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荆楚文化的精神与特质研究:探寻中原古国的光辉韵味

荆楚文化的精神与特质研究:探寻中原古国的光辉韵味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荆楚文化是荆楚地区的人们在自己的历史传承中创造出的独特文化。和这种崇巫尚卜的特点紧密相联的就是荆楚文化的浪漫气质。荆楚文化的精神与特质与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具有内在的和谐一致之处。二是荆楚文化的自强创新精神符合构建“两型社会”的要求。三是荆楚文化中的拼搏精神是中部崛起的文化支撑。荆楚地区的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是滞后的,文化发展相对与经济发展来说,更是滞后的。

荆楚文化的精神与特质研究:探寻中原古国的光辉韵味

文化是荆楚地区的人们在自己的历史传承中创造出的独特文化。它既有对自身传统的继承与固守,又有和中原文化、南方民族文化融通的创新和发展。这两种倾向延续了数千年,每每中原大地出现社会变动,荆楚地区作为南北交汇的地带都引来一次移民文化的荟萃和整合。即便是在太平时期,荆楚地区“九省通衢”的特殊地理位置,也使它一直是历代商贾、官吏、文人骚客等南来北往、西去东还的必经之地,既固守又创新的倾向使荆楚地区接纳消融着四方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文化孕育地,在漫长的历史中,坚持荆楚文化的底色不变,同时以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不断调和、接纳不同的异地文化,形成博大精深、生机勃勃的荆楚文化,有着其独特的精神气质。有学者认为,荆楚文化展现出了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一鸣惊人的创业精神、舍身报国的爱国精神、止戈为武的和平精神(张延成,孙婉,2013)。有学者认为荆楚地区作为三国文化之乡,三国文化中的英雄文化、伦理文化、智慧问题体现了荆楚文化的“仁”“勇”“智”“节”等核心价值观(李亮宇,2015)。也有学者认为,荆楚文化具有五大特点,即广采博纳的开放精神,表现在其涵盖楚文化、巴土文化、三国文化、三峡文化、红色文化、名山古寺文化等多元文化的融通升华;卓然不屈的自强进取精神,来源于楚民族在文化心理上的“僻陋在夷”以及别于中原诸夏的屈辱感和独立感,促使楚人奋发图强、坚持传统;不拘礼法的开拓创新精神,表现在其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无论是政治经济方面还是科技文化都不断创新开拓;多元价值取向的兼收并蓄精神,表现在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道教佛教的价值观都能够在荆楚文化的深层价值取向中找到发展空间;好勇斗狠的拼斗精神,荆楚地区的好勇斗狠的性格是有其地缘背景、血缘背景和移民因素的(汪平,2009)。荆楚文化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由若干文化丛和文化因子构成,文化丛和文化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构成了复杂的结构形态。同时荆楚文化系统不断与周围文化环境的诸因子进行着能量、信息、物质交换,衍生出开放的文化巨系统,在这个巨系统的演变中,荆楚文化因子得以更新发展,陈旧的文化因子通过扬弃,在新内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荆楚文化系统。这种因子与系统、巨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荆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颇具张力的发展空间(侯林春,等,2009)。荆楚文化融汇南北,自成体系,有着独特的地域特性,具有多元融通、神秘浪漫等鲜明特色。荆楚文化的创立始于江汉地区,早在其创立之初,就有多元融合的基因,大溪、屈家岭、龙山这些文化共同构成了先楚文化的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在各自的发展中也都有和周边文化多元融合的趋势。殷商之后,随着商旅活动的扩散,商文化和荆楚文化多元融通。西周之后,楚文化和周文化关系密切。而在后楚时期,几乎每一次历史变动都会带来荆楚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多元融合。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荆楚文化经过多元融合,文化面貌不断变化,但是其熔铸四方的文化态度和精神一直没有变,形成了近代呈现出的兼容开放的精神特质。此外,由于荆楚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显得更加神秘和微妙,再加上古代荆楚人民生存能力的局限、认识水平的低下,导致荆楚文化呈现出诡异神奇的文化面貌。荆楚地区素有崇巫尚卜的传统,形成复杂的神鬼系统,在楚人眼里,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都有灵性,北方华夏的神、南方夷越的神、楚人自己的神都是民众信仰的对象,他们生活在充满神意的鬼灵世界,更需要时时探知神意,得到神灵的许可。和这种崇巫尚卜的特点紧密相联的就是荆楚文化的浪漫气质。在中国文化史上,荆楚文化的狂放和浪漫一直有着独特的魅力。荆楚文化中的巫教神灵文化,构成楚人的浪漫天性,在神灵文化的指引下,人们更易视万物有灵一体,时空可以自由置换,天地可以放纵神游,了无滞碍,天人地相互贯通,形成了一个既虚幻又现实的系统完整的宗教神灵世界。这样的浪漫性格在《楚辞》《山海经》《淮南子》以及荆楚地区的帛书、帛画、宗庙壁画中多有体现。可以说浪漫的想象、奇幻瑰丽的修辞是荆楚地区文学艺术共有的特征,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荆楚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流淌着浪漫激情的基因(萧放,2001)。与中原文化相比,荆楚地区有着优厚的自然条件和发达的自我意识,这使荆楚地区人民具有聪明狡黠、寡于积聚、奢侈浪费、重情感、争意气等性格特征(黄莹,2013)。荆楚文化表现出开放性、兼容性、进取精神、浪漫主义特色和多元的价值取向等基本精神和特征(罗运环,2003)。先秦荆楚文化有自身鲜明的特质和文化精神,主要体现为开拓进取、自强创新、兼容并包、坚韧执着、剽悍尚武、恋乡敬祖、爱国忠君、浪漫情怀、机智灵巧、价值多元、崇尚乐舞、奢靡享乐、崇火尊凤、尊巫尚鬼等(江凌,2011)。荆楚文化的精神与特质与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具有内在的和谐一致之处。一是荆楚文化的开放兼容特征符合湖北构建文化强省的要求。湖北的地理特征决定了建设文化强省必须能海纳百川、汇通南北、开放兼容,其文化要具有极高务实性、开放性、多元性。考察文化历史发现,在先秦的诸多民族中,楚人历来主张兼收并蓄,这和楚国初创时期,没有姻亲可依、没有疆域可持,只能积极学习他人之长,以达到独立强盛的目标。二是荆楚文化的自强创新精神符合构建“两型社会”的要求。武汉城市圈在十七大以后,一直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就要求发扬荆楚文化中筚路蓝缕、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三是荆楚文化中的拼搏精神是中部崛起的文化支撑。荆楚地区的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是滞后的,文化发展相对与经济发展来说,更是滞后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完成党中央关于“中部崛起”的现代化建设布局,必须发扬荆楚文化中拼搏进取的精神气质(汪平,2009)。(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