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枢纽建筑物布置的特点详解

枢纽建筑物布置的特点详解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不同类型地区的特点,其所建泵站的泵型和泵站的形式有不同的特点。贯流式泵站在上述低洼圩区和平原地区都适合建设,是较为理想的高效节能型泵站,其枢纽建筑物的布置具有以下特点。为了满足船闸的布置要求而影响泵站进出水建筑物的布置,可能使泵站的进水条件受到影响。

枢纽建筑物布置的特点详解

根据不同类型地区的特点,其所建泵站的泵型和泵站的形式有不同的特点。

(1)低洼圩区。主要分布于江苏省里下河和太湖河网地区、浙江省杭嘉湖地区、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等地区。这些地区地势平坦而低洼,暴雨时,外水压境,内水无法自排;天旱时,外水位低于地面不能引灌。建站中,多以低扬程排涝站为主,排灌相结合,或建单灌站,净扬程平均在3.00m以下。以往低扬程排涝站主要采用圬工泵或高比转数轴流泵,灌排站主要采用轴流泵和混流泵,装置效率低。

(2)平原地区。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苏、浙江、广东、辽宁、河北、上海天津等沿海地区及内地湖北、湖南、黑龙江等省沿江、河、湖泊地区。广布于黄河、淮河、沂河、泗河和长江、珠江、黑龙江等河道的中下游。地势平坦,微缓倾斜,在大部分平原坡地及沿海垦区,一般自流灌溉条件差,多建补水站或灌溉站,泵站提水扬程多在5.00~7.00m。

贯流式泵站在上述低洼圩区和平原地区都适合建设,是较为理想的高效节能型泵站,其枢纽建筑物的布置具有以下特点。

1.泄水闸

具有泄洪、排涝任务的泵站枢纽,泵房与泄洪(或排涝)建筑物之间应有分隔设施。贯流式泵站枢纽多位于平原低洼地区,为减少机组运行时间,节约能源,必须充分利用自流条件,在兴建泵站时,需考虑自排与抽排、自灌与提灌相结合,常采用闸站结合的布置方式。如建站前已有泄水闸或节制闸,可在原泄水闸或节制闸一侧建站,新开引渠与原渠道衔接。

泄水闸应有足够的泄量。为使出闸水流平顺,泄水闸多位于原河床主槽。泄水闸下泄水流多属低佛氏数流态,消能问题应重点研究、妥善解决。

2.泵站厂房

贯流式低水头泵站枢纽厂房多为堤身式(河床式),厂房本身为挡水建筑物的一部分,其设计标准应不低于防洪堤的工程等级,还应注意堤防规划和发展的要求,避免泵站建成不久因堤防标准提高,又要对泵站进行加固或改建,在多泥沙河流上修建泵站,更应重视。在布置上应处理好拦沙、防淤、拦污、排污、出线和进厂交通等问题。

相同规模的贯流泵机组转轮直径比轴流泵机组小,其流道顺直,基坑挖深相应减少,建基高程比轴流机组高。一般贯流泵机组厂房的土建工程量比轴流泵机组节省20%~30%。

3.船闸(www.xing528.com)

具有通航任务的泵站枢纽,泵房与通航建筑物之间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及安全设施。低水头泵站枢纽的通航建筑物多采用船闸。为满足船舶进出闸室的运行安全,船闸进出口门的水流条件应满足通航的要求。船闸上下游应有足够的直线段长度,不允许船闸两侧布置过水建筑物。

船闸和泵站合建可以节省投资,但泵站运行时,进出口的流速较大,有时还可能出现横向流速,影响通航安全。为了满足船闸的布置要求而影响泵站进出水建筑物的布置,可能使泵站的进水条件受到影响。在河网地区,由于航运是重要的运输方式,兴建泵站应考虑航运需要,因而一些小型的内排泵站都考虑了泵站与船闸合建的方式,节省了工程投资,但水泵进水流态较差,应该引起注意。

在内外河水位通常齐平的等外级航道或船舶较少、泵站运行时可断航的河道,通常在泵站抽排孔一侧设置通航孔。汛期或灌溉期泵站运行时,通航孔关闭断航;泵站不运行时,通航孔开门通航。

4.公路桥

根据已建泵站工程的运用经验,公路桥与站身合建可以利用靠近泵房进出水的墩墙作桥墩,以节省建桥投资。但车辆的频繁过往,容易污染站区环境,直接影响值班人员工作,甚至引起误操作,这时,可以考虑公路桥与防洪闸、节制闸或引水渠上的拦污栅桥合建。但在一般情况下还是单独建公路桥为宜。

当泵站进水引渠或出水干渠与铁路、公路干道交叉时,泵站进、出水池与铁路桥、公路桥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00m。

5.汛后余水发电

某些泵站为了充分利用水利资源,可利用汛后内湖水位高而有余水的情况下进行发电。对于这种兼有发电任务的泵站枢纽,有分建和合建两种型式。分建式投资较大,但泵站运行单一,操作简单;合建式可在不影响排灌任务的前提下发电,提高设备利用率,但水泵机组应满足提水和发电的可逆机组的要求,贯流式水泵机组配以合适的叶轮模型可以较好地适应这一需要。

6.连接建筑物

枢纽的各主要建筑物之间,枢纽与两岸坡之间应设置连接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