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圳中小学生服质量要求案例分析

深圳中小学生服质量要求案例分析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中小学学生服的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判定规则、复验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技术特征。本规范适用于以纺织织物为主要面料的中小学学生服。

深圳中小学生服质量要求案例分析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中小学学生服的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判定规则、复验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技术特征。

本规范适用于以纺织织物为主要面料的中小学学生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使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 1335.1 服装号型 男子

GB/T 1335.2 服装号型 女子

GB/T 1335.3 服装号型 儿童

GB/T 2660 衬衫

GB/T 2910(所有部分)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GB/T 39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GB/T 3921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

GB/T 3922 纺织品 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

GB/T 3923.1 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l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GB/T 4668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GB/T 4669 纺织品 机织物 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T 4802.1 纺织品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l部分:圆轨迹法

GB/T 4841.3 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1/6、1/12、1/25

GB 5296.4 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

GB/T 5713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水色牢度

GB/T 6411 针织内衣规格尺寸系列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8427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GB/T 9995 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烘箱干燥法

GB/T 14576-2009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光、汗复合色牢度

GB 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 19976 纺织品 顶破强力的测定 钢球法

GB/T 22704 提高机械安全性的儿童服装设计和生产实施规范

GB/T 22705 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

GB/T 22854 针织学生服

GB/T 23328 机织学生服

FZ/T 01026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四组分纤维混合物

FZ/T 01031 针织物和弹性机织物接缝强力和伸长率的测定抓样拉伸法

FZ/T 01053 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

FZ/T 01057(所有部分)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FZ/T 01093 机织物结构分析方法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FZ/T 01095 纺织品 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

FZ/T 80002 服装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FZ/T 81003 儿童服装、学生服

GSB 16-1523-2002 针织物起毛起球样照

GSB 16-2500-2008 针织物表面疵点彩色样照

SZJG 15 中小学学生服规格

3 质量

3.1 使用说明

成品使用说明按GB 5296.4和GB 18401的规定执行。

3.2 号型规格

机织学生服号型按SZJG 15或GB/T 1335(所有部分)规定选用,针织学生服号型按SZJG 15或GB/T 6411规定选用。

3.3 原材料

3.3.1 面料

机织面料内在质量应符合表l规定,针织面料内在质量应符合表2规定。附录A给出了相关产品典型示例。

3.3.2 里料

采用与所用面料相适宜并符合本规范质量要求的里料,附录A给出了相关产品典型示例。

3.3.3 辅料

3.3.3.1 衬布、垫肩

采用与所用面料尺寸变化率、性能、色泽相适宜的衬布和垫肩,其质量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

3.3.3.2 缝线

采用与所用面辅料性能、色泽相适宜的缝线,缝线的缩率应与面料相适应,且缝线不能为单丝。钉扣线应与扣的色泽相适宜,钉商标线应与商标底色相适宜,装饰线除外。

3.3.4 纽扣、拉链及其他附件

3.3.4.1 纽扣表面光洁、无缺损。

3.3.4.2 拉链齿合良好、光滑顺畅。

3.3.4.3 附件不应存在尖锐点和锐利边缘,金属附件无锐利、无锈蚀。制品上不允许残留金属针等锐利物。

3.3.4.4 学生服绳索和拉带安全应符合GB/T 22705。

3.3.4.5 附件脱落性能应符合GB/T 22704。

3.4 内在质量要求

3.4.1 机织学生服内在质量要求

3.4.1.1 机织学生服内在质量要求按表1规定。

表1 机织学生服内在质量

续表

3.4.1.2 水洗尺寸变化率中的领围只考核衬衫类产品。

3.4.1.3 回潮率只考核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3.4.1.4 按GB/T 4841.3标准规定,颜色深于1/12染料染色标准深度为深色,颜色浅于等于1/12染料染色标准深度为浅色。

