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施工工序与方法分析

施工工序与方法分析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标高调整按相对标高进行调整。量取上下柱顶预先标定标高值,符合要求后打入钢楔,柱子安装后在柱顶安置水平仪,测相对标高,取最合理点为基准点,以此点为标准进行换算各柱顶线,将标高测量结果与下节柱顶预检长度对比进行综合处理,超过5mm对柱顶作标高调整。

施工工序与方法分析

整个钢结构吊装流程为:吊装前准备→摩擦面处理→构件运输及组合→吊装就位→螺栓固定→垂直度校正→结构尺寸检查→高强螺栓准备→高强螺栓安装→电动扳手检查与调正→初拧50%→复测结构尺寸→紧固检查→节点油漆。

5.6.1 钢结构吊装前,在地面应做如下工作

(1)构件堆放场地平整、吊车行走道路修筑。

(2)对主厂房基础进行检查验收,核对主厂房基础中心线、基础标高以及地脚螺栓的规格、露出基础的长度、检查螺纹的完好程度。

(3)构件在起吊之前,检查其外形尺寸的正确性。在运输过程中如有损坏,必须按图纸进行校正、修复。

(4)节点处摩擦面用细钢丝刷将砂土、铁锈及一切杂物清理干净,确保设计的摩擦系数,并在节点处写清高强螺栓的规格及数量。

(5)配备经校验合格的标准卷尺,同时对配合卷尺所用的弹簧拉力计进行校验,测量数据根据钢尺的标准方程式进行校正。

(6)施焊板线连接板、软爬梯固定架,根据需要绑扎软梯及吊栏,对吊具、索具进行检查。

5.6.2 基础柱头处理

基础柱头处理,应在开吊前全部实施完。

(1)基础柱头放线。每只柱头中心线按轴线桩用经纬仪放线经三级验收达优良标准(柱顶平面及四侧面均有明显的中心线及标高),随即复核预埋地脚螺栓几何尺寸及精度。

(2)柱头表面处理。柱墩混凝土表面凿毛,并湿润24h进行C40细石混凝土二次浇灌。

(3)每只柱头柱底板四角加垫铁,垫铁顶标高为柱板底面标高,允许误差为0~-3。

(4)柱底板二次灌浆。第一层钢架安装结束并经检查合格后,采用H—40系列无收缩灌浆料对柱底板进行二次灌浆,并待二次灌浆的强度符合要求后方可继续安装第二层钢架。

5.6.3 构件的堆放

(1)堆放场地平整干燥,并备有足够的垫木、垫块,使构件放平、放稳。

(2)堆放时应注意柱梁分开并按照轴线分类码放。存放场地应设专人进行管理,并按供货要求和供货清单进行清点。

(3)构件堆放时H形构件应按工字形堆放,不得平放。每个构件的支点不得少于两个,支点的位置宜在构件端部1/7跨度处,叠放时各层垫木放在同一垂线上。

(4)大型构件的(连接板、加劲肋)放在构件的空挡,用螺栓或铁丝固定在构件上。

5.6.4 立柱的吊装与找正

(1)为方便校正,在钢柱底部标出两个方向轴线。钢柱底部以上适当高度标出标高线。

(2)吊装采用单机起吊,钢丝绳绑在厂家焊好的吊耳上。吊装时在柱子根部垫以垫木,以回转法起吊。吊装时要防止底板与翼缘板变形。

(3)柱垂直度的测量用经纬仪,测量员要求固定不变,自始至终由专人负责。测量时按立柱的X、Y方向沿翼缘从下向上进行见图1-5-1,考虑到太阳的单面照射,应在清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设置专用太阳伞,作好记录,复查合格后,立即加固高强螺栓见图1-5-2。

图1-5-1 垂直度找正

图1-5-2 加固图

(4)第一层钢柱起吊后,当柱脚距地脚螺栓为30~40cm时扶正,使柱脚的安装孔对准螺栓,缓慢落钩就位,就位后要对准中心线。吊装时销轴穿入吊耳,然后挂钢丝绳扣,并挂好板线绳和软梯等,利用立柱顶部纵横板线作为找正用,经过初校待垂直偏差在20mm内,安装和紧固50%螺栓,确保安全,临时固定即可脱钩。

