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茨竹林古茶香独放天地

让茨竹林古茶香独放天地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实际采访过程中了解到,茨竹林村仅有的两个布朗族村寨芒坝、芒蚌,是思茅区布朗族聚集人数最集中、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方。古茶园少的有一二十亩,多的有100多亩,是目前为止思茅区境内发现的唯一一处古茶园。但很多茶商把它称作困鹿山古茶销售,这也是茨竹林古茶山目前没有知名度的原因。如今应该对茨竹林进行重新审视,如何定位“茨竹林古茶山”?

让茨竹林古茶香独放天地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总人口9.19万,是中国极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云南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历代称为“濮满”“蒲蛮”“朴子蛮”“朴子”等,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昔日的布朗族人有不同的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称为布朗族;布朗族属南亚语系,无文字,至今仍然保留着特征鲜明的民族语言、服饰、歌舞、风俗、文化等;布朗族兼通傣语,多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普洱被誉为“世界茶源”。古代濮人是最早利用和栽培茶叶的民族。在实际采访过程中了解到,茨竹林村仅有的两个布朗族村寨芒坝、芒蚌,是思茅区布朗族聚集人数最集中、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方。相传在300多年前,陶姓、钱姓等姓氏的几户“朴子蛮”从澜沧江对岸迁入茨竹林,以狩猎、游牧为生,后来在一座叫大山梁子的密林之中开始刀耕火种,过上定居的生活,这个布朗族寨子被称为老安寨,老安寨祖先沿着自北向南的山林开垦种植茶叶,总面积有260多亩的古茶园,距今有近200年的历史。古茶园少的有一二十亩,多的有100多亩,是目前为止思茅区境内发现的唯一一处古茶园。

在普洱市2005~2006年的古茶资源普查中,茨竹林有百年以上的古茶260多亩,这些古茶树大多生长在柏枝树等各种树林杂草之中,属野化型生长,树冠不大,茶叶品种与困鹿山古茶园相似,以大、中、小叶种混杂种植,茶叶产量低,但茶叶的品质很好,茶叶香气独特。2006年以来,有几个小初制所建到山上,古树春茶的鲜叶价卖到300多元1千克,成为思茅区茶价之最。但很多茶商把它称作困鹿山古茶销售,这也是茨竹林古茶山目前没有知名度的原因。

茨竹林村在20世纪70年代,就成为思茅区现代茶园发展的主要地区之一,有台地茶近4000余亩,以加工绿茶为主,茶叶品质很好,但大多用群体种实生苗种植,茶叶卖相不好,茶价偏低。如今应该对茨竹林进行重新审视,如何定位“茨竹林古茶山”?从茶叶、文化、交通、生态、旅游、扶贫等方面综合进行规划打造,只要政府加以重视、引导、支持,对台地茶进行生态稀疏留养,采用景迈山和困鹿山的成功模式,同时加大宣传,几年后云南将增加一座知名的茨竹林古茶山。(www.xing528.com)

茨竹林古茶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