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NVH制动盘的不同应用介绍

NVH制动盘的不同应用介绍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征值求解的数学处理可采用一些不同的方法实现。向量x1实际上就是那个特定频率对应的模态振型,而正是使用这个频率去求解方程组,得到与这个频率相对应的向量。有一种算法叫作峰值拾取法,就是利用FRF的虚部,它同时表明了幅值和响应的方向,其中方向是最重要的信息。将各个测点位置的各阶FRF虚部峰值连接起来,就是相应的模态振型。因此,二者从方法论上来讲,有着本质的区别。

NVH制动盘的不同应用介绍

978-7-111-59643-1-Chapter05-193.jpg

5-78 制动盘的不同应用

a)三维实体模型 b)线框模型

计算模态根据结构的几何形状、边界条件和材料属性,将结构的质量分布、刚度分布和阻尼分布分别用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表示出来,如上一小节的基本运动方程所示,通过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确定结构的模态参数。计算模态不考虑方程中的外力向量,主要是对方程进行特征值求解,首先获得特征值,然后获得特征向量。而特征值就是模态频率,特征向量就是模态振型。

特征值求解的数学处理可采用一些不同的方法实现。这些方法又分为直接求解和间接求解。对于规模较小的矩阵,采用直接求解方法分解方程组,得到所有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常用的直接求解方法有雅可比(Jacobi)、吉文斯(Givens)和豪斯霍尔德(Householder)等。当矩阵的规模更大时,如大型有限元模型常使用一些间接方法,但这些间接方法只能得到一些低阶模态(高阶模态难以收敛)。这些间接方法如子空间迭代法(Subspace Iteration)、同步向量迭代法(Simultaneous Vector Iteration)和兰索斯方法(Lanczos)等。

在此不关注这些方法的细节,只讨论特征值求解和在何时能得到频率和模态振型。因此,一般形式的特征值求解方程如下:

(K-λ[M])x=0

首先,特征值可从矩阵的行列式中得到。这个行列式其实就是一个高阶多项式,多项式的根也就是特征值(模态频率)。这些根数值上可通过任何根求解算法获得,这些算法如正切方法(SecantMethod)、牛顿-辛普森方法(Newton-Rapson Method)等。

因此,特征方程和一个可能的典型多项式,如图5-79所示。函数过零位置就是多项式等于零时的根。

(K-λM)x=0

既然已经给出了方程组的频率,那么下一步就是确定模态振型。如果你使用第一个特征值,λ=ω21,代入到特征方程,那么就能求解得到向量x1,因为M、K和ω21是已知的。求解这个向量可直接使用一些分解模式,如克劳特-杜利特尔(Crout-Doolittle)分解法、乔里斯基(Cholesky)分解法、LDL分解法等。

向量x1实际上就是那个特定频率对应的模态振型,而正是使用这个频率去求解方程组,得到与这个频率相对应的向量。图5-80所示为自由梁的第1阶自由-自由弹性模态,注意使用特征值λ1去确定系统的第1阶模态。如果进一步求解如图5-80所示方程,将会发现弹性力等于惯性力。我们可以说这根梁在频率ω21处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如果从能量角度去观察这个系统,你将会明白为什么会存在节点,系统将围绕这些节点振荡,在这些节点处系统的振型有相等的正负部分,使得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978-7-111-59643-1-Chapter05-194.jpg

5-79 行列式的根的图形表示(www.xing528.com)

978-7-111-59643-1-Chapter05-195.jpg

5-801阶模态的特征值求解示意

当然,我们可以为第2阶频率做相同的事情,然后继续求解所有感兴趣的模态。笔者讲解的过程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求解算法去分解这个矩阵,以获得最终的答案。目的是使你更明白整个过程,即计算模态从基本运动方程中怎样求解频率和模态振型。

因此,重要的是要知道计算模态的特征值求解是获得所谓的特征对,也就是与特征方程相关的频率和向量,这个向量就是模态振型。另一件要知道的事是模态振型之间是线性无关的,同时关于质量和刚度矩阵是正交的。这是特征值求解带来的副产品。

试验模态是通过数据采集设备测量结构上一些位置的输入输出,然后将时域数据转换到频域,得到频响函数,再由模态参数估计算法估算结构的模态参数。试验方法仅仅测量结构的输入和输出,由输入输出计算频响函数FRF,不测量结构的质量和刚度。

频响函数FRF元素的分子为留数,留数与模态振型直接相关。分母包含系统极点信息,也就是系统的频率和阻尼信息。因此,从频响函数矩阵可以得到系统全部的模态信息。频响函数如下(下标r表示阶数):

978-7-111-59643-1-Chapter05-196.jpg

这个方程感兴趣的部分是留数和极点,虽然留数的改变依赖于特定的输入-输出组合,但是极点保持不变。这暗示着系统极点是全局特性,它们独立于特定的输入-输出位置。也就是说从一个输入-输出位置就能测量到系统的所有极点(频率和阻尼)信息。因此,固有频率测量,理论上讲,只需要一个测量位置即可测量出所有的模态频率(实际测量时要避开节点位置)。

然而,留数却依赖于特定的输入-输出位置,随输入-输出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不同输入-输出位置的留数是不相同的,这就说明了为什么测量模态振型时,需要大量的测点。这是因为不同测点的留数是不同的,留数是局部特征,留数不同也就是振型值不同,因此,振型依赖于不同的测量位置,为了将振型唯一地描述出来,要求测点数目尽量多,通过这些测点位置的振型值能唯一地表征这些模态振型。

现今多数模态参数估计方法,通常分两个处理步骤。首先估计极点,然后计算留数或模态振型(要求先提取到整体极点)。记住这一点:进行系统极点估计时,不需要使用所有的FRF,可以使用部分频响函数,也就是那些最能合理描述感兴趣的极点的频响函数来估计系统极点。一旦得到系统整体极点,那么留数或者模态振型就可以使用所有测量DOF的FRF提取到。

有一种算法叫作峰值拾取法,就是利用FRF的虚部,它同时表明了幅值和响应的方向,其中方向是最重要的信息。将各个测点位置的各阶FRF虚部峰值连接起来,就是相应的模态振型。当然这是早期的方法,现今已不再使用。

因此,从理论角度上讲,计算模态采用的方法是对基本特征方程进行特征值求解,获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也就是模态频率和振型。而试验模态则测量输入输出计算频响函数,采用曲线拟合的方式获得模态频率和振型。因此,二者从方法论上来讲,有着本质的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