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字字体的演变与命名

汉字字体的演变与命名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10汉字演变图印刷字体。是模仿宋精本雕刻的字体,所以称为仿宋,习称仿体,又称方仿。楷体的字形特征是与手写的正楷字基本一致,所以又称手写体、活体、正体。与宋体、黑体、楷体并列称为四种“常用字体”。活字排版的宋体是根据字号大小设计的字模,笔画粗细符合字号幅面的要求。中文字体一般以帖体或碑体命名。而外文字体以字体形状命名。

汉字字体的演变与命名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而且每个字都含其音形义,从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中可以看出,汉字是三千多年前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演变而来的。总之,汉字是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

(1)古今字体。汉字的变化分为古文和金文两大类。古文广义指甲骨文(刻在龟壳和兽骨上的文字)、金文(刻在青铜器或是在青铜器制造时就铸造在上面的文字)、籀(zhòu)文(相传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造,即大篆,最早刻在鼓形石上的所谓石鼓文就是这种文字)以及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的文字小篆。金文广义指从隶书到现在通行的文字。楷书就是从隶书发展演变而成的(见图1-10)。

图1-10 汉字演变图

(2)印刷字体。印刷用字体既要便于阅读,又要符合规范,笔画粗细统一,而且要有艺术性。所以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根据碑体和帖体创造了许多种印刷字体。这些在印刷物上使用的字体,可以统称为印刷字体。现在通用的印刷字体有宋体、黑体、仿宋体和楷体四种基本字体。现在计算机排版软件根据四种基本字体又派生出20余种字体。

(3)宋体。宋体是明朝隆庆、万历年间,写字人按照宋精本的字体雕刻的,故称为宋体,习称老宋,在日本称为明体;因为应用广泛,又称普通体;宋体对黑体而言,又称白体。宋体字形的特征是横细竖粗,字面大,字体端正。它特别适合于排印书刊正文。

(4)黑体。又称方体、平体、粗体、方头字,它的名称是根据它的形状而言的。黑体字形的特征是横竖都粗,笔画粗壮,特别醒目。它适合于用做标题或重点语。

(5)仿宋体。是模仿宋精本雕刻的字体,所以称为仿宋,习称仿体,又称方仿。仿宋体字形的特征是横竖都细,字形介于宋体、楷体之间,字迹清秀美丽。常用做标题下的引文,杂志中也有用这种字体排整段文章的,古书则以用仿宋体的居多,文件也都使用仿宋字体。

现在的仿宋体是1955年以后上海华丰字模的字体。以前的仿宋体只是在宋体字的基础上,把竖笔画改细,字体不太美观。

(6)楷体。楷体的字形特征是与手写的正楷字基本一致,所以又称手写体、活体、正体。楷体的字体匀整、端正、挺秀悦目,由于和手写体基本一致,所以适合于印制小学课本、少年读物、通俗读物等。但如果用于图书正文,从全版面看,则不如宋体字整齐。

(7)隶书体。字体的字形与楷体近似,但比楷体字体浑厚饱满,笔法古朴典雅,常用于书、报刊的标题。与宋体、黑体、楷体并列称为四种“常用字体”。

(8)牟体。是牟柴东,专门为《人民日报》设计的标题字体,有些像拉长的宋体(字幅的宽是字号的3/4~2/3)。设置牟体见附录一[6]。

(9)其他派生字体。(www.xing528.com)

长仿宋体。又称为“长仿体”是仿宋体长体变形的字体。设置长仿宋体见附录一[7]。

扁体。扁体又称为“扁宋体”(只有扁宋体称为“扁体”),其他字体也可以用双向字号形成扁体,但必须说明体式,如扁黑体、扁隶书(但绝不能有扁牟体,如果有牟体的扁体岂不成为小一号的宋体字形了)。设置扁体见附录一[8]。

(10)报宋、书宋、宋三、小标宋、大标宋。根据计算机排版软件字模压缩的特点和排版的需要,计算机排版软件把宋体又分为:报宋体、书宋体、宋三体、小标宋体和大标宋体。

活字排版的宋体是根据字号大小设计的字模,笔画粗细符合字号幅面的要求。而计算机宋体是根据活字的宋体制作的,报宋和书宋在排大字号时笔画相对较细,所以不同的字号在排版时需要用不同的宋体。

一般排报刊用报宋,排书刊用书宋,四号以下标题可以用书宋,三号标题用宋三,二号标题用宋三或小标宋,一号以上用小标宋或大标宋。

(11)汉字字体的识别。汉字的字体基本上是由四种基本字体派生的字体。如准圆、大黑、宋黑都是由黑体派生的。彩云和琥珀是在黑体的基础上加上了象形,所以掌握了字体的特征,字体是不难识别的。

(12)字体在图书中的使用。正文字体的使用,在每个字体介绍中已经讲到。作为标题使用的原则是字体相同,字号由大字号到小字号顺序排列;字体不同、字号相同的排列顺序是黑体、标宋、楷体和仿体(见图1-11)。

图1-11 汉字字体示意图

(13)外文字体。中文字体一般以帖体或碑体命名。而外文字体以字体形状命名。分为白正体、白斜体、黑正体、黑斜体。白正体又称罗马体,白斜体又称意大利体。

不同的外文文种字体的命名也不相同。如德文的花体(哥特体)、拉丁文的手写体(见图1-12)。

图1-12 外文字体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