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共图书馆外借阅览服务的重要性及优势

公共图书馆外借阅览服务的重要性及优势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献资源借阅服务是指图书馆将馆藏各类文献资源通过各种文献流通方式提供给读者利用的服务方式,分为文献外借服务、文献阅览服务等。集体读者按照图书馆的规定办理集体借证,由专人代表向图书馆集体办理文献批量外借,以满足集体读者共同的阅读需求。近年来,图书馆界也在进行免押金借阅的讨论和尝试。

公共图书馆外借阅览服务的重要性及优势

文献资源借阅服务是指图书馆将馆藏各类文献资源通过各种文献流通方式提供给读者利用的服务方式,分为文献外借服务、文献阅览服务等。文献资源借阅服务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服务方式,其工作质量的好坏是评估图书馆工作效益高低的重要内容。[2]

(一)文献外借服务

文献外借服务是指读者与图书馆建立一定的契约关系后,图书馆将馆藏文献资源在一定期限内出借给读者,使读者可在馆外使用的一种服务方式。

1.文献外借服务的形式

根据外借服务对象、文献来源、外借方式等的差别,图书馆外借服务的形式主要有个人外借、集体外借、馆际互借、预约借书、邮寄外借、流动外借等。

(1)个人外借读

者持借书证以个人身份办理借书手续的一种外借形式。个人外借能满足读者个人的不同需求,是文献外借的基本形式。

(2)集体外借

读者以集体为单位,批量从图书馆外借图书的一种外借形式。集体读者按照图书馆的规定办理集体借证,由专人代表向图书馆集体办理文献批量外借,以满足集体读者共同的阅读需求。

(3)馆际互借

图书馆之间根据协定相互利用对方馆藏以满足本馆读者需求的外借形式。其主要作用是各馆之间可互通有无,弥补本馆藏书的不足,多途径地满足读者需要。

(4)预约借书

读者向图书馆预约登记某种暂时被借出的图书,待图书归还后有图书馆按预约顺序通知读者借书的外借形式。

(5)邮寄外借

图书馆借助邮政传递手段为远离图书馆而又需要文献的单位和个人读者寄送外借书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规定,盲人读物邮件免费寄送,由此可以通过邮局为视障读者邮寄图书,让他们能轻松、便捷地使用盲人图书资料,图书馆也可以有效地节省人力物力。

(6)流动外借

图书馆通过馆外流动站、流动服务车等途径,定期将馆藏文献送到读者身边开展借阅活动的服务形式。(www.xing528.com)

2.文献外借服务的内容

(1)办理借书证

公共图书馆发放借书证的对象是全体市民。凡持有个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户口本驾驶证、护照,军人证等)的人,都可以办理个人借书证。

借书卡的材质有普通纸质卡PVC(聚氯乙烯)卡智能卡等。普通纸质卡造价便宜,但易磨损;PVC条码卡造价中等,可通过条码识别读者信息;智能卡识别方便功能扩展性强,但造价高。随着身份证、市民卡、社保卡的智能化和统一化,不少图书馆也开始尝试使用现成的居民身份识别证件作为借阅图书的凭证。例如,佛山市联合图书馆、杭州图书馆、青岛图书馆、济南图书馆等都可以使用二代身份证作为借书证,苏州地区各公共图书馆普遍使用当地市民卡作为借书证。

读者办理借书证可收取一定数量的押金,押金的金额可根据读者申请的借阅权限调整。近年来,图书馆界也在进行免押金借阅的讨论和尝试。

(2)文献外借

外借文献要有一定的规定和制度:规定每次可借的册数;限制外借时间(一般为一个月);明确续借制度,损书、超期的处罚制度;等等。传统的文献外借需手工进行,通过借书证、索书单、书袋卡、借书记录卡等进行管理。随着计算机在图书馆的使用,外借服务大多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文献续借

读者根据需要,在文献未过期的前提下延长借阅期限的方式。文献续借的方法有到馆续借、电话续借、网上续借、短信续借等。不同类型的文献可按需求制定不同的续借规则。通常规定在某些情况下不容许进行续借,如读者证已过期、读者有过期未还文献、读者欠费到一定额度、已经超过可续借的次数等。为了保障每个读者公平享用资源的权利,一般同一读者当前借阅的图书最多续借一次。

(4)文献催还

文献催还服务分为3种:预期催还、超期催还和预约催还。预期催还就是读者所借阅的文献即将到期而进行的催还;超期催还是读者所借阅的文献已经超过规定期限没有归还而进行的催还;预约催还指读者对正在借出状态的文献提预约要求,提示持有者按期归还(即催还),并不再续借。文献催还的方式主要有电话通知、手机短信提醒,邮寄催还单、网上发布等。

(二)文献阅览服务

文献阅览服务是指图书馆利用一定的空间设施,供读者在图书馆内阅读、利用馆藏文献的一种服务方式。通过馆内阅览,可以使读者更全面、更有效地使用馆藏书刊。

文献阅览服务主要通过各类阅览室展开工作。阅览室的种类很多,为了正确地设置阅览室,科学地管理阅览室,可按以下标准划分阅览室的类型:按知识门类划分,可以设置社会科学阅览室、自然科学阅览室、地方文献阅览室等;按读者对象划分,可以设置少儿阅览室、视障阅览室等;按出版类型划分,可设置期刊阅览室、图书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视听资料阅览室等;按文献文种划分,可设置中文阅览室、外文阅览室和少数民族阅览室等。文献阅览服务的内容包括:合理规划和合理布局各类文献资料;认真布置阅览环境和营造阅读氛围;积极推进阅读指导和阅读推广服务;努力加强参考咨询服务;等。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应提供免费阅览服务,让所有市民自由出入图书馆,真正体现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和开放性;同时应建立开架阅览和藏、阅、借结合的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多元化阅读服务。

对于开放时间,《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中规定:“公共图书馆应有固定的开放时间,双休日应对外开放。其中省级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64小时;地级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60小时;县级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各级独立建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0小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