轮廓线加工;另外粗、精加工也可以都采用平面轮廓精加工方式。注意在加工之前应该将凸轮的公式曲线生成的样条轮廓转为圆弧,这样加工生成的代码可以走圆弧插补,从而使生成的代码最短,加工的效果最好。

1.加工前的准备工作

(1)设定加工刀具。

①打开特征树栏中的“轨迹管理”选项卡,双击“刀具库”选项,弹出如图4-73 所示的“刀具库管理”对话框。

图4-73“刀具库管理”对话框

②增加铣刀。单击“增加”按钮,在弹出的“增加铣刀”对话框中输入铣刀名称D20,增加一个加工需要的平刀,如图4-74 所示。

图4-74“刀具定义”对话框

一般都是以铣刀的直径和刀角半径来表示,刀具名称尽量和工厂中用刀的习惯一致。刀具名称一般表示形式为“D10,r3”,D 代表刀具直径,r 代表刀角半径。

③设定增加的铣刀的参数。如图4-75 所示,在“刀具定义”对话框中输入正确的数值,刀具类型为立铣刀,刀具直径D 为20,其中的刀刃长度和刃杆长度与仿真有关而与实际加工无关,刀具定义即可完成,如图4-75 所示。

(2)后置设置。

用户可以增加当前使用的机床,给出机床名,定义适合自己机床的后置格式。系统默认的格式为FANUC 系统的格式。

①选择“加工”→“后置处理”→“设备编辑”命令,弹出“选择后置配置文件”对话框,如图4-76 所示。

②选择机床设置。选择FANUC 机床文件。

③后置处理设置。打开“后置处理设置”选项卡,根据当前的机床,设置各参数,如图4-77所示。

2.设定加工范围

此例的加工范围直接拾取凸轮造型上的轮廓线即可,如图4-78 所示。

图4-75 设定增加的铣刀的参数

图4-76 选择后置配置文件

图4-77 后置处理设置

图4-78 设定加工范围

3.平面区域粗加工

选择“加工”→“二轴加工”→“平面区域粗加工”命令,弹出“平面区域粗加工”对话框。

(1)在“加工参数”选项卡中参考表4-1设置各选项参数。

表4-1 平面区域粗加工参数表

续表

(2)在状态栏提示“拾取轮廓”时,点选凸轮外轮廓线(外轮廓线为凸轮底部的轮廓线向外等距10 所得到的曲线),状态栏提示“确定链搜索方向”,选择任意箭头方向;当提示“拾取岛屿”时,点选凸轮的轮廓线并确定搜索方向,右键确认生成加工轨迹如图4-79 所示。

(3)当状态栏提示“拾取轮廓和加工方向”时,用鼠标拾取造型的外轮廓如图4-80 所示。选择箭头如图4-81 所示。

图4-79 生成加工轨迹

图4-80 拾取轮廓和加工方向

(4)右键确认,在工作环境中生成加工轨迹,如图4-82 所示。

图4-81 确定链搜索方向

图4-82 生成加工轨迹

4.平面轮廓精加工

(1)首先把粗加工的刀具轨迹隐藏掉。选择“加工”→“精加工”→“平面轮廓精加工”命令,弹出“平面轮廓精加工”对话框,在“加工参数”选项卡中参考表4-2 设置各项参数,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表4-2 平面轮廓精加工

(2)其他参数同粗加工的设置一样,查看平面轮廓精加工轨迹如图4-83 所示。

5.刀具轨迹仿真

(1)首先把隐藏掉的各种加工轨迹设为可见。

(2)选择“加工”→“轨迹仿真”命令。

(3)状态栏提示“拾取刀具轨迹”,拾取生成的粗加工和精加工轨迹,右击,轨迹仿真过程如图4-84 所示。

图4-83 查看平面轮廓精加工轨迹

图4-84 拾取刀具轨迹仿真过程

6.生成G 代码

(1)选择“加工”→“后置处理”→“生成G 代码”命令,弹出“选择后置文件”对话框。选择保存代码的路径并设置代码文件的名称,然后单击“保存”按钮,如图4-85 所示。

图4-85 保存NC 程序

(2)状态栏提示“拾取刀具轨迹”,选择以上生成的粗加工和精加工轨迹,右击,弹出记事本文件,内容为生成的G 代码,如图4-86 所示。

7.生成加工工艺清单

(1)选择“加工”→“工艺清单”命令,弹出“工艺清单”对话框,输入相关设计信息,如图4-87 所示。

(2)拾取加工轨迹,选中全部刀具轨迹,右击确认,立即生成加工工艺单。生成结果如图4-88 所示。

图4-86 内容为生成的G 代码的文本文件

图4-87“工艺清单”对话框

图4-88 生成工艺清单

至此,凸轮的造型、生成加工轨迹、加工轨迹仿真检查、生成G 代码程序,生成加工工艺单的工作已经全部做完,可以把加工工艺单和G 代码程序通过工厂的局域网送到车间去了。车间在加工之前还可以通过CAXA 制造工程师软件中的校核G 代码功能,再看一下加工代码的轨迹形状,做到加工之前心中有数。把工件打表找正,按加工工艺清单的要求找好工件零点,再按工序清单中的要求装好刀具找好刀具的z 轴零点,就可以开始加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