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好古存旧与上下分属制的意义与作用

好古存旧与上下分属制的意义与作用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文献记载,中国早期的服装是以短衣加围裳的形式出现的,即“上衣下裳制”。后来虽然出现了深衣、袍衫之类的“上下连属”的长衣,但“上下分属制”的服装仍然应用得很普遍,特别是在女性服饰中。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历来讲究 “好古存旧”、“崇祖怀义”,主张继承服饰传统,以体现“不忘祖训”的观念,“上下分属制”女装也就成了这种传统思想的重要表现之一。在“上下分属制”女装中有上衣配裙子和上衣配裤子两种。

好古存旧与上下分属制的意义与作用

文献记载,中国早期的服装是以短衣加围裳的形式出现的,即“上衣下裳制”。后来虽然出现了深衣、袍衫之类的“上下连属”的长衣,但“上下分属制”的服装仍然应用得很普遍,特别是在女性服饰中。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历来讲究 “好古存旧”、“崇祖怀义”,主张继承服饰传统,以体现“不忘祖训”的观念,“上下分属制”女装也就成了这种传统思想的重要表现之一。女子一般只在重大典礼时才穿“上下连属”的长衣,日常则大多穿“上衣下裳”的短衣,长期以来形成中国女性的一种穿衣习惯,并作为一种主要的形制、一种服饰传统被传承,而且由于其机能性的优势在民间得到广泛普及,这种形制是中国女装的主要形制之一(图2-25)。

在“上下分属制”女装中有上衣配裙子和上衣配裤子两种。近代中国女性的上衣一般形制是立领、直身、平袖,有大襟和对襟等不同款式,衣身普遍比较宽松,周身加边饰;裙子的形制主要是以“缠裹式”为主,包括百褶裙、马面裙、凤尾裙等,宽松、肥大、裙长及地、装饰丰富。

下穿裤子是中国女性历来的着装习惯,但近代之前的女性一般把裤子当作内衣来穿着,是穿在裙子或袍子里面的,只有下层妇女因为劳作的原因才可以直接把裤子穿着在外。这与西方女性的穿衣习惯明显不同,西方女性在近代多是穿裙的。

中国早期的裤也叫“绔”,只有两个裤管,穿的时候套在胫上,所以也叫“胫衣”。《说文·系部》中讲道:“绔,胫衣也。”段玉裁注:“今所谓套绔也,左右各一,分衣两胫。”到了战国以后,裤子得到了改善。据《汉书·上宫皇后传》记:西汉名将霍去病之弟霍光受汉武帝遗诏,辅助昭帝即位,并将自己的外孙女嫁给昭帝做皇后。为了让皇后“擅宠有子”,他特以皇帝身体不安为由,提出“禁内”,让后宫的女子穿上了有裆的裤子,这就是中国女装中较早出现的合裆裤。裤子最初以“胫衣”的形式出现,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后来又恢复到“胫衣”的形式上来。〔11〕只是先秦时期的“胫衣”多贴体穿着,而宋明时期的“膝裤”(即“胫衣”)还可加罩在长裤之外。

据史料记载,清代汉族女子穿“膝裤”十分普遍,“膝裤”大多做成平口,上到膝盖,下到脚踝,穿的时候用带子系在膝盖上。清代也称“膝裤”为“套裤”,因为它的长度已不限于膝下,也有遮覆住大腿的。所用质料有缎、纱、绸、呢等,也有做成夹裤或在夹裤中蓄以絮棉的,后者多用于冬季。裤管的造型也有多种:清初时上下垂直,呈直筒状;清中叶变为上宽下窄,裤管底部紧裹于胫,为了穿着方便,多在裤脚部分开衩,穿上的时候以带系结;到了晚清时期,又崇尚起一种宽松式的套裤,裤管之大比最初翻倍。这个时期的裤管上端大多被裁制成尖角状,穿着时露出臀部及大腿外侧,女子所穿的“套裤”,裤管下脚常镶有花边,所用布帛色彩也较鲜艳(图2-26)。除“套裤”外,普通的长裤在明清两代仍然被使用着,上层社会女性衬在袍衫长裙之内,劳动妇女也可和襦袄等配用,被穿着在外。所用质料也有多种,视季节而有所区别。(www.xing528.com)

图2-26

(1)图为清代女式膝裤(引自《中国历代妇女妆饰》,周汛绘),(2)图为清代女套裤(传世品),(3)图为着裤装的晚清女子(引自吴友如《海上百美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