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钛合金车削的热效应与刀具磨损分析

钛合金车削的热效应与刀具磨损分析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切削温度高和热导率小是钛合金材料的显著特性。钛合金的热导率只相当于45钢的1/7~1/5,车削中产生的热不易传出,而是集中在切削区和切削刃附近的较小范围内,导致切削区的温度高达1200℃左右。因此,钛合金车削刀具的磨损主要是在高温热效应作用下产生的。当工件材料硬度小于300HBW时,粘刀现象更为严重;加上切削力的作用,刀具易发生粘接磨损。对钛合金工件进行切断加工时,可使用图6-27所示的车刀。

钛合金车削的热效应与刀具磨损分析

切削温度高和热导率小是钛合金材料的显著特性。钛合金的热导率只相当于45钢的1/7~1/5,车削中产生的热不易传出,而是集中在切削区和切削刃附近的较小范围内,导致切削区的温度高达1200℃左右。因此,钛合金车削刀具的磨损主要是在高温热效应作用下产生的。

钛合金材料的弹性回复大、化学亲和性强,所以加工过程中,在高温的作用下,容易产生粘刀和咬合现象。当工件材料硬度小于300HBW时,粘刀现象更为严重;加上切削力的作用,刀具易发生粘接磨损。用硬质合金车刀加工时主要是粘接磨损,它比高速工具钢刀具的粘接磨损要严重得多。

导致钛合金车削中刀具磨损的另一个原因是加工中的冷硬现象。在高的切削温度下,刀具表面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和氮形成硬而脆的外皮,同时切削过程中的塑性变形也会造成表面硬化,而冷硬现象会加剧刀具磨损。

车削钛合金时,应选用热硬性好、抗弯强度高、导热性能好的刀具材料,决不能使用含钛的刀具,因为含钛的刀具材料在高温下很容易与钛合金亲和,会使刀具很快磨损。因此,车削钛合金时使用YG类硬质合金比较合适,其刀具牌号有YG8、YG3、YG6X、YG6A、YW2、YS8、YS2T和YD15等。

1.钛合金车削加工的基本原则

(1)切削速度适当小些 切削速度对切削刃温度的影响大,试验结果表明:当切削速度为6m/min时,硬质合金刀具的刀尖温度为430℃;当速度提高到45m/min时,刀尖温度剧增到930℃。而刀尖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刀具的寿命,所以选择合适的切削速度是很重要的。一般用20~100m/min的切削速度较为适宜。

(2)适当增大进给量 进给速度对车刀切削刃温度的影响较小,例如,进给量从0.05mm/r增加到0.5mm/r时,刀尖温度只上升150℃。所以,采用较小的切削速度,增大进给量对钛的切削是有利的。特别是在粗加工时,要保证切削刃完全进入被切削的钛材料表面内,以减少刀具磨损和避免崩刃现象。

(3)切削过程中不要停止走刀 切削中途若停止走刀,切削刃和被切削材料就会在高负荷下急剧相互摩擦,容易引起钛的加工硬化,产生烧结和挤裂而损坏刀具。

(4)尽量使用切削液 使用切削液可以把刀具切削刃位置的热量带走和冲走钛材料的切屑,从而降低切削力。常用切削液有水、碱性水溶液及水溶性切削油等。粗加工时,采用浓度为3%~5%的乳化液或10%~15%的极压乳化液;精加工时,采用极压切削油或极压水溶液、CCl4加等量的酒精。铰孔时,采用极压切削油或蓖麻油油酸、硫化油、氯化油、蓖麻油(60%)+煤油(40%)。

2.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

钛合金车削刀具,除了应正确选择刀片材料外,还应合理确定几何角度。

车削外圆时,刀具主切削刃棱边为f=0.3~0.7mm,棱边前角γof=0°,前角γo=10°~15°,主偏角κr=45°(或κr=75°),后角αo=15°,副偏角κr=65°,刀尖圆弧半径r978-7-111-46149-4-Chapter06-34.jpg=0.6mm,刃倾角λs=0°。

在刀架上安装该车刀时,切削刃的高度应比工件的回转中心低0.3~0.6mm,其作用是在保证刀具刚性和强度的前提下增大刀具后角,减少已加工面与刀具后刀面的接触面积,降低已加工面与刀面的摩擦所引起的加工硬化程度,降低切削温度,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减小已加工表面的挤压应力

