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气化与电力工程的重要里程碑

电气化与电力工程的重要里程碑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具体的专业工程里程碑有关四电系统的电气化、电力专业工程的里程碑时间节点记录如下。2007年5月13日至6月18日,武广公司组织相关参建单位,分次完成正式的电气化、电力工程有关的站前接口工程施工图设计的技术交底。2008年1月1日,电气化和电力专业施工进场,开展土建预留工程的后期配合、检查工作。

电气化与电力工程的重要里程碑

1.4.2.1 前期研究阶段

1)规划研究阶段

前期的规划性研究工作实际上分三阶段完成,即:

(1)2001年3月、2002年3月铁四院受铁道部委托,分武汉—衡阳、衡阳—广州两段,完成武广通道客专规划研究。

(2)2002年1—6月,铁三院、铁四院参加长沙至衡阳高铁预可行性研究方案竞选,铁四院中标后完成相应预可行性研究及部分后续勘察设计工作。2003年初,因武广高铁项目整体需求的提出,长衡客专项目研究暂时终止,纳入武广通道的一部分重新研究。

(3)2003年3—6月,铁二、三、四院等受邀参加武广高铁工程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方案竞选。铁四院的方案胜出,正式承担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任务。2003年8月,根据方案竞选专家评审意见,铁四院完成了“武汉至广州高铁预可行性研究(送审稿)”报部。2003年9月18—19日铁四院提交的预可行性研究文件通过了铁道部组织的预审。2003年11月,铁道部完成了《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预可行性研究》,并据此上报了国家项目建议书

(4)2004年5月9—12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项目建议书进行了评估。同意项目立项的依据、主要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2004年7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审批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项目建议书的请示的通知》(发改交运〔2004〕1500号)批准该项目立项。

2)可行性研究阶段

(1)2003年10月至2004年2月,铁四院、铁二院分别完成了各自设计范围内的初测。2004年3月完成了“武汉至广州高铁乌龙泉至花都段可行性研究(送审稿)”。2004年4月5—12日铁道部组织审查,完成对本项目可行性研究(送审稿)的审查。2004年7月,铁道部完成《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

(2)2004年12月3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审批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的通知》(发改交运〔2004〕2772号)批复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至此,2001年3月至2004年12月期间的可行性研究前期工作顺利完成,进入项目正式实施阶段。

1.4.2.2 后期实施阶段

1)总体计划

根据武广高铁工程总体计划安排,2005年5月武汉综合试验段开工建设,2006年6月全线开工建设,2009年9月底全线铺通。其中,武汉综合试验段于2008年10月31日具备开展综合试验的“四电”配套条件,全线工程的四电系统集成试验完成日期为2009年10月31日;试运行和验收日期为2009年11月1日至12月30日;投入商业运营日期为2009年12月31日。

2)具体的专业工程里程碑

有关四电系统的电气化、电力专业工程的里程碑时间节点记录如下。

(1)2004年5—7月铁四院组织完成全线定测,2004年9月底完成初步设计。铁鉴函〔2004〕853号文发布《关于新建铁路武广高铁工程试验段站前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意见。

(2)2005年4月,湖北省科技厅组织完成电气化主要技术方案前期研究和工程应用关键课题的国际专家审查和技术鉴定,稳定了电气化工程的基本技术方案。(www.xing528.com)

(3)2005年10月,铁鉴函〔2005〕783号文发布《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乌龙泉至花都段初步设计批复》意见,同意并确认了电气化工程、电力工程的主要技术标准和技术方案。

(4)2005年5月武汉综合试验段开工建设。

(5)2005年12月完成初步设计并提交国际咨询审查;2006年1月完成咨询后的修改设计并开始武广高铁四电工程的接口施工图设计。同期开始与国家电网协商、谈判,落实牵引供电外部电源工程的配套建设方案。

(6)2006年6月,结合国际工程咨询意见和要求,武广公司发布《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接口管理办法》(暂行)(武广技〔2006〕88号)管理规定。2006年6月全线开工建设;土建工程施工单位进场。四电设计专业在建设单位组织下,开始配合土建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接口预埋工程实施,共同完成工艺研究、分项进行单独的技术交底和配合施工,首先解决了预埋槽道时隧道二次衬砌台车模板开孔的定位法施工关键工艺。

(7)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完成四电集成招投标,明确四电集成施工总承包单位。

(8)2007年5月13日至6月18日,武广公司组织相关参建单位,分次完成正式的电气化、电力工程有关的站前接口工程施工图设计的技术交底。

(9)2007年7月17日,铁道部和建设单位进一步明确了电气化工程设计与四电集成商、外方设备供应商之间的工作关系和系统责任。确认集成商负责设备选用及安装方案;2007年8月17日,武广高铁接触网子系统基本设计(中外联合设计)于武汉正式启动;2007年9月29日武广高铁有限责任公司形成《武广高铁接触网中外联合基本设计确认会》42号工作会议纪要;2008年7月25日武广技装函〔2008〕228号《关于确认武广高铁接触网基本设计的函》,确认完成武广高铁接触网中外联合基本设计,并于同年上报铁道部具体的系统集成实施方案。

(10)2008年1月1日,电气化和电力专业施工进场,开展土建预留工程的后期配合、检查工作。

(11)2008年3月5日,武广高铁第一根H型钢柱于2008年3月5日11时58分在综合试验段乌龙泉至咸宁区间K1240+375处顺利吊装成功。

(12)2008年5月5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组织开展电气化和电力工程的施工培训及技术交底。

(13)2008年7月起,电气化工程和电力工程先后开始施工,即2008年7月16日,武广高铁第一条接触网导线在综合试验段乌龙泉至咸宁区间的华家湾特大桥上空架设成功;2008年9月5日,电力工程开始区间电力电缆敷设施工。

(14)2008年7月17日,铁道部客专技术部《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接触网系统有关技术问题会议纪要》,同意武汉综合试验段I13~I18锚段约10km的接触网采用铁四院原初步设计报部方案,即承力索23kN+接触线28.5kN方案。

(15)2008年9月,铁道部组织审查武广高铁联调联试及试运行大纲。

(16)2008年10月10日武广乌龙泉至咸宁62km试验段建成;2008年11月18日上午11点18分武汉综合试验段成功送电。

(17)2009年6—12月武广高铁分段完成送电,并及时完成联调联试。电气化工程:2009年6月13日武广高铁长沙以北“6.10”开通区段接触网全部带电,2009年9月30日武广全线电气化送电开通。电力工程:2009年5月20日长沙南以北区段电力系统完成送电,2009年9月5日武广全线电力系统开通。

(18)2009年12月9—25日完成全线的试运行;2009年12月25日武广高铁初步验收委员会审查通过初步验收报告

(19)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全线通车。2009年12月26日上午9点,在武汉、长沙、广州同时举行时速350km高速列车首发仪式,标志着世界上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武广高速铁路正式投入运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