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境系统构成与分类

环境系统构成与分类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环境系统的构成 人类活动对整个环境的影响是综合性的,而环境系统也是从各个方面反作用于人类,其效应也是综合性的。通常来讲,环境系统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构成。环境系统的分类 对于环境的分类,目前尚无统一规定的标准。因此,近年来聚落环境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地理环境是具有一定结构的多级自然系统,水、土、气、生物圈都是它的子系统。

环境系统构成与分类

(1)环境系统的构成 人类活动对整个环境的影响是综合性的,而环境系统也是从各个方面反作用于人类,其效应也是综合性的。人类不仅以自己的生存为目的来影响环境,而且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造环境,把自然环境转变为新的生存环境,以期提高生存质量。当然,这种新的生存环境有可能更适合人类生存,但也有可能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在这一反复曲折的过程中,人类的生存环境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结构复杂的、多层次、多组元相互交融的动态环境体系。

通常来讲,环境系统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构成(图3-2、图3-3)。

自然环境也称地理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环绕于人类周围的自然界。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的稳定性等自然因素的总和。在自然地理学上,通常把这些构成自然环境总体的因素分别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圈和岩石圈

978-7-111-32127-9-Chapter03-2.jpg

图3-2 自然环境的构成

978-7-111-32127-9-Chapter03-3.jpg

图3-3 社会环境的构成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为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人类通过长期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劳动,逐步加工改造了自然物质,创造和建立起来的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的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人工环境体系,如城市、农村、工矿区等。社会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必然产物。一方面对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又可能成为约束因素。社会环境的发展和演替受自然规律、经济规律以及社会规律的支配和制约,其质量是人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之一。人类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政治制度,如人类对环境的认识程度,保护环境的措施等都会对自然环境质量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

(2)环境系统的分类 对于环境的分类,目前尚无统一规定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或根据不同原则,人类环境有不同的分类方法。环境分类一般以时间尺度、生态学角度、环境要素的差异、环境的性质、空间范围的大小等为依据。如按时间尺度划分,可以分为古代环境、近代环境、现代环境和未来环境;从生态学角度分,可以分为陆生环境和水生环境;按照环境要素来分类,可以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地质环境、土壤环境和生态环境;从性质来分类,可分为物理环境、化学环境和生态环境等;按照人类生存环境的空间范围,可由近及远,由小到大地分为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星际环境等层次结构,而每一层次均包含各种不同的环境性质和要素,并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组成。

1)聚落环境。聚落是指人类聚居的中心、活动的场所,它不仅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聚落环境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是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根据性质、功能和规模的不同,聚落环境可以分为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市环境等。聚落环境中的人工环境因素占主导地位,是社会环境的一种类型,例如,城市环境是工业、商业交通汇集和非农业人口聚居的地方。人类的聚落环境从自然界中的穴居和散居发展到密集栖息地乡村和城市,聚居环境的变迁和发展为人类提供了安全清洁和舒适方便的生存环境。但是,聚落环境乃至周围的生态环境由于人口的过度集中、工商业活动频繁以及对自然界的资源和能源超负荷索取而受到巨大的压力,人与环境的矛盾尖锐,造成局部、区域以至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因此,近年来聚落环境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2)地理环境。地理学上所指的地理环境位于地球表层,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土壤圈和生物圈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交融带上。它下起岩石圈的表层,上至大气圈下部的对流层顶,厚约10~30km,包括了全部的土壤圈,其范围大致与水圈和生物圈相当。地理环境是能量的交锋带,具有来自地球内部的内能和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外能,这两种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相互作用。此外,地理环境还具有常温常压的物理条件、适当的化学条件和繁茂的生物条件,因而构成了人类活动的基础。

地理环境是由直接影响到人类饮食、呼吸、衣着和住行的非生物和生物等因子构成的复杂的对立统一体,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生活资料——可再生的资源,与人类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地理环境是具有一定结构的多级自然系统,水、土、气、生物圈都是它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在整个系统中有着各自特定的地位和作用,非生物环境都是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赖以生存的主要环境要素,它们与生物种群共同组成生物的生存环境。

3)地质环境。地质环境主要指地幔以上、地表以下的地球圈层,和人类直接相关的是坚硬的地壳层,也就是岩石圈部分。岩石圈由岩石及其风化产物(浮土)两个部分组成。岩石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平均厚度30km左右;浮土是包括土壤和岩石碎屑组成的松散覆盖层,厚度范围一般为几十米至几千米。实质上,地理环境是在地质环境的基础上,在星际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星际环境之间,经常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循环。例如,岩石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在风化过程中使固结在岩石中的物质释放出来,参加到地理环境中去,再经过复杂的转化过程又回到地质环境或星际环境中。

地质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生产资料,特别是丰富的矿产资源,即难以再生的资源。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也会更大,例如一些大型工程对地质环境面貌的改变,以及对自然灾害的引发等。同时,地质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将与日俱增。

