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教师专业修养,完善自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教师专业修养,完善自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专业伦理修养,是由专业精神、专业规范和专业个性品质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它贯彻于教师专业活动始终,对教师行为起根本指导作用,在教师专业伦理修养三要素中,占首要地位。教师专业精神主要表现为专业价值观、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最后,教师专业的成就感较高。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专业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将会表现得更为明显。

提高教师专业修养,完善自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伦理修养,是由专业精神、专业规范和专业个性品质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1.教师专业精神。

教师专业精神,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遵循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它贯彻于教师专业活动始终,对教师行为起根本指导作用,在教师专业伦理修养三要素中,占首要地位。

教师专业精神主要表现为专业价值观、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专业价值观是关于个体对教师专业的个人、社会价值的认识,它是专业精神的基础。

教师专业的社会价值是人们较为熟知的:教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教师作为社会的一种专门职业,其社会价值,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合格人才的培养;关系到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进而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充分认识教师的社会价值,可以使教师产生专业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有助于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教师专业的个人价值过去论述得不多,但是,它是教师专业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专业的个人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专业具有稳定性。因为教育具有永恒性,所以,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专业具有存在和发展的稳定性。其次,教师专业工作时间相对灵活。现代社会中,教师和学生一起享有寒暑假,而且,教师是带薪度假。这就使教师有充裕的时间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如游泳、探亲访友等活动,其他专业一般很少有集中的假期。最后,教师专业的成就感较高。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活动,学生们取得的进步,往往能使教师产生较高的社会成就感和自豪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专业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将会表现得更为明显。教师专业将越来越有魅力,其从业吸引力也会越来越大。曾有人预测,教师是21世纪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这是不无道理的。

教师专业价值观是专业精神的核心,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是专业精神的基本体现。

事业心,是指把所从事的工作看作是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并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活动的态度。

事业心强的教师,不仅仅把教师工作看作是一项获得生活来源的职业,而是把它看作是一项有意义的,值得为之付出全部心血的,坚信必能取得成功的事业。许多优秀教师,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正是因为他们具有强烈的事业心。

责任心,是指自觉地把分内的事做好的心情。如前所述,教师专业的服务宗旨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其社会责任重大;教师专业的服务对象是处于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学生,教师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极大的责任;教师专业的劳动方式具有个体性,给教师工作的管理和评价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的责任心就显得格外重要。

责任心强的教师,能自觉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身体情况,学校领导把班级学生交给这样的教师是放心的,家长把孩子交给这样的教师是放心的。而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只是把工作当作“混碗饭吃”的手段,工作马马虎虎,得过且过,一旦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就会人在岗而心在岗,或者干脆离岗而去,置学生而不顾,给国家、学校和学生个人带来极大的损失,而且,这种损失可能永远无法弥补。

一般事业心强的教师,其责任心也强,反之亦然。

敬业精神,是指热爱这项职业,并愿意为做好这项工作而作出努力。各行各业都提倡从业人员要有敬业精神,这是因为“热爱是最好的兴趣”,只有爱一行,才能干好这一行。有敬业精神的教师,就会有进取心,就会不断努力,去迎接专业工作的新的挑战。

2.教师专业规范。

教师专业规范,是在教育活动中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判断教师教“育行为是非善恶的具体标准。它比教师专业精神更直接、更具体地指导和评价教师的教育行为。

一种必要而可行的专业伦理规范,是一种专门专业生存下去的保证。教师专业规范是针对教师专业工作中的利益关系、伦理矛盾制定的。教师专业工作中的主要利益关系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等。

(1)教师与学生关系中的专业规范。

教师与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是一对主要矛盾。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不仅影响到教育的效率,而且还能使这种影响超出课堂、学校的范围,融合于师生双方的生命之中。我国一代伟人毛泽东与他的老师徐特立之间的师生关系就被传为佳话。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被公认为调节教师与学生关系的专业规范的主要内容。

(2)教学与科研关系中的专业规范。

教学与科研是教师专业工作中存在的又一对矛盾,调节好这对矛盾,将使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提高教育效果。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顾此失彼,影响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质量。

①精益求精,教学为本。

教学是实施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主”。所以,教学是教师专业工作的基本内容。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必须把教学作为自己的基本工作职责。

有的教师认为,教学是“软任务”,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教好教坏很难评价;而科研是“硬任务”,著书立说,成果显著,所以,不愿意在教学上花工夫,这是本末倒置。教学是科研的基础,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可以从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

②刻苦钻研,科研创新。

教学过程是教师从教学的角度对所教学科进行研究,使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运用教育原理,进行创造性地研究。

有的教师认为,教师只要搞好教学就行了,科学研究是科研人员的事,与己无关。这样的想法已经落伍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21世纪对人才的创新要求提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就对培养人才的教师的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研究型”的教师才能培养“探究型”的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3)合作与竞争关系中的专业规范。

