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动性及促进途径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动性及促进途径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能动性充分展现了教师的主体性价值,是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提升的表征,更是促进教师积极有效发展的重要前提所在。因此,激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需要合理创设条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推进教师自主与持续的发展。如参加培训、在职进修,或者教师自身的不断学习等均可能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提升。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动性及促进途径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主体是教师。教师首先是作为“人”而存在,作为“人”的教师本身具有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源于教师的主体性。教师主体具有全面系统的选择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思考能力。为此,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能动性体现在教师主体的能动性方面,即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课堂教学环境中通过自我暗示自我调节、自我激发、自我平衡等生成专业发展的动力,而非在外界的压力和逼迫下被动地应付教学,丧失专业成长的动力。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在特定的时间教师会面临众多的选择、判断,并做出相应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综合分析各方面的信息,从而能动地选择关键的对象或者问题,并及时有效地做出合理决策,进而生成专业发展动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能动性充分展现了教师的主体性价值,是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提升的表征,更是促进教师积极有效发展的重要前提所在。因此,激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需要合理创设条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推进教师自主与持续的发展。

同时,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总是处于变化发展过程中。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能动性还体现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动态发展方面,它会随着教师阅历的丰富而不断提升。如参加培训、在职进修,或者教师自身的不断学习等均可能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提升。一方面,通过各种教师培训和学习,可以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量,更新教师知识,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技能培训本身有助于教师技能的熟练和完善,直接促进教师动力的提升。据此,动态发展性表明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教师的成长而逐渐提高。因此,提升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不仅要形成积极的能力发展观,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能动性提升,而且还需要多维度、多层面地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生成。(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