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维《使至塞上》:少年精神的力量

王维《使至塞上》:少年精神的力量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开元盛世,国力强大,社会稳定,民生富足,这种国运兴旺,百业蒸腾的气氛激励着每一个有志建功立业的文人,少年王维就是万千热血男儿中的一个,他的《使至塞上》记录了诗人第一次远赴塞外宣慰边关的见闻感受,抒发了诗人热情奔放、昂扬进取的豪迈情怀。王维的诗意,一在暗示大唐将军保家卫国、开疆拓土的辉煌胜利,二在表明自己立志边关、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王维《使至塞上》:少年精神的力量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有云:“少年盛则国盛,少年强则国强。”我想把这句话反过来说:“国盛则少年盛,国强则少年强。”这非常符合大唐士子的边塞情结。开元盛世,国力强大,社会稳定,民生富足,这种国运兴旺,百业蒸腾的气氛激励着每一个有志建功立业的文人,少年王维就是万千热血男儿中的一个,他的《使至塞上》记录了诗人第一次远赴塞外宣慰边关的见闻感受,抒发了诗人热情奔放、昂扬进取的豪迈情怀。(www.xing528.com)

首联交代地点、事由,平白叙来,无遮无拦。“单车”,既明写车马,又暗代诗人,隐含诗人此行任重道远,势单力孤之意,颇有几分“浩然赴边关,万里可横行”的气势。“问边”,即宣慰边关,察访军情(王维当时是以朝廷命官监察御使的身份出使塞外的)。“单车”与“问边”对举,前者暗示使者远道而来的疲惫和孤独,后者则暗示塞上天地的辽阔无涯,内蕴张力。“欲”,是一个表心志追求、情态反映的动词,以“欲”来连缀“单车”和“问边”,突出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远征的精神。“单车”而欲“问边”,表面是写征程的辽远,实际却暗说大唐声威远振,疆域辽阔。诗人单枪匹马,驱车远行,历千山万水,越雄关险隘,和大唐猎猎雄风同呼吸,与大唐茫茫疆域共胸襟,一匹战马开拓出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位诗人谱写出一曲盛世强音!

颔联描绘塞上风光,意境开阔,气象恢宏。“征蓬”指随风飘飞、万里远去的蓬草,古人常以蓬草随风飘转比喻游子行踪不定,辗转奔波;“归雁”南来北往,候时迁徙,容易引发旅子的思乡恋旧情怀。“征蓬”与“归雁”相对,一是远赴天涯,一是万里归飞,既对比鲜明,又浑然一体,既见诗人“单车问边”的艰辛不易,去国怀乡的淡淡忧思,又显诗人志存高远、四海为家的英雄本色。“出汉塞”与“入胡天”意思相同,字句相对,“出”此“入”彼,由“汉”到“胡”,化远为近,变难为易,万里征程,千般险阻被诗人说得如此轻而易举,不在话下,可见王维纵马驰骋边关塞处,扬鞭跨越万水千山的豪迈心情。“汉塞”对举“胡天”,可“出”可“入”,可往可返,足见大唐王朝名播四方,威震蛮胡。诗人为自己的神圣使命而高兴,更为身后的强大帝国而骄傲。

颈联展现瀚海风光,格调明快,意境宏阔,气象雄浑。边疆沙漠,浩瀚无边,足见其“大”;边塞荒凉,无景可观,唯见烽火浓烟冲天直上,耀人眼目,可见其“孤”;孤烟直上,劲健挺拔,暗示长天空明,大地无风。黄河横贯沙漠,似巨龙腾飞,如银蛇舞动,犹天外飞流,像万马奔腾,壮观图景全收眼底:一个“长”字拓宽了视野,开阔了心胸,写足了黄河的气势。夕阳西下,余晖返照,天空泛红,大地生辉,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流光溢彩、粉红灿烂的空明世界;那轮圆日染红天空,辉映大地,给辽阔单调的大漠,给奔腾喧嚣的黄河,也给心旌摇荡的诗人,带来热情,带来温馨,带来光明,成为一个辉煌壮美的形象,永远定格在诗人的心中,以至千百年后的我们一说起王维就自然而然地在脑海中浮现出那一轮魅力四射的红日!

尾联叙事作结,寄寓雄心壮志。诗人途经萧关,遇见候奇,得知都护统帅佾然在燕然前线浴血奋战。此处“燕然”,指燕然山,即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此用东汉车骑将军窦宪的典故,他曾击破北匈奴,登燕山刻石记功而返。王维的诗意,一在暗示大唐将军保家卫国、开疆拓土的辉煌胜利,二在表明自己立志边关、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平实的叙事当中寓含壮烈情思。

纵观全诗,叙事、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叙事巧用动词,环环相连,步步深入,从“欲”到“过”,由“出”而“入”,自“逢”及“在”,全方位、跨时空展示了诗人历尽艰辛、勇赴塞外的战斗豪情,以及大唐王朝权倾四海的赫赫声威;写景触目成彩,落笔生情,抒写诗人心中天地山河的壮美风光,蕴含积极向上、大展宏图的进取精神。抒情妙用典故,自然如行云流水,无声却惊心动魄!全诗写大漠风光,虽然时空辽阔,景物单调,却显得大气磅礴,壮怀激烈,的确是一首振奋人心的好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