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焊接科学的重要性解析

焊接科学的重要性解析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材料焊接科学是一门以焊接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科学,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国防现代化的重要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焊接技术几乎运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热源,其中包括火焰、电弧、电阻热、超声波、摩擦热、等离子弧、电子束、激光、微波等。

焊接科学的重要性解析

传统意义上的焊接,是指采用物理化学的方法,使分离的材料产生原子或分子间的结合,形成具有一定性能要求的整体,焊接不包括粘接、铆接等机械连接。发展至今,各种焊接工艺已有近百种,采用了力、热、电、光、声及化学等可以利用的能源。焊接技术的应用涉及机械、交通船舶、车辆等)、航空航天、能源、电气工程、微电子等几乎所有工业领域

二战”以前,基础科学与工程的联系不十分紧密,各有自己的科学体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科学与工程的联系日益紧密,甚至融为一体,并促进了新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物理、化学、材料科学、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学科的发展,焊接技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展,已成为制造业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制造技术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焊接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焊接的独立加工领域,逐渐形成了焊接科学与工程这样一门新的学科。

材料焊接科学是一门以焊接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科学,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国防现代化的重要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材料焊接科学涉及众多的学科领域,如机械、冶金学、力学电子学、金属物理、计算机与控制工程等,并日益引起世界各国政府部门和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20世纪初,自从火焰和电弧发展成为焊接热源后,焊接作为一项专业化的技术才逐渐被人们认同。自从1901年瑞典人发明有药皮的焊条(标志着焊接技术的诞生)以来,焊接技术历经上百年来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提高,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焊接技术得到了更快的发展。1956年出现了以超声波和电子束作为热源的超声波焊和电子束焊;1957年出现了等离子弧焊和扩散焊;1965年和1970年出现了以激光束为热源的脉冲激光焊和连续激光焊;20世纪末出现了搅拌摩擦焊和微波焊。

焊接技术几乎运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热源,其中包括火焰、电弧、电阻热、超声波、摩擦热、等离子弧、电子束、激光、微波等。从19世纪末出现碳弧到20世纪末出现微波焊的发展来看,历史上每一种热源的出现,都伴随着新的焊接方法的诞生,并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至今,焊接热源的研究与开发仍未终止,新的焊接方法和新的焊接工艺不断涌现,焊接技术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www.xing528.com)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新的焊接方法不断产生。20世纪80年代以后,焊接技术渗透到了社会经济和工业领域的各个方面,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在世界高科技市场竞争中,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建立了各自的材料焊接研究开发中心,支持开展先进焊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我国在材料焊接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也取得了高速发展。

焊接科学越来越引起更多国内外相关人士(如物理、材料、机械、计算机等)的关注。国内在先进焊接设备水平上与国外有一定差距,但在工艺研究水平和工程结构焊接应用上较为接近,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的特色,例如航空航天飞行器、三峡工程、奥运主体育馆建造等。

先进焊接技术的出现和研发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焊接科学的发展对各种新型工程结构的广泛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先进焊接技术在电子、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部门中得到了应用,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