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将风力发电机组从陆地转向海面在欧洲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在近海风电研究方面欧洲走在世界前列。此外,海上风电场发电运行效率低,真正满发功率的时间不足10%;无功消耗大、系统稳定性差;输电损耗大,海上远距离交流传输更困难;成本高昂,机组维护困难;国内尚未制造出适合海上风电机组安装的专用船舶和设备。

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随着风力发电的迅速发展,地面风力发电需要占有土地,影响自然景观,给周围居民生活带来不便等负面影响也逐渐暴露出来。为此,将风力发电机组从陆地转向海面在欧洲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基于海上及陆地风力发电机组的不同叶尖速比设计,另外由于海上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对噪声的要求较低,采用较高的叶尖速度可降低机舱的重量和成本。国外除根据海上特点对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进行特别设计和制造外,对海上风电场建设也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对海上风电场的风资源测试评估、风电场选址、基础设计及施工、风力发电机组安装等做了深入研究,并开发出专门的海上风资源测试设备及海上风电场的安装平台。

目前,已投入商业运行的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达5MW,并网风力发电场规模逐渐增大,风电所占比例达3%或更大。大型风电场正从陆地向海上发展,这是由于海洋风资源丰富,不占用土地,机位选择空间大有利于场地选择,受环境制约少,且海上风速高、湍流强度小、风电机组发电量多、风能利用更加充分,其能量收益比沿海风能资源丰富地区的陆地风机高20%~40%。近海风电投资成本是陆地的一倍(达2万元/kW),其中,风机(含塔架)占58%,基础占20%,电气系统占16%,项目管理占4%,其他占2%。

在近海风电研究方面欧洲走在世界前列。其中,丹麦在1991年建成世界上第一个海上风电场,2003年在南海岸建成最大海上风电场(Nysted,装机容量16.56万kW),规划至2030年近海风电场装机容量达4000MW;2010年德国新增风力发电装机容量1551MW,德国政府计划2030年装机23GW;荷兰政府计划2020年近海风电装机容量6000MW;瑞典计划2019年近海风电装机容量3300MW。欧洲规划到2020年,近海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40000MW,年发电量720TWh,可以满足1/3的欧洲用电量。(www.xing528.com)

2010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700万kW,累计装机容量已达1.2亿kW;其中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200万kW,居全球第二。近年来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以年均100%的速度高速发展,目前我国风电开发主要集中在陆上,海上风电资源开发也在逐步推进。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将增至1亿kW。

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指出,我国发展海上风电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由于海上风电为间隙性发电,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一定风险。此外,海上风电场发电运行效率低,真正满发功率的时间不足10%;无功消耗大、系统稳定性差;输电损耗大,海上远距离交流传输更困难;成本高昂,机组维护困难;国内尚未制造出适合海上风电机组安装的专用船舶和设备。2006年,“桑美”台风登陆浙江苍南县,其78.1m/s的风速对苍南风电场造成毁灭性破坏,28台机组中的20台不同程度损坏,其中不少被完全吹倒、风机桨叶折断。台风登陆尚且造成如此大的破坏力,台风在海上的摧毁力则更加巨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