3.4.2 针织学生服内在质量

3.4.2.1 针织学生服内在质量要求按表2规定。

表2 针织学生服内在质量

续表

3.4.2.2 短裤不考核水洗尺寸变化率和水洗后扭曲率,弹性织物横向不考核水洗尺寸变化率。

3.4.2.3 回潮率只考核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3.4.2.4 按GB/T 4841.3标准规定,颜色深于1/12染料染色标准深度为深色,颜色浅于等于1/12染料染色标准深度为浅色。

3.5 外观质量要求

3.5.1 机织学生服外观质量

3.5.1.1 经纬纱向

前身顺翘,不允许倒翘。领面、后身、袖子、前后裤片的纬斜程度不大于3%,色织或印花、条格料纬斜程度不大于2%。

3.5.1.2 对条对格

面料有明显条格在1.0cm及以上的按表3规定。

表3 机织学生服对条对格规定 单位:厘米

3.5.1.3 拼接

领里:避开肩缝,允许二接一拼。

袖子:单片袖拼角,不大于袖围的四分之一。

腰头:只允许裤后裆缝处。

3.5.1.4 色差

领子、驳头、前披肩与前身的色差高于4级,里料的色差不低于3-4级。覆粘合衬所造成的色差不低于3-4级,其他表面部位的色差并不低于4级,套装中上装与下装的色差不低于4级。

3.5.1.5 外观疵点

成品各部位的疵点允许存在程度按表4规定。成品各部位划分见图1。每个独立部位只允许疵点一处,未列入本规范的疵点按其形态,参照表4相似疵点执行。

图1 机织学生服各部位划分

表4 机织学生服表面疵点允许程度

3.5.1.6 缝制

3.5.1.6.1 针距密度按表5规定。

表5 机织学生服针距密度

3.5.1.6.2 各部位缝制平服,线路顺直、整齐、牢固,针迹均匀,上下线松紧要适宜,无跳线、断线,起止针处及袋口须回针缉牢。

3.5.1.6.3 商标、号型标志、成分含量标志、洗涤标志内容准确清晰,缝制位置端正。

3.5.1.6.4 领子平服,不反翘,领子部位明线不允许有接线。

3.5.1.6.5 绱袖圆顺,前后基本一致。袋与袋盖方正、圆顺,前后、高低一致,袋口两端应打结。

3.5.1.6.6 滚条、压条要平服、宽窄一致。

3.5.1.6.7 外露缝份须包缝,各部位缝份不小于0.8cm,领、袋、门襟、止口等特殊部位除外。

3.5.1.6.8 锁眼定位准确,大小适宜,扣与眼对位,整齐车固。眼位不偏斜,锁眼针迹美观、整齐、平服。

3.5.1.6.9 钉扣牢固,扣脚高低适宜,线结不外露。钉扣不得钉在单层布上(装饰扣除外),缠脚高度与扣眼厚度相适宜,缠绕须三次以上(装饰扣不缠绕),收线打结须结实完整。

3.5.1.6.10 扣与扣眼上下要对位。四合扣牢固,吻合适度,无变形或过紧现象。(www.xing528.com)