近代以来,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逐步代替了个别教学,教师群体的影响代替了单个教师的影响,而在教师群体的影响中,每个教师所起的作用大小、影响程度、性质及方向不尽相同,体现在教育对象上,是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另外,由于教学内容分门别类,教师专业化的分工,使得任何一个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都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全面。因此,如何处理好教师集体中的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使各个教师的影响协调一致,是教师专业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①团结协作,形成合力

如前所述,教师专业特征之一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是不同阶段的教师集体,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各任课教师对学生要求各一,互相争抢学生时间,互相指责对方不是,就会使学生无所适从,不仅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还有损于教师的形象。只有教师集体团结协作,把每个教师的教育影响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教师集体的整体效应。

团结协作,形成合力的专业规范,要求教师能够互相尊重,密切配合。教师的自尊心一般都比较强,特别需要同事间的互相尊重。另外,教育任务的完成,也需要教师之间的互相配合。如: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同教材或同年级教师、教师与实验员、教师与图书馆人员之间的配合程度,将直接影响教育质量。

由于各人的观念、方法、个性等差异,教师之间常会产生一些矛盾。教师要以团结协作,形成合力为目标,本着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态度,互相沟通,求大同、存小异,以其达到和谐人际关系

②开拓进取,有益竞争。

提倡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并不是说不要竞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学校教育具有活力,就必须引进竞争机制。师资质量是一个学校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在学校的师资管理方面,尝试了不少改革举措。如: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大力进行教师工资制度改革,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等。这些改革打破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制度,鼓励教师开拓进取,有益竞争。

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教师作为一名教育者,必须不断地学习、进修,以跟上时代对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如果只满足于现状,几年,甚至几十年一个教案,不积极进取,则将被时代所淘汰。

另外,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和手段越来越多,教育中的新问题层出不穷,教师必须具有开拓精神,努力寻求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新的教育方法,才能奏效。应该指出,提倡教师之间开展竞争,是为了促使教师的开拓进取心,使每一位教师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但是,竞争并不是弱肉强食,竞争不能伤害教师群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合理利益。

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开拓进取,有益竞争是指导教师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关系的专业规范,使教师在工作中,形成一种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有合作,以合作求合力,以竞争促进取的良性工作状态。

3.教师专业人格。

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人格,是由教师专业特征所决定的。教师专业的服务对象是儿童、青少年学生,他们的身心发展非常容易受到成人的影响,特别是他们的老师的影响。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中,当然包括人格方面的影响。而且,教师人格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所以,教师的专业人格,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而且,也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近年来,国内外对教师的研究也表明,教师的人格特征是产生教育影响的重要因素。1983年,在英国政府颁布的白皮书《教育质量》中,明确地将“适宜的人格品质”列为合格教师的首要标准。

从专业伦理修养的角度来看,教师专业人格,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必须具有的在个性品质方面的自我修养。它包括诚实正直、活泼开朗、耐心细致、善良宽容、勇敢顽强等人格要求。

教师专业伦理修养的养成,就是把教师专业伦理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变为教师自身的品质和实际行动的过程。教师专业伦理修养不是自发养成的,它需要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和自我教育,才能逐步养成。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教师专业素质的内容(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新时期教师的素质结构(高学历、、具备现代教育观念和思想等六个方面的内容)、教师的专业伦理修养。

实务操练

请你根据本章所学内容说一说自己所教的学科需要哪些专业素养。

操练提示

新课标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教育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标准》)中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地位、目标及课程的基本理念都有所规划,对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重要的要求。

1.人文素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与历届大纲相比。人文性是《标准》在语文课性质认识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并作为一条红线贯串于整个《标准》之中,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人文”按现代汉语解释是指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素养”是指平日的修养,即指一定的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水平。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人文素养方面首先必须具备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在自身的知识结构总体中,应把历史哲学语言学考古学、法学、文艺批评与历史、伦理以及历史和哲学方法等社会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总体中,并加强上述方面的修养。人文性是语文的重要性质之一,语文是“最具有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的课程。”它还具备了其他学科所无法一体涵容的伦理、道德、艺术、审美、情感、哲学思想等因素。文以载道、载情、载史、载文。另外,语文本身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人的社会历史文化、与人的具体生命活动紧紧相连的。只有这样,小学语文教师才能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材料加以整合处理,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展示丰富的历史背景,创设出语文知识应用的现实情境来。其次要掌握比较宽厚的语文学科知识。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语文知识方面全面掌握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典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等语文学科知识,要在听说读写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对这些必须达到全面扎实、尽可能做到精通,对其所有问题都能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标准》要求1—6年级背诵古今诗文160篇,对这些篇章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首先精通掌握。所以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只有学习掌握丰富的文学知识,具备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2.教育素养

