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索汉字历史词义演变与形意关系:以形探意的方法

探索汉字历史词义演变与形意关系:以形探意的方法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情境创设小张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汉字探源学习活动。如何了解汉字在历史上的词义演变,熟悉汉字的形与意之间的关系?活动准备1.上网查阅汉字和部首的相关知识,了解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环节二以形探意,究本溯源1.你站对了吗?从皿,象血形,表示器皿中盛的是血。甲骨文字形,在“大”(人)旁加两点,指示两腋所在。

探索汉字历史词义演变与形意关系:以形探意的方法

情境创设

小张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汉字探源学习活动。如何让汉字鲜活起来,在游戏中了解汉字“六书”?如何认识汉字常见部首的含义?如何了解汉字在历史上的词义演变,熟悉汉字的形与意之间的关系?让我们随着小张一起去探究汉字词义流变的过程吧。

活动准备

1.上网查阅汉字和部首的相关知识,了解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2.了解汉字常见部首的含义。

3.选取3个部首,为每一部首搜集10个常用字,推测其本义。

活动过程

环节一 “六书”辨析

按班级人数准备相同数量的汉字,打印在A4纸上,每张纸打印一个汉字。每位同学从老师那里领取一张打印着汉字的A4纸,其中6张是红底的A4纸,这6张纸上的汉字分属六书构造。拿到这六张红纸的6位同学站成一排,高举手中的纸。其他同学先判断红纸上的字各属六书中的哪一类,再辨析自己手中的字属于哪一类,然后自动站到举着同类汉字的同学的身后。

附字52个(参考):

山、雨、田、井、伞、马、日、月、门、身、血、尺、寸、亦、朱、甘、曰、束、引、系、斩、烦、林、东、社、看、盥、相、虐、从、筹、璀、醋、韶、笙、孵、麸、副、勒、栎、其、莫、豆、午、来、北、自、太、永、主、才、失

如果觉得难度过大,可考虑去掉转注、假借两类,只辨析象形、指事、形声、会意。

环节二 以形探意,究本溯源

1.你站对了吗?

每队为一组,同组同学讨论判断组内的字是否属于同类构成(可查阅工具书)。如有不同,该同学重新寻找正确的队伍。

“六书”辨析答案:

①象形字:山、雨、田、井、伞、马、日、月、门、身

②指事字:血、尺、寸、亦、朱、甘、曰、束、引、系

③会意字:斩、烦、林、东、社、看、盥、相、虐、从

④形声字:筹、璀、醋、韶、笙、孵、麸、副、勒、栎

⑤假借字:其、莫、豆、午、来、北、自

⑥转注字:太、永、主、才、失

其中:“其”“豆”“午”“来”“北”“自”是象形兼假借,“亦”是指事兼假借,“莫”是会意兼假借。

2.当一回老师

确认分类(分组)无误后,小组派代表向全班讲解自己一组汉字的构造及其本义,同组其他成员可作补充。

解析(参考):

①象形字:山、雨、田、井、伞(傘)、马(馬)、日、月、门、身(解释略)

②指事字:血、尺、寸、亦

血:指事字。从皿,象血形,表示器皿中盛的是血。本义为牲血,供祭祀用。

尺:指事字。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为十寸。

寸:指事字。从又,从一。“又”象手形,“一”指下手腕一寸之处。本义指中医切脉,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

亦:指事字。甲骨文字形,在“大”(人)旁加两点,指示两腋所在。本义为人的腋窝。后假借为“亦”(又)的意思。

③会意字:斩、烦、林、东(東)

斩:会意字,从车,从斤。古有“车裂”之刑,故从车。斤,斧子,可用于杀人。本义是古代的一种死刑。(www.xing528.com)

烦:会意字,从页(頁xié),从火。“页”表示头部;从火,表示发烧。本义为头痛发烧。

林:会意字,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

东(東):会意字,从日在木中,表示太阳升起的方向。本义指东方,日出的方向。

④形声字:筹、璀、醋、韶

筹:形声字,从竹,寿声。本义为计数的用具。

璀:形声字,从玉,崔声。本义“璀璨”,指玉石有光泽,色彩鲜明。

醋:形声字,从酉,昔声。从“酉”,表示与酒有关。本义指用酒或酒糟发酵制成的一种酸味调料。同声旁的字有措、错、厝、剒、瘄等。

韶:形声字,从音,召声。本义是传说中的虞舜时代的乐曲名。同声旁的字有绍、邵、劭、苕、玿等。

⑤假借字:其、莫、豆、北

其:象形字,像“畚箕”之形,本义为“箕”。被借作代词。另造“箕”字表“畚箕”之义。

莫:会意字,像太阳没入草丛中,本义为日暮。被借去记录否定性代词的专用字。后来另造“暮”来表示日暮的意思。

豆:象形字,形似高脚盘,或有盖。本义为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后假借为“菽豆”的“豆”,豆类植物的总称。

北:像二人相背,本义为“背”。被表方向的“北”借用,来表示北方的意思。后来为了区分字义,二人相背的“北”下面又加了个“肉(月)”,写成“背”,字形“北”只表示方向了。

⑥转注字:太、永、主、才

大—太:大加“、”,转注为“太”。加大则超过。

水—永:水加“丶”,转注为“永”(长流)。

王—主:王加“、”表示最高,转注为“主”,王即是主(君王、君主)。

木—才:减笔转注,木被加工,去掉一部分,变成才(材)。

环节三 浚通源流,图示演变

本环节活动的目的是了解古今字(词)义是如何演变的。

每个小组选取本义和今义差异很大的3个字,然后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这些汉字词义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为每个字画一张“词义演变图”。注意:“词义演变图”既要标出词义的演变过程,也要关注其词性的变化。

词义演变(参考)

【社】(本义)从示从土,指土地神。

①(引申)指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如:春社,秋社,社日,社稷,社戏。《古今类书纂要》:“社无定日,以春分后戊日为春社,秋分后戊日为秋社……民俗以是时祭后土之神,以报岁功,名曰社会。”

②(引申)“社”渐渐由祭祀发展成有交际娱乐等功能的集体活动。《康熙字典》引《月令广义》:“后世宾朋会聚曰结社。”如明末有许多文社,著名的有“应社”“复社”。后世有“诗社”等。

③(引申)社会上的机构、团体;政府部门、行政单位。如:广告社;文学社;合作社;供销社;出版社;报社;新华社。

【副】(本义)动词,用刀剖开。《说文解字》:“判也。”

①(引申)动词,相称,符合。剖为两半的东西可以重新相合。名副其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②(引申)量词。用“副”作量词的东西往往由对称的两半组成,如:一副耳环;一副眼镜;一副笑脸;一副手套;一副象棋;一副对联。

③(引申)名词,备用的、另一个十分相似或相同的复制物,如:书籍文献的副本;副墨(书籍、著作或文件正本之外的复制本)。

④(引申)形容词或名词,辅助的、次要的,与“正”相对。如:副将军,副职,团副,副产品。

请你来画一画词义演变图吧!

活动自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