3.5.1.6.11 绱拉链缉线平服,拉链带顺直,左右高低一致。

3.5.1.6.12 对称部位基本一致。

3.5.1.6.13 领子部位不允许跳针,其余部件30cm内不得有两处及以上单跳针或连续跳针。链式线迹不允许跳线。

3.5.1.6.14 装饰物(绣花、镶嵌等)牢固、平服。

3.5.1.6.15 裤(裙)侧缝顺直,裤子(筒裙)类产品洗前扭曲率不大于3%。

3.5.7.1 规格允许偏差

3.5.1.7.1 机织学生服规格允许偏差按表6规定。

表6 机织学生服规格允许偏差单位:厘米

3.5.1.7.2 成衣测量部位及方法按表7规定。

表7 机织学生服测量部位及方法

3.5.1.8 整烫:各部位熨烫平服、整洁,无烫黄、水渍及亮光。覆粘合衬部件不允许有脱胶、渗胶、起皱、起泡、沾胶。

3.5.2 针织学生服外观质量

3.5.2.1 表面疵点

3.5.2.1.1 针织学生服表面疵点规定见表8。

表8 针织学生服表面疵点规定

续表

3.5.2.2 规格允许偏差

3.5.2.2.1 针织学生服规格允许偏差见表9。

表9 针织学生服规格允许偏差单位:厘米

3.5.2.3 本身尺寸差异

3.5.2.3.1 针织学生服本身尺寸差异规定见表10。

表10针织学生服本身尺寸差异单位:厘米

3.5.2.3.2 成衣测量部位和方法按表11规定。

表11 针织学生服测量部位和方法

3.5.2.4 缝制规定

3.5.2.4.1 合肩处,应加衬本料直纹条或纱带,在包缝机上缝制。

3.5.2.4.2 合缝处明缝迹用四线或五线包缝机缝制。

3.5.2.4.3 平缝机的针迹缝到边口处,应打回针。

3.5.2.4.4 沿边包缝合缝处应打回针或加固。

3.5.2.4.5 双针机绷缝:凡上领用包缝机缝制者,后领部位用双针机绷缝或包领条。

3.5.2.4.6 领型端正,门襟平直,拉链滑顺,不能拉脱,熨烫平整,线头修清。

3.5.2.4.7 针迹密度规定见表12。

表12 针织学生服针迹密度规定单位:针迹数/2厘米

3.5.2.4.8 测量针迹密度以一个缝纫过程的中间处计量。

3.5.2.4.9 锁眼机针迹密度按角计量,每厘米长度(8~9)针,两端各打套结(2~3)针。

3.5.2.4.10 钉扣的针迹密度,每个扣眼不低于5针。

3.5.2.4.11 包缝机缝边宽度不低于0.5cm。

3.5.2.4.12 缝纫针迹密度不得低于表12规定。各部位缝纫线迹20cm内不得有两处连续跳针,链缝不允许跳针。

3.5.2.4.13 各部位缝制线路顺直、整齐、平服、牢固。明线部件缝纫曲折高低不大于0.3cm。

4 检测方法

4.1 抽样数量

4.1.1 外观质量按批随机采样1%~3%,但不得少于5件(套)。

4.1.2 内在质量按批随机采样5件(套),不足时可增加数量。

4.2 外观质量检验

4.2.1 一般采用灯光照明,用40W青光或白光日光灯一支上面加灯罩,灯罩与检验台面中心垂直距离为80cm±5cm。

4.2.2 如在室内利用自然光,光源射入方向为北向左(或右)上角,不能使阳光直射产品。

4.2.3 检验时应将产品平放在检验台上,台面铺白布一层,检验人员的视线应正视平摊产品的表面,目光与产品中间距离为35cm以上。

4.2.4 评定成品色差程度时,评定部位应纱向一致。入射光与织物表面约成45°角,观察方向大致垂直于织物表面,距离60cm目测,与GB/T 250样卡对比。

4.2.5 机织学生服的针迹密度的测定方法为:在成品缝纫线迹上任取3cm测量(厚薄部件除外)。

4.2.6 纬斜程度以纬斜率表示,按下式计算(结果修约至1位小数):

4.3 试样准备和试验条件

起球、接缝性能、纱线线密度、经纬密度、顶破强力、(裤后裆)接缝强力、水洗尺寸变化率、水洗后扭曲率试验前,将试样在常温下展开平放20h,然后在试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65%±4%条件下放置至少4h,试样达到平衡后进行试验。

4.4 内在质量测定

4.4.1 甲醛含量、pH值、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测试按GB 18401规定执行。

4.4.2 机织学生服主要部位水洗尺寸变化率试验方法按GB/T 23328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中洗涤程序按GB/T 8629中5A程序执行。针织学生服水洗尺寸变化率和水洗后扭曲率试验方法按GB/T 22854规定执行。

4.4.3 耐皂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光色牢度、耐光汗复合色牢度分别按GB/T 3921方法C(涤粘混纺面料和健康布面料按GB/T 3921方法A)、GB/T 3922、GB/T 3920、GB/T 5713、GB/T 8427(方法3)、GB/T 14576-2009规定执行。

