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思维的特点分析

创新思维的特点分析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颖性的程度,决定了创新思维的价值。创新思维的独创性还体现在其怀疑性、挑战性和自变性。创新思维的结果一般都是以“反常”面貌出现的,开始时很难得到一般人的赞同和支持,因而常会受到人们的干扰和外界的压力。敏锐性 创新思维需要良好的洞察力,特别留心意外和反常的现象,这就是敏锐性。可行性和灵活性是对创新思维的两种不同的要求。

创新思维的特点分析

(1)独创性 独创性表现在它不受外界的干扰,不受已有知识、经验的限制,不附和、屈从于任何旧有的或权威的思路和方法,而能独立思考,独具见识,提出创意。因而具有独创性的同时,一定具有新颖性。新颖性是指创新事物得出的成果应是全新的,即率先的、前所未有的,而不是在人类以往知识内已有的。所创新事物的新颖性有局部与整体范围的区别。新颖性的程度,决定了创新思维的价值。新颖性是申请专利的必要条件。创新思维的独创性还体现在其怀疑性、挑战性和自变性。怀疑性是指对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认为理所当然、完美的事物敢于质疑。具有什么都想问、都要问、都敢问的精神,就会善于发现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挑战性体现在力破陈规、锐意进取、勇于向旧的习惯势力挑战。创新思维的结果一般都是以“反常”面貌出现的,开始时很难得到一般人的赞同和支持,因而常会受到人们的干扰和外界的压力。这就意味着挑战性与抗压性并存。自变性是指能够主动否定自己,勇于挑战自我,常常会突破自我框框,不断产生新的思想。

(2)求异性 求异性是指与别人看到同样的东西却能想出不同的事情。创新思维可以使一个人对于同一问题形成尽可能多的、尽可能新的、尽可能独创的、尽可能没有遗漏的设计、方法、方案、思路和可能性。

(3)想象性 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造。想象是其他思维形式,特别是逻辑思维所不允许的,但是创新思维却离不开想象。某著名设计师曾说过:“工业设计是满足物质需求和心理欲望的富于想象力的开发活动。”确实,没有想象力、没有创造才能和开拓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就没有超越常规的设计能力。

(4)灵感性 有人把灵感的产生视为狭义的创造,可见灵感在创造中的作用。灵感往往来自于联想。处于灵感之中的创新思维反映人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想象力骤然活跃、思维特别敏锐和情绪异常激动。

(5)潜在性 创新思维的潜在性往往表现为人们并非自觉的,好像是未进入认识领域的一种思维。潜在的创新思维(或潜意识)在解决许多复杂问题时,往往有重要的作用。潜在的创新思维经常会在精神松弛时表现出来。

(6)敏锐性 创新思维需要良好的洞察力,特别留心意外和反常的现象,这就是敏锐性。敏锐性常使创新思维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抓住问题的本质,从而能够及时而准确地把握机遇,促使创造成功。

(7)灵活性 灵活性是对创新思维活动的要求。创造者可以对事物不加限制地进行这样或那样的组合,甚至是毫无客观依据的组合。灵活性打破了形式逻辑同一律对事物活动的限制,反映了思维活动的多样性和易变性,同时,它也使创新思维呈现高度的复杂性、随机性和潜在性。

(8)联动性 创新思维要能用“由此及彼”进行思维延伸。这种联动性常以三种形式出现:

1)因果联动。发现一种现象后,立即去探求其产生原因和可能的结果。

2)横向联动。发现一种现象后,就联想到特点与之相似、相关的事物。

3)逆向联动。看到一种现象,立即会想到它的反面、反向。

(9)多向性 创新思维需要多向性,即善于从不同角度想问题,是全方位、多层次、立体的思维方式。这是创新的关键和突破口。这种思维的产生并获得成功,主要依赖于以下几点:(www.xing528.com)

1)发散机制。对一个问题善于提出多种设想,寻找多种答案,以扩大选择余地。例如:想要寻求新能源,除了传统的石油、天然气、煤电、水电、热核电之外,要想到凡是可以产生能量的方法,就有可能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能源,如沼气风能太阳能等。

2)换元机制。即灵活地变换影响事物的物质和量的诸多因素中的某一个,从而产生出大量新思路。例如:变形金刚和魔方等玩具就是按照这种思路开发出来的。

3)多向机制。当在一个方向上思路受阻时,马上转向另一个方向思考。例如,某海盐厂原来生产精盐,要经过晒干、提纯、粗加工、精加工等20多道工序才能制成,因成本高而亏损。后来经人指点,只进行晒干,然后装入小袋,命名为“海水宝”。由于只需将其与自来水按比例配制,就可得到人造海水。这种产品非常受海鲜养殖户的欢迎,因为过去海鲜在自来水中放养,难以存活。

4)创优机制。任何发明创造都是在寻找最优方案,在方案的制订和筛选时要综合考虑产品的适用性、工艺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10)综合性 综合性是指将前人的智慧和成果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成果;或对现有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形成新的材料。综合思维包括:

1)智慧杂交。善于选取人类智慧宝库中的精华,将其组合成新的事物。

2)思维统摄。把大量概念、事实和观察材料综合在一起,加以概括整理,形成新的科学概念和系统。

(11)可行性 创新思维的灵活性,使人们可以对事物随意组合,但其成果并不都具有认识的和实用的价值。因此,可行性是对灵活性的限制。这种限制取决于社会历史条件,即环境。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这种限制条件也会随之改变,因此,可行性是相对的,当前不可行,并不意味着未来也不可行。

可行性和灵活性是对创新思维的两种不同的要求。灵活性增强,则可行性可能降低;反之亦然。忽视可行性,则会使创新思维陷入无意义的思维组合之中;过于强调可行性而忽视灵活性,那就不会有发明和创造了,因此,必须两者兼顾。在创新思维活动中,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脑进入自由王国;又要遵循客观规律,使创新思维的成果可行。

(12)活用知识 把知识看成是活的,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不断加以补充、修正、延伸,使之不断得到发展。知识还具有可移植、可结合、可杂交、可繁殖、可升华等性能,因而可以创造性地活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