4)宇宙环境。宇宙环境,又称为星际环境,是指地球大气圈以外的宇宙空间环境。它由广漠的空间、各种天体、弥漫物质,以及各类飞行器组成,几近真空。它是人类活动进入地球邻近的天体和大气层以外的空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最外层部分。

宇宙环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人类生存环境中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从太阳获取的能量为地球生物的产生、繁荣和昌盛创造了必要条件。同时,太阳的辐射能量变化和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会影响地球的地理环境,与地球的降水量潮汐现象、风暴和海啸等自然灾害有明显的相关性。(www.xing528.com)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越来越多地延伸到大气层以外的空间。人类进入宇宙空间并开始开发利用宇宙资源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伟大飞跃。然而,与此同时,人类发射的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空间探测工具等飞行器本身失效和遗弃的空间垃圾和废物也不可避免地给宇宙环境及相邻的地球环境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

(3)环境系统的结构与状态 环境系统的结构是指环境整体(系统)中各独立组成部分(要素)间数量的比例关系、空间位置的配置关系以及联系的内容与方式。环境结构是环境系统具有不同特征的内在原因。例如,海滨浴场不适宜发展农业,而内陆地区也不利于港口运输、捕捞等行业的发展。

环境系统的状态是环境系统结构的运动和变化的外在表现形态。不同的环境结构具有不同的环境状态,同样结构的环境,在其运动和变化的不同阶段也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环境状态。例如上海苏州河,20世纪50年代水质清澈,60年代开始变黑,70年代变臭,80年代发黑发臭,90年代经过环境污染治理,水质又有所恢复。可以说,苏州河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但是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如果环境状态变化超过一定限度,如围湖造田使水面消失,那么环境系统的机构就发生了改变。

(4)环境系统的基本特征 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及有时、空、量、序变化的动态系统和开放系统,系统内外存在着连续不断地且高速的物质能源以及信息的流动,具有不容忽视的特性。

1)整体性与区域性:

①整体性。环境构成为一个系统,是由于在各子系统和各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构成一定的网络结构。这种网络结构使环境具有整体功能,形成集体效应,起着协同作用。通过稳定的物质、能量流动网络以及彼此关联的变化规律,该结构会在不同的时刻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例如水、气、土、生物和阳光是构成环境的五个主要部分,对人类社会发展各有独特的功能,但由其构成的某个具体环境会因这五个部分的结构方式、组织程度、物质能量流的途径与规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功能特性。森林与沙漠、城市与农村就是不同功能特性的表现。

②区域性。区域性是环境整体特性的区域差异,与环境系统的整体性是同一环境特性在两个不同侧面上的表现。整体性强调环境本身是个有机整体,而区域性强调不同环境的差异。环境因地理位置、空间范围、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差异,明显表现出环境特性的差异,例如滨海环境与内陆环境。

2)变动性与稳定性:

①变动性。环境变动性是指在自然和人类社会行为的共同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在不断变化中。例如自然界火山喷发,大量的火山灰会造成数百公里区域的环境恶化,喷发的气体也会降低周边大气环境质量;再如人类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向自然环境排放污染物,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将农村、小村庄改造为工业园区,这些社会行为都会导致环境的变化。

②稳定性。变动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稳定性是指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当自然和人类社会行为所导致的环境结构和状态变化不超过一定限度时,环境可以借助于自身的调节功能使这些变化逐渐消失,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例如河流的自净能力等。需要注意的是,环境变化的限度是决定环境系统能否稳定的条件,因此,人类社会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变化应该是有限度的,必须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否则一旦超出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就会导致环境质量恶化,出现环境污染,从而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甚至影响人类的生存。

3)资源性与价值性:

①资源性。环境本身就是资源,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必要投入,为人类的生产与发展提供了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环境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两类。物质资源主要有生物、矿产、水、森林、海洋、空气、土地等;非物质资源主要是指环境状态,环境状态对人类社会发展方向有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平原地区适宜发展农业,而北方草原地区以草原为主,湖泊和森林较少,这决定了该地区居民的发展只能以畜牧业为主。

②价值性。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依托,因此,环境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环境价值源于环境的资源性。对于环境的价值,最初人们认为环境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存在价值。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干预环境的程度更深、范围更大、方式更多样,导致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环境问题的频频发生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破坏着环境资源,阻碍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价值的存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以环境为依托,良好的环境是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

4)不可逆性与持续反应性:

①不可逆性。在环境系统的运转过程中存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物质循环是可逆的,但能量流动的过程是不可逆的。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利用物质循环可以实现局部的恢复,但无法彻底回到最初的状态。

②持续反应性。环境系统的变化若不加以适当控制,这种变化具有持续反应的特点。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健康,而且还会造成后代的遗传隐患。例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农药的长期残留,生态破坏带来的水灾旱灾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