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草木染画:自然色彩美的艺术创作

草木染画:自然色彩美的艺术创作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草木染画是以丝绸、棉、麻、羊毛为画布,以手染代笔,以草木染料代颜料入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草木染与中国画的完美结合。草木染画按色彩主要分为茶染、靛蓝染、彩色染,基本技法是绞缬中的云染、套染、浸染、拔染多种技法组合。相比宣纸作画,草木染画别具一格,更有中国水墨画的韵味。(二)靛蓝染画草木染画常见的是靛蓝染,在中国传统染织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草木染画:自然色彩美的艺术创作

草木染画是以丝绸、棉、麻、羊毛为画布,以手染代笔,以草木染料颜料入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草木染与中国画的完美结合。草木染画,除了纯艺术品作画外,还可以做衣饰、围巾、屏风、灯罩等。草木染画按色彩主要分为茶染、靛蓝染、彩色染,基本技法是绞缬中的云染、套染、浸染、拔染多种技法组合。要反复多次手染才能达到需要的效果。除了单色外,还可以染多种颜色。相比宣纸作画,草木染画别具一格,更有中国水墨画的韵味。红花、黑茶、土靛、野桑叶艾草红木、栾树、乌桕、洋葱皮、花青粉、花生红衣、皂斗、葡萄皮、石榴皮、大黄、紫檀、苏木朱砂茶叶、杜英、胭脂红黄栌树叶、蓝莓、捻子等都是作画的染料。颜色则主要由这些植物提取的青(蓝)、赤、黄、白、黑五种原色以及经过套染得到的如绿、紫、粉等的间色。最初的赤色是用赤铁矿粉末,后来又用朱砂(硫化汞),染色牢度较差。周代开始用茜草加媒染剂明矾染出红色,之后有用红花、苏方木等;青色,最初用的是马蓝,后由多种蓝草(菘蓝、蓼蓝、马蓝、木蓝、苋蓝)提取靛蓝制成,靛蓝可调20多种蓝色;黄色,早期主要用栀子,染成的黄色微泛红光,南北朝以后,又用地黄槐树花、黄檗、姜黄、柘黄等;黑色,我国自周朝开始直至近代采用植物栎实、五倍子、胡桃树、柿叶、栗壳、橡实、莲子壳、鼠尾叶、冬青叶、乌桕叶等。草木染画不仅颜色多,色泽艳丽,而且色牢度较好,不易褪色。

(一)茶染书法和茶染画

茶染是草木染画体系里的一大分支,质朴素雅。茶染书法是将传统茶染的技艺与书法相结合,既是传统技艺的传承,又开拓了新的领域。茶和书法的产生,都源于实用。唐代起,茶书法便正式成为茶文化的重要内容。茶染书法简称为“茶书”,不用毛笔蘸墨在宣纸上写,而是用手代笔,用茶(红茶、黑茶、绿茶黄茶普洱茶乌龙茶等的粗叶、粗梗、茶末及过期茶均可做茶染材料)代墨染色,茶染主要呈现黑灰色。红茶色泽最浓;绿茶有时比红茶的染色效果更好,能够产生淡淡的晕染效果;普洱、铁观音染色效果也很好。在染色前,先用媒染剂皂矾书写在丝绸上晾干,保存一段时间,再用水喷湿,将茶叶萃取的染液加温,整幅放进染液里染色。染好后,写上的字迹会完整地表现出来,清水洗净,晾晒,装裱。在白色丝绸上作茶染书法,字体呈现如陈墨一样的效果,底布颜色也犹如做旧一般,古朴,生动。茶染对联、茶染画也是采用茶叶代替墨,以手代笔,用草木染的云染、套染、浸染、拔染等技艺染色而成。(www.xing528.com)

(二)靛蓝染画

草木染画常见的是靛蓝染,在中国传统染织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靛蓝是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还原染料。主要由植物蓝草(菘蓝、马蓝、蓼蓝、吴蓝)制成,是世界上最早和最受欢迎的天然染料之一,现已采用合成法大量生产。与红花一样,蓝草也可制成固体染料——呈碱性的土靛、靛泥或化青粉。将蓝草捣成泥状,加入食用碱、果糖和酒糟(米酒)发酵便可直接染色,十分方便。画布的选择除了纸外,还有麻、棉、丝绸等。将传统的蓝染艺术更多地应用于现代生活中,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对现代草木染画设计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