4.4.4 针织物起球按GB/T 4802.1规定测试,其中压力为780 cN,起毛次数0次,起球次数600次,评级按GSB 16-1523-2002《针织物起毛起球样照》评定。

4.4.5 机织物起球按GB/T 4802.1规定执行,其中压为780 cN,起毛次数0次,起球次数600次,评级与精梳毛织品起球样照(绒面、光面)、粗梳毛织品起球样照对比评定。

4.4.6 成品接缝性能取样部位按表13规定,测试方法按附录B规定执行。

表13 机织学生服取样部位规定

4.4.7 纤维成分含量按FZ/T 01057(所有部分)、GB/T 2910(所有部分)、FZ/T 01095、FZ/T 01026等规定执行。

4.4.8 机织物纱线线密度按FZ/T 01093规定执行。针织物纱线线密度参照FZ/T 01093规定执行。

4.4.9 机织物经纬密度按GB/T 4668规定执行。

4.4.10 顶破强力按GB/T 19976规定执行,钢球直径为(38±0.02)mm。

4.4.11 接缝强力按FZ/T 01031方法B规定执行,成品取样部位按FZ/T 01031附录B执行。

4.4.12 裤后裆接缝强力按GB/T 3923.1规定执行,取样部位按附录C执行。

4.4.13 针织物平方米质量参照GB/T 4669中方法5规定执行。其中,试样调湿条件为在常温下展开平放20h,然后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5%±4%的条件下放置至少8 h,试样达到平衡后进行试验。

4.4.14 回潮率按GB/T 9995规定执行。

4.4.15 绳索和拉带安全按GB/T 22705规定执行。

4.4.16 附件脱落性能按GB/T 22704规定执行。

5 判定规则

5.1 机织学生服

5.1.1 缺陷划分

单件产品不符合本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即构成缺陷。

按照产品不符合本规范和对产品的使用性能、外观的影响程度,缺陷分成三类:

a)严重缺陷

严重降低产品的使用性能,严重影响产品外观的缺陷,称为严重缺陷。

b)重缺陷

不严重降低产品的使用性能,不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但较严重不符合规范规定的缺陷,称为重缺陷。

c)轻缺陷

不符合规范的规定,但对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外观影响较小的缺陷,称为轻缺陷。

5.1.2 质量缺陷判定依据

不符合内在质量要求的任意一项规定即构成严重缺陷;其他质量缺陷判定依据见表14。

表14 质量缺陷判定依据

续表

续表

5.1.3 单件外观判定

合格:严重缺陷数=0、重缺陷数=0、轻缺陷数≤8或严重缺陷数=0、重缺陷数≤1、轻缺陷数≤6或严重缺陷数=0、重缺陷数≤2、轻缺陷数≤2。

不符合上述规定即为不合格。

5.1.4 批量判定

内在质量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即判定该批不合格。

合格批:外观样本中合格产品数≥90%,不合格产品数≤10%(不含严重缺陷不合格品)。否则,为不合格批。

5.2 针织学生服

5.2.1 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按件计算不合格率(内包装标志差错按件计算,不允许有外包装差错)。不合格率在5.0%及以内者,判定该批产品合格,不合格率在5.0%以上者,判该批不合格。

5.2.2 内在质量

5.2.2.1 顶破强力、接缝强力、水洗后扭曲率、起球检验结果,分别取全部被测试样的算术平均值,合格者判定该批产品合格,不合格者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5.2.2.2 水洗尺寸变化率以全部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检验结果。若同时存在收缩与倒涨试验结果时,以收缩(或倒涨)的两件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检验结果,合格者判定该批产品合格,不合格者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5.2.2.3 甲醛含量、pH值、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纤维成分含量、染色牢度、纱线线密度偏差率、回潮率和平方米质量偏差率检验结果合格者判定该批产品合格,不合格者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5.2.3 批量判定: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均符合合格判定时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6 复验

6.1 任何一方对所检验的结果有异议时,在规定期限内对所有异议的项目,均可要求复验。

6.2 提请复验时,必须保留提请复验数量的全部。

6.3 复验抽验数量应增加一倍,以复验结果为准。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成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按FZ/T 80002执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