粗加工时,切削速度vc=50~70m/min,进给量f=0.2~0.35mm/r,背吃刀量ap=1.5~2.5mm。半精加工时,切削速度vc=50~70m/min,进给量f=0.15~0.25mm/r,背吃刀量ap=1.0~1.5mm。精加工时,切削速度vc=50~70m/min,进给量f=0.05~0.15mm/r,背吃刀量ap=0.10~0.50mm。

对钛合金工件进行切断加工时,可使用图6-27所示的车刀。它采用三段主切削刃,这样可以提高主切削刃的强度;b1=b/3,以改善切入条件。前角γo=-5°~-2°,侧切削刃与主切削刃成135°角,刀柄高度H=(8~15)B,这样可以改善切削力对刀具作用点的位置,减少刀具在加工中的振动,增加刀头的冲击强度,提高刀具的刚性。

在刀架上安装该刀具时,切削刃的高度应比工件的回转中心低0.3~0.6mm。

978-7-111-46149-4-Chapter06-35.jpg

图6-27 钛合金工件切断车刀(www.xing528.com)

切断ϕ30~ϕ50mm的钛合金工件时,切削速度vc=20~50m/min,进给量f=0.1~0.2mm/r。

3.钛合金加工示例

被加工工件是细长轴,如图6-28所示。该工件的材料为TC4,其弹性模量小,约为钢的1/2;直径小(ϕ4mm)、长度大(320mm),在径向切削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弯曲变形,难以进行加工。下面介绍其加工情况。

(1)分段车削 某厂加工该工件时,采用了分段车削的方法:将320mm长的工件毛坯分为115mm、40mm、50mm、60mm和55mm五段,分别进行加工,如图6-29所示。

978-7-111-46149-4-Chapter06-36.jpg

图6-28 细长轴工件

978-7-111-46149-4-Chapter06-37.jpg

图6-29 钛合金细长轴分段加工示意图

先把115mm段加工到ϕ4mm(图6-30a),然后利用弹性夹头安装工件,以加工好的ϕ4mm外圆定位装夹(图6-30b),伸出量为210mm,把40mm段加工到ϕ4mm。松开弹性夹头,将工件塞进去,使其伸出量为170mm(图6-30c)。夹紧后,把50mm段加工到ϕ4mm,依此类推,将60mm、55mm段加工到ϕ4mm(图6-30d、e),最后将两端分别车出螺纹M4×25mm。

978-7-111-46149-4-Chapter06-38.jpg

图6-30 分段加工情况

a)加工ϕ4mm×115mm段 b)加工ϕ4mm×40mm段 c)加工ϕ4mm×50mm段 d)加工ϕ4mm×55mm段 e)加工ϕ4mm×60mm段

由于是分段加工,往往会出现接刀痕。解决的办法是精车ϕ4mm时,开车后,在刀尖距离进刀处2~3mm时,将中滑板刻度盘进到ϕ4mm尺寸的“0”位,反向进给后退刀。然后按以上步骤,把刻度再进到ϕ4mm尺寸的“0”位,再反向进给。最后用细砂纸打磨,表面粗糙度值可达0.8μm,看不出接刀痕。

分段加工的实质是减小实际加工段的长度,提高车削加工过程中工件的刚度,减小工件的弯曲变形,这样可避开在振动、让刀现象最严重的中间部位进行加工。

切削加工过程中,工件之所以会产生弯曲变形,是因为有切削力的作用和切削热的影响,尤其是径向切削力容易把工件顶弯以及引起振动和让刀现象。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背吃刀量ap,其次是进给量f。受切削热的影响工件会产生线胀,工件受挤压而产生弯曲变形。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的是切削速度vc,其次是进给量f。该工件切削用量的选择情况为:粗加工时,ap=0.14~1.5mm,f=0.06mm/r,vc=15~24m/min;精加工时,ap=0.02~0.08mm,f=0.03mm/r,vc=10m/min。

(2)反向进给车削 采用反向进给车削的目的是减小进给力Px对工件弯曲变形的影响。正向进给时,刀具由尾座向车床主轴方向移动,这时Px压力;而采用反向进给,刀具由车床主轴朝尾座方向移动时,Px是拉力。很明显,细长轴在压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弯曲变形,而在拉力的作用下不会产生弯曲变形,所以反向进给的平稳性比正向进给要好。

(3)刀具几何角度 为了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并减小背向力,选用YS8硬质合金刀片进行车削,其刀具几何参数为:刀尖角εr=60°,刀尖圆弧半径r978-7-111-46149-4-Chapter06-39.jpg=0.3~0.5mm,主偏角κr=70°,前角γo=5°~8°,后角αo=4°~8°,刃倾角λs=-4°~-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