(5)二、三节钢柱。先调整标高,再调整位移,最后调整垂直度。

1)标高调整按相对标高进行调整。即钢柱就位后,用高强度螺栓固定连接(不加紧),通过起重机起吊,撬棍微调柱间间隙。量取上下柱顶预先标定标高值,符合要求后打入钢楔,柱子安装后在柱顶安置水平仪,测相对标高,取最合理点为基准点,以此点为标准进行换算各柱顶线,将标高测量结果与下节柱顶预检长度对比进行综合处理,超过5mm对柱顶作标高调整。调整方法:采用填塞一定厚度的低碳钢钢板,如果误差过大,不宜一次调整,可调整一部分,待下一次再调整。

2)上一节柱纵横轴线的调整。为使上下柱不出现错口,尽量作到上下柱十字线重合,如有偏差,在柱的连接板的不同侧面夹入垫板(垫板厚度0.5~1.0mm),拧紧大六角头螺栓,钢柱的十字线偏差每次调整3mm以内,若偏差较大分2~3次调整。每一节柱的定位轴线决不允许使用下层柱子的定位轴线,应从地面控制轴线引到高空,以保证每节柱子安装正确无误,避免产生过大的积累误差。校正时要注意钢柱的扭转。

3)柱垂直度偏差。当测量结果超出允许误差时,应将立柱垂直度找正。找正应选好基准排,拉好纵横板线,并紧固螺栓进行调整。梁的两端因与柱有间隙,找正三至四跨后因累积误差节点处出现空隙,此时加垫片进行调整。

4)校正方法采用板线钢丝绳固定在顶部预先焊接的连接板上,拉紧后用倒链找正。

第一层与第二层立柱校正时,板线根部可拴在立柱基础柱头或地锚上。第三层以上钢柱找正时可拴在已终紧的立柱接头板下方或地锚上。

5)注意:高强螺栓未终紧前,板线不得任意松动,终紧后即可拆除。

(6)柱与柱的磨光顶紧面用30丝钢尺检查,若发现有不平现象,应加不锈钢垫片。

(7)板线使用φ13mm钢丝绳,考虑每段设四组,一组四棵,长度按与地面成45°计算,拖拉绳使用2t倒链,用基础柱头做地锚。柱头四边加角钢作护角。无柱头的地方采用2t配重块作地锚。板线作为钢柱临时固定和调整垂直度之用,待形成稳定结构后及时拆除循环使用。

(8)第一层钢架吊装三跨后应对第一跨立柱垂直度进行找正,合格后将高强螺栓初拧50%力矩,第一层同时找正跨距标高,高强螺栓初拧后进行二次灌浆。二、三层钢架吊装三跨后,随着上层钢架的吊装应从下层第一跨起依次进行立柱垂直度的找正,合格后终拧高强螺栓。

5.6.5 梁及支撑的吊装

(1)因垂直支撑和水平支撑对整个结构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在立柱安装完后马上进行支撑的安装,然后再进行主梁与次梁的安装。

(2)钢梁吊装前应于连接处检查柱子标高和柱子间距,主梁吊装前,应在梁上装好扶手杆(48mm×3.5mm钢管)和扶手绳(15mm棕绳)。

(3)主梁吊装时采用两点对称绑扎起吊就位安装。钢梁起吊后距柱基准面100mm时徐徐就位,待钢梁吊装就位后进行对接调整校正,然后固定连接。次梁一般采用单点吊装,一钩多件的方法。

(4)梁与柱、梁与梁连接时,至少要用30%的安装螺栓。梁与梁,梁与柱连接间隙大于2mm时,按规定填入垫片。垫片二面经喷砂处理,并除锈。(www.xing528.com)

