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纺轮形制的演变

中国古代纺轮形制的演变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代纺专的形制变迁,主要体现在捻杆和纺轮的变化。从以上关于河姆渡文化遗址纺轮特点中发现即使河姆渡人的人口规模下降,其纺轮定型于圆饼型、圆台型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中国古代纺轮形制的演变

中国古代纺专的形制变迁,主要体现在捻杆和纺轮的变化。战国时期以后,捻杆由直杆变为顶端增置屈钩,其后形制一直没有变化。而纺轮的形制和变迁则较为复杂。

1.纺轮形制分类

中国新石器时代纺轮已趋于成熟。纺轮的材料多为石制、陶制、骨制,形制大致分为六类:①圆饼型,两面扁平;②馒头型,一面扁平,一面微鼓;③圆台型,纵断面呈梯形;④算珠型,纵断面呈六角扁鼓形;⑤滑轮型,纵断面呈工字形;⑥凸字型,纵剖面呈凸字形。河姆渡文化遗址中第一期文化遗存出土了以上六种形制(图3-6、图3-7)[21]。此外,还有一些材料、形制特别的纺轮出土,如红山文化遗址曾经出土石纺瓜、蚌纺轮[22-23]

2.纺轮形制的发展趋势及原因

中国新石器时代纺轮的形制多种多样,但在各文化遗址中其纺轮的形制逐渐向圆饼型、圆台型(近似于圆饼)发展,此为新石器时代纺轮发展的第一个趋势。

现以河姆渡文化遗址、天门肖家屋脊上的石家河文化遗址进行时间上的考察。之所以选取这两处文化遗址为考察对象,首先是出土纺轮较多且存在多个发展阶段,这样可从时间上对纺轮进行动态考察;其次是两处遗址包括大致完整的居住环境、墓葬等,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较少,更能全面地反映当时人们的实际生产、生活情况,分析更具代表性。

河姆渡文化遗址距今7,000~5,300年,分为前后相继的四期文化遗存。陶器是人类生活的日常必需用品,出土陶器数量的多寡与文化遗存规模呈正相关,说明陶器的数量是考察文化遗存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统计河姆渡文化遗址各期文化遗存的规模和纺轮形制的动态变化(第69页表)[24],笔者发现:一方面,从时间纵轴上看纺轮的数量,纺轮总数随时间的推移从大幅下降到保持较小规模的趋势,距今时间最为久远的第一期文化遗存中有212件纺轮,随后第二期文化遗存减至137件,到第三期文化遗存中锐减到18件,第四期文化遗存相对稳定在24件。显然,纺轮在四期文化遗存中的剧烈变化与其遗存规模发生巨变密切相关,大体上纺轮使用的数量与遗存规模呈正比例关系,这也说明以纺轮为主要构件的纺专一直在纺纱生产中保持着重要的生产地位;另一方面,四期文化遗存中圆饼型、圆台型(近似于圆饼)的纺轮占纺轮总数的比重大致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分别为75%、69%、77%、79%,特别是在第三、第四期文化遗存中在纺轮总数锐减的情况下,其圆饼型、圆台型(近似于圆饼)的纺轮的比重并没有下降,反而略有上升。从以上关于河姆渡文化遗址纺轮特点中发现即使河姆渡人的人口规模下降,其纺轮定型于圆饼型、圆台型(近似于圆饼)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图3-6 河姆渡第一期文化遗存中出土的圆饼型、馒头型、圆台型陶纺轮(www.xing528.com)

1—圆饼型T216(4B):184 2—圆饼型T231(4B):272 3—圆饼型T235(4A):102 4—圆饼型T211(4A):152 5—圆饼型T244(4B):221 6—圆饼型T234(4B):232 7—馒头型T32(4):65 8—馒头型T242(4B):326 9—圆台型T22(4):31 10—圆台型T234(4A):201 11—圆台型T212(4B):198

图3-7 河姆渡第一期文化遗存中出土的算珠型、滑轮型、凸字型陶纺轮

12—算珠型T244(4A):189 13—算珠型T222(4B):218 14—算珠型T211(4A):192 15—滑轮型T1(4):25 16—滑轮型T235(4A):110 17—凸字型T214(4A):108 18—凸字型T226(4A):101 19—凸字型T242(4A):228

表 河姆渡文化遗址文化遗存规模、纺轮变化情况

无独有偶,天门肖家屋脊上的石家河文化遗址中纺轮的情况也是如此。其早期的房屋建筑面积大致为211.22m2,而晚期的房屋建筑面积仅为95.92m2,足见其文化的规模在缩小。文化遗址的规模与其纺轮数量也成正比例,因为早期出土纺轮514件,然而到晚期仅出土纺轮95件。但早期纺轮中有352件大致呈圆饼型和圆台型(近似于圆饼),占同期纺轮总数的68%强;而晚期纺轮中有73件呈圆饼型和圆台型(近似于圆饼),占同期纺轮总数的76%强。以上数据同样可以说明圆饼型和圆台型(近似于圆饼)的纺轮逐渐占据统治地位[25]

跨过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的商代,以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和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商代大墓葬中的纺轮形制为例进行考察,发现纺轮的形制也基本上是圆饼型、圆台型(近似于圆饼)[26-27]。考察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纺轮形制的变化,毫无疑问纺轮的形制最终定形于圆饼型、圆台型(近似于圆饼)。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古人们为什么大多会选择圆饼型、圆台型(近似于圆饼)纺轮为规范形制呢?发明总是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完善的,圆饼型和圆台型(近似于圆饼)的纺轮在纺织总数中的比例不断提高正说明了这一点。起初,原始人受投石索、弹弓打猎过程中发现重物可牵伸和加捻绳索。于是,采用鹿角、石块之类悬重物纺纱,同时发现形状不均匀的重物总不够稳定,而采用近乎圆形的石片或陶片做成的悬重物要好一些,于是把悬重物尽量敲得圆一些,在正中打一个孔,插上一根细棒,转起来效果又好些,这样纺专的雏形就发明出来了[28]。纺专的主要机构——纺轮也正是在不断实践中实现了向圆饼型、圆台型(近似于圆饼)转变。

此外,新石器时代纺轮发展的第二个趋势是逐渐小型化。纺轮直径大小和厚重程度的不同与纤维原料的粗细有着直接的和必然的联系。纺轮孔内插入捻杆组成纺专,纺轮的直径与重量对纺专的转动惯量是十分关键的一个因素。以长江中游地区前后相继的文化为例:大溪文化的纺轮,直径较大而厚重,如早期纺轮的直径多在6cm,厚1cm,重60g左右。晚期的纺轮,形体开始变薄,直径为4.5~5.5cm,这种纺轮适合于纺粗硬纤维,如葛、苎麻等,成纱较粗。到屈家岭文化时期的纺轮,直径为3~4cm,平均重量早期为38.2g,晚期为21.7~32.2g。可见,屈家岭文化时期纺轮的平均重量呈逐渐递减的趋势,因此纺专转动惯量较小,适宜于纺织经过加工处理过的植物纤维和蚕丝之类的柔软纤维,成纱较细。屈家岭文化之后,进入到石家河文化的早期,纺轮的形体变得扁薄,小型的增多,直径为2.5~4cm,厚为0.3~0.5cm;到晚期,大部分纺轮变得更加扁薄轻巧,直径为3cm左右,厚0.3cm。这样的纺轮,捻纺的纱更细,可织成更精细的布[29]。从纺轮逐渐小型化的趋势上看,纺专纺纱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