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现历史跨越:资源水利的重要作用

实现历史跨越:资源水利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甘肃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一批涉及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水利工程陆续开工建设。二是景电工程及民调工程全面建成。被誉为“中华之最”的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及民勤调水工程建成通水。年调水量6100万m3,恢复灌溉面积15万亩。项目已基本建成并发挥效益,移民安置、农业开发目标基本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初见成效。全省中小水电实现年发电量59.7亿kW·h。

实现历史跨越:资源水利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已建成以灌溉供水为主的水库285座,总库容24亿m3,年供水量28亿m3;建成万亩以上灌区193处,控制灌溉面积1393万亩;建成固定排灌站8248处,机电井49101眼;发展集雨水窖237万眼。一批涉及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水利工程陆续开工建设。

一是引洮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全省人民期盼了半个世纪的“引洮河清流、解陇中之渴”的圆梦工程,也是甘肃水利建设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引洮工程,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全面开工建设。该工程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将彻底解决定西、兰州白银三市所辖六县区39个乡镇、91万人的饮水问题,发展高新农业灌溉面积19万亩。

二是景电工程及民调工程全面建成。被誉为“中华之最”的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及民勤调水工程建成通水。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是一项跨流域、高扬程、多梯级、大流量的大型电力提灌工程,分一、二期工程建设,灌溉面积83万亩,年提水量4.14亿m3。景电工程使昔日干旱的荒滩变成了良田,安置移民30多万人,景泰、古浪两县工农业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有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民勤调水工程是利用已建成的景电二期工程的灌溉间隙和空闲容量向民勤调水,缓解民勤水资源危机的应急工程。年调水量6100万m3,恢复灌溉面积15万亩。

三是引大入秦工程基本建成。首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被称之为“现代都江堰” 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引大入秦工程,当初确定的“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改变贫困面貌,安置贫困山区移民”的三大目标已基本实现,灌区农业、农村农民和生态基础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实现了由旱作农业向灌溉农业历史性改变,区域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程已开始由单一的农业灌溉调整为统筹农业、工业、城乡生活、生态用水的多元化供水格局,全面为供水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水资源支撑。

四是疏勒河综合开发项目基本建成。河西走廊(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是国家“九五”重点工程,安置移民7.5万人,新开发土地42万亩。项目已基本建成并发挥效益,移民安置、农业开发目标基本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初见成效。疏勒河昌马水库已于2003年建成运行,实现与下游的双塔水库、赤金峡水库联合调度,充分发挥调节天然径流、拦洪调蓄、农业灌溉、工业和城镇供水、生态调水、水产养殖、观光旅游等水电产业的综合功能,结束了疏勒河灌区春夏抗旱的历史;项目建设整体拉动了农、林、牧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推进了灌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www.xing528.com)

五是东乡南阳渠灌溉工程建成通水。东乡南阳渠灌溉工程是一项旨在解决东乡、和政、临夏三县农业灌溉、人畜饮水、改善当地生态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扶贫工程,主体工程已全面建成通水,田间配套面积已完成10万亩,2005年开始灌溉,已初步发挥了工程效益。

六是盐环定扬黄一期工程建成通水。盐环定扬黄一期工程是为了解决革命老区陕西定边、甘肃环县和宁夏盐池、同心等县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防治地方病,发展农业灌溉,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老区人民脱贫致富而兴建的一项提水工程,分共用工程和三省区专用工程,解决了甘肃省环县甜水镇的生活用水及地方工业用水,发展灌溉面积2.35万亩。

七是引硫济金工程建成通水。引硫济金工程是解决金昌市工业及生活用水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由引水枢纽和引水隧洞组成,引水枢纽在青海省门源县,引水自流至永昌县西大河水库,设计流量为7.5m3/s,每年引水量4000万m3

八是农村水电建设快速发展。1978年,甘肃省农村小水电装机仅有8.5万kW,年发电量1亿kW·h。经历30年发展后,截至2007年年底,全省中小型水电站累计达626座,装机容量166万kW,占全省水电总装机容量439万kW的38%。全省中小水电实现年发电量59.7亿kW·h。全省有农村水电的县54个,以农村水电供电为主的县34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