(5)当一边梁安装后,安装另一边梁时,可用手锤轻击螺栓,使之退至与主梁腹板平齐,以便安装。

5.6.6 吊车梁及轨道的安装

吊车梁安装质量要求较高,施工难度也大,应在该列柱子安置就位、校正和固定后再进行安装。

(1)吊装时先测准钢牛腿的标高,在钢牛腿及吊车梁上弹出中心线。

(2)吊装采用LR1400起吊,吊至牛腿位置,缓慢落钩并同时对准中心线,脱钩前用螺栓固定。

(3)校正。

1)校正吊车梁的工作最复杂、最重要,校正工作应在将整个跨度上的结构安置就位,并将柱子、屋架最后固定后再着手进行。

2)校正时,先要在跨度两端的地面上划好吊车轨道中心线,用标准尺检查两条轨道中心线之间的跨度和吊车轨道中心线至柱子中心线的距离,并用经纬仪将吊车轨道中心线放到最外边的两根吊车梁上,然后用经纬仪在稍高于梁面处对准吊车轨道中心线,将梁移动,使梁的实际中心线与每根柱牛腿外缘到梁设计中心线的距离相等,标高根据水准管进行找正。待每根梁一一校正合格后,马上换高强螺栓初拧,终拧时应重复核一次,并用标准尺沿跨度方向一一复核。

(4)吊车梁轨道中心线在梁面上测定以后,应根据中心线投出墨线,以便安放轨道垫板,在安装轨道垫板时,应根据柱子上端测设的标高点,测出垫板标高使其符合要求,以便安装轨道。

(5)吊车轨道在吊车梁上安装好后,在吊车梁车档位置轨道垫板上焊接制作一钢平台架设经纬仪及水准仪作为轴线及标高检查用,轴线容许偏差为±2mm,标高容许误差±2mm。

5.6.7 屋架及檩条安装

屋架跨度30.23m,高3.4m,每榀重15.6t。每因屋架尺寸大,运输不便,钢结构分两段加工,每段用25t低架平板车运输。

图1-5-3 屋吊装示意图

(1)屋架吊装三点绑扎,屋架的绑扎应在节点或靠近节点(见图1-5-3)。为避免吊装时产生侧面变形,在吊装前下弦用钢管加强。

(2)翻身或立直屋架时,吊索与水平线的夹角不宜小于60°,吊装时不宜小于45°,绑扎中心(各支吊索内力的合力作用点)必须在屋架的重心之上。

(3)屋架吊装时,先将屋架吊离地面约50mm,检查索具受力及绑扎情况,并使屋架中心对准安准位置中心,然后徐徐升钩,将屋架吊至柱顶以上,再用溜绳旋转屋架使其对准柱顶,以便落钩就位;落钩时应缓慢进行,并在屋架刚接触柱与屋架翼缘相连处进行对线工作,就位后应及时穿上螺栓,上弦节点不少于50%,下弦节点全部穿满。

(4)每榀屋架吊装就位后,在屋架两侧各拉两道缆风绳进行临时固定,并临时用螺栓与柱翼缘相连。下一榀屋架吊装就位后与焊接部分上一榀屋架安装垂直支撑、水平支撑和檩条。

(5)屋架安装时,在A列柱屋架上下弦处的联系梁上搭设专用吊栏,以便安装。支撑系统和檩条的安装可在预先挂在屋架上下弦的吊栏上进行。

(6)当第三榀屋架安装完毕后,对第一榀找正,初拧高强螺栓,以此类推,高强螺栓终拧时,应重复核一次。

5.6.8 煤斗吊装

(1)因煤斗重量大,尺寸大,高度较高,是这次吊装当中难度最大的吊件。经过多次方案考虑,煤斗分为二段(圆筒部分自34.35~40.76m共重23.7t,裙梁及锥体部分自21.4~34.35m共重39t)进行吊装。吊装前C、D列煤斗大梁以下用高强螺栓终拧紧固。

