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庆智造:制造业的升级之路

重庆智造:制造业的升级之路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盟讯科技的智能化改造只是重庆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作为重庆汽车龙头企业的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制造”已领先国内水平,已初步成为数字化企业。在重庆不管是电子制造行业智能化,还是传统产业升级,都离不开市政府在2014年就开始实施的智能制造工程。据重庆市经信委相关领导介绍,重庆市智能制造工程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

重庆智造:制造业的升级之路

近年来,国务院发布智能制造相关规划,勾勒出了中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将推动我国制造业生产模式、流程、手段及整个生态系统等发生重大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多优秀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显得更为迫切。

由于传统的电子产品加工单价低、成本高,曾一度让制造企业陷入寒冬,如何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成为所有电子生产企业探索的问题。作为国有控股企业,成立于2001年的重庆盟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盟讯科技”)同样面临这样的难题。

随着“互联网+”、智能制造风刮遍全国,盟讯科技也搭上了互联网、智能装备的快车,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2013年,盟讯科技开始了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陆续自主设计研发出智能检测系统、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生产执行管理系统、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等智能生产系统,并投入数字化车间建设。在数字化车间内,智能生产线只需要少量的技术工人,所有的生产过程都会在智能看板上面显示出来。

据盟讯科技副总工程师介绍,传统生产工艺中的人工检测现在已经被智能检测系统所取代,这套智能检测系统是他们历时一年多时间自主研发出来的,主要用于电子产品主板的功能检测。有了这套系统,产品可以实现自动流转、自动检测、自动筛选,所有测试数据自动采集、自动上传至智能管理系统,并实时展示在智能看板上。生产过程中的任何问题可以及时反馈出来,这套零误差的智能检测系统可以使公司的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但在智能化改造之前,检测汽车仪表盘需要一个工人检测十余个项目,现在只需十几秒时间,机器人就可以完成检测,而且还是零误差。这一突破性的创新,实现了设备检测的全自动化,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在移动终端主板智能化制造生产线中率先应用。智能化改造实施后,盟讯科技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整体水平跃居国内电子制造行业领先水平。

由于生产效率高,质量过硬,订单也随之而来。目前,盟讯科技的产品已经被应用到安全监控、车联网终端、物联网终端领域,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Assembly)249万点/小时,年生产整机1500多万套,供应的下游企业包括国家电网长安汽车等。2015年,盟讯科技承担了国家工信部、财政部“智能制造专项”项目。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盟讯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装备不仅帮助自身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通过技术输出,帮助重庆集诚汽车等制造企业承建智能数字化车间,拓展了生产渠道。目前,盟讯科技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已开始在同类企业中复制推广,以让更多的企业受益。

盟讯科技的智能化改造只是重庆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作为重庆汽车龙头企业的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制造”已领先国内水平,已初步成为数字化企业。此外,重庆川仪智能流量仪表与执行机构自动化生产线改造后,生产节拍已由15分钟/台降低到10分钟/台,单线产量从42台/天提升到65台/天,生产效率提高54.8%。重庆百亚卫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卫生用品包装生产线改造后,单条生产线减少包装工人8名,12条线共计减少工人96名,节省人工成本约528万元/年。(www.xing528.com)

在重庆不管是电子制造行业智能化,还是传统产业升级,都离不开市政府在2014年就开始实施的智能制造工程。据重庆市经信委相关领导介绍,重庆市智能制造工程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关键技术装备在制造业的广泛运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比如智能机床、3D打印装备、工业机器人、激光加工装备、纳米加工装备等先进的智能制造装备,先进的技术以及智能的传感与检测,智能的控制与装配装备,智能的仓储物流等在制造业的广泛运用,主要是为了提高制造业的质量和效率。第二个方面就是通过智能制造的大力实施和智能制造的广泛应用,可以大力发展重庆市的智能制造产业,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二是聚焦智能基础的构建,要实现智能制造,还需要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分析、数据的应用,以及数据的决策。还要我们的智能系统,比如说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信息管理系统、MES生产执行管理系统和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等实现互联互通和集成应用。为达到这些要求,就需要工业互联网、工业应用软件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同时还要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智能制造标准的制定、试验和验证。三是聚焦智能制造的应用,主要为5个新模式的应用:在汽车电子装备制造这些离散型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冶金化工这些流程型制造行业新模式的应用;在“互联网+制造业”的一些行业,比如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新模式;网络协同智能制造类型模式应用;现在很多企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产业业态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们可能在远程运维这个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方面有非常大的需求。

智能制造聚焦的核心就是要注重关键技术装备的应用,智能基础的打造以及智能制造的模式创新。实现智能制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西方国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西方来看,智能制造的发展历程是按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串联式发展、顺序发展,但是我们大到国家小到重庆市,企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简单说我们的企业,有1.0的、有2.0的、有3.0的,如果我们要按照西方国家串联式发展,就不能完成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那我们怎么做呢?就是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并联发展,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思路。一是大力推动,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广泛应用。二是在《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里面提到的传统制造业的改换,一方面要夯实基础,要做智能化改造、机器换人,另一方面要大力实施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的建设。2014年以来,市经信委支持了200多家企业做了装备的智能化改造和机器换人,认定了70多家企业做了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的建设,还推荐了80多家企业,申报国家的智能制造标准化和新模式应用的专项,有20多家企业得到了国家的项目立项,而且得到了资金支持。通过改造,企业在5个方面有了很大提升,一是缩短了研发周期,二是下降了产品的不良品率,三是降低了运营成本,四是提升了生产效率,五是提升了人员利用率。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是未来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此背景下,全国各个省市相继出台了各种与智能制造相关的政策文件,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发展。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在几年前就抢抓机遇、谋篇布局,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智能制造的政策和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从2015年以来,重庆市先后制定出台了《重庆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15—2020年)》(渝府办发〔2015〕137号)《重庆市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方案》(渝经信发〔2016〕85号)《重庆市装备制造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实施方案》(渝府办发〔2017〕26号)等文件,明确了引领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其中《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还分配落实了市级各部门的任务,确定了智能制造各自发展的重点,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以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产业水平,推动了汽车、电子、装备制造等行业的智能化改造和一大批智慧园区、数字工厂、数字车间的建设。

为加快建设智慧园区、数字工厂、数字车间,2018年重庆市经信委又出台了《重庆市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渝经信发〔2018〕22号),主要基于三个目的,一是落实《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要求,到2020年用三年的时间支持500家企业装备的智能化改造和机器换人,建设20个智能工厂,200个数字化车间和2000条数字化生产线。二是推动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技术装备、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研发创新、生产控制、经营管理、物流营销等各个环节的深度融合和应用,提升制造业的能力和水平。三是要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的示范标杆企业,组织相关行业企业学习交流,通过学习交流,推动各行业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基于此,市经信委参考了国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的标准,也借鉴了国内各个省市这方面的标准和要求,并结合重庆实际,制定了《重庆市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认定管理办法(试行)》。通过企业申报、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2018年对76家企业进行了认定,其中对排在前50的项目给予了资金支持,通过这种方式带动各个行业智能制造的智能化的提升。

不言而喻,智能制造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重庆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用好智能制造这个转型升级的抓手,不仅会推动重庆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还能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助力重庆产业发展实现“弯道超车”,使“重庆制造”升级为“重庆智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