(2)煤斗的运输采用T180拖车,分二节运输,后台由63t汽车吊或龙门吊装车。拖车平台上在与煤斗接触的地方满铺100mm×100mm的木方子,防止因不平整应力集中,使煤斗组合接口变形。煤斗装车后,用4只倒链将煤斗封牢。

(3)煤斗梁上放出煤斗安装的中心线、标高线,并将煤斗的8个中心线用墨线标出。

(4)吊点:两段煤斗内部均采用120a进行加固,每一段均设四个点吊法(吊耳布置见图1-5-4)。

图1-5-4 煤斗吊耳布置

(5)首先吊装组合好后的下节煤斗(裙梁及锥体部分),按照煤斗及煤斗梁上的控制中心线就位。下节煤斗吊装完毕并初步固定后,方可进行上节煤斗(顶盖和圆筒部分)的吊装。上节煤斗吊装前在内部33.35m位置一周搭设脚手架,作为高空对口用。上节煤斗利用焊在下段煤斗34.35m处的限位直接进行就位。

(6)每只煤斗吊装完毕后,及时进行组合焊接。

5.6.9 高强度螺栓的管理与施工

5.6.9.1 管理要求

(1)测定扭矩系数:高强度螺栓到货后,按批抽样试验。

(2)高强度螺栓到货后严禁随意开箱,在储运保管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雨防潮,防止螺纹损伤。

(3)入库保管:按包装箱上注明的规格分类存放,工地领取时要按使用部位领取相应的规格及数量,当天用多少领多少,严禁现场随地堆放。

(4)螺栓、螺母和垫圈只允许在同一箱内互相配套,不同箱号不允许互相混用。当天安装剩下的螺栓、螺母、垫圈,把属同一批号、规格的螺栓、螺母、垫圈配套后放入包装箱内,不得混放。

(5)螺母应自由旋入螺杆,遇有不配套及螺纹损伤等时不得强行旋入。

(6)开包后螺栓、螺母、垫圈有锈蚀情况时,应抽样检查紧固轴力,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7)使用时不得被泥土、油污等沾染。

5.6.9.2 高强螺栓的施工

(1)螺栓初安装:接头组装时,先用冲钉或钎子对准孔位,然后在适当位置插入螺栓,用扳手充分拧紧。打入冲钉时,不允许出现螺栓孔变形或孔眼翻边等现象。冲钉用3~5kg小锤打,严禁用大锤打冲钉。接头拼装螺栓个数为接头螺栓总数的1/3以上,且不少于两个。螺栓紧固后进行结构中心位置调整,并在连接处标明使用的高强螺栓规格、长度。

(2)高强螺栓安装:结构中心位置调正以后,安装高强螺栓。在一个节点中,先初拧高强螺栓,螺栓初拧应逐个进行,高强螺栓自由穿入孔内,遇有螺栓不能自由穿入螺栓孔时,要用铰刀修孔(直径应小于1.2倍螺栓直径)后,再穿入高强螺栓,严禁强行打入。用铰刀扩孔时,要将孔周围螺栓适当拧紧,待板层密贴后,再行铰孔,以防铁屑进入板缝。铰孔后,要用砂轮机清除孔边毛刺,并清扫砂轮屑。螺栓穿入方向尽可能一致,注意整齐美观。安装高强螺栓时接合面应处于干燥状态,并不得在雨天安装高强螺栓。

(3)高强螺栓的紧固:高强螺栓紧固必须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为初拧,初拧用初紧扳手拧紧螺母,第二次紧固为终拧。初拧扭矩值为终拧扭矩值的50%,初拧后随即用油漆做好记号,以防漏紧与重紧,终拧后必须在螺栓头上做出终拧标记以便检查。

(4)紧固顺序:为使螺栓群中所有螺栓均匀受力,初拧和终拧必须按一定顺序进行。一般接头从螺栓中间顺序向外侧进行紧固。H形钢接头的拼接,高强螺栓的紧固先腹板,后上下翼缘。终拧结束待验收合格后,尽快将高强螺栓部位刷上防锈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