《标准》在教学建议中的第一条就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学习方式上,《标准》强调必须“积极倡导民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及学习方式上的变革,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教育素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素养应包括教育理论素养、语文教育能力素养及语文教学研究素养等方面。教育理论素养主要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对教育科学知识的掌握,能够恰当地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概念、范畴、原理,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设想。语文教育能力素养是指识字写字教学能力、阅读教学能力、作文教学能力、口语交际教学能力的综合。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素养是指探索小学语文教育规律,用以指导语文教学实践的素养,它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和创新素养的集中体现。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教师教学水平的好坏。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进一步学习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小学语文教学论等教育科学知识,用以指导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

3.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实践所获得的掌握和运用科学的能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将不断融合,与语文学科联系密切,也必然反映到语文教学内容中来,语文学科的基础工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使它的触角伸到几乎所有领域。如小学语文第六册课本中《赵州桥》、《李时珍》等课文涉及科学技术知识,而《海底世界》、《春蚕》等课文又涉及了自然环境知识等等。天真的小学生也许会问语文老师:“天为什么是蓝的”,“血为什么是红色的”,这些涉及物理、生物等方面的知识,不能因为你是一个语文教师而不去回答。所以必须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科学素养,使小学语文教师对自然科学的某些知识掌握到相当的深度和广度,才能做到文理渗透、中外渗透、史学渗透。

小学教育是基础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水平。也因为小学语文教师还承担着向小学生传播科学精神的重任,小学语文教师的科学素养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科学过程和方法的掌握及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师的科学素养还有很多地方不令人满意,尤其是对一些新知识的掌握,对科学过程、方法的了解,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我国目前已开展了小学教师培养的本科教育,这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科学素养必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创新素养(www.xing528.com)

《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同时《标准》在课程建设上强调大教育观,即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在大教育观的指导下,实现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创新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所有这些都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创新素养。教育要创新,首先要拥有一批具备创新素养的教师,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小学语文教师的创新素养最重要的是有引导创新意识,其核心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小学语文教师具备创新素养才能在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创新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师,才能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培植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意识,鼓励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激活想像力和创新思维。

5.信息素养

《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信息素养,它包括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指捕捉信息的敏锐性、筛选信息的果断性、评估信息的准确性、交流信息的自如性和应用信息的独创性。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性软件,开发和利用网上信息资源为教学服务。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把语文教学内容转化为信息学习的资源,并提供给小学生,即可以把课程内容编制成电子文稿、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教师把这些信息适时地展现给学生,再加上自己绘声绘色的描述,就会把学生带入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加深他们对学习的理解。

6.美学素养

《标准》前言指出:“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总目标中又指出:“要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所有这些叙述,都给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纯语言知识,还应注重学生情感培养,注重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使之成为“完整”、“丰满”的人,而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境,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较高的美学素养。小学语文教师的美学素养要求是比较高的,其审美品位应该是和谐又优雅的。和谐让学生感受到恬静和陶醉,优雅让学生崇敬、向往。这种审美应体现于语文教学内容的呈现上、教学手段的选择上、教学程序的设计上。如优秀的诗文往往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远的意境、精致优美的语言。教学中如果有意识地运用,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纯洁心灵,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使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更加热爱民族优秀文化。

7.实践素养

《标准》多次从不同角度指出,语文知识的教学和训练不能代替语文实践和实践中的经验积累。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要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凡此种种都强调语文教学要重实践、重体验,也必然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实践素养的提高。语文教学实践性的重要体现是加强语文课程内容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与沟通,变读书、答问的单调形式为课堂上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这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师的实践素养主要表现在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讨论、游戏、表演、欣赏、评价进入课堂,让语文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小学语文教师的实践素养是一种综合的素养,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体现,是与学生语文学习、社会实际紧密联系的。教师实践素养的发挥要以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教师实践素养的发挥将使小学语文教师由一个讲授者变成一个语文学习环境创造者,由一个课堂资源的提供者,变成一个实践方法的指导者。小学语文教师具备了这些实践素养,就能将学生真正地带入语文课程领域,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语文、学会语文、会学语文。

问题思考

1.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哪些?为什么?

2.为什么必需要求教师具备现代教育观念和思想?

3.教师专业的服务对象有什么特点?

4.教师专业伦理修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资源链接

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

未来教师的质量要求是关于作为个体的教师之理想形象的探讨。它与教育一样,是一个古老而又常唤起人重新思考的话题。只要时代处在深刻变化的转折关头,人们在重新审视现有教育、找出它的问题、希望改变它的现状,并赋予它新的使命的同时,总会提出教师质量问题,为教师重新画像。今日之中国正处在这样的时期。

21世纪的逐日逼近,催动着中国教育的发展。教育是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新世纪对中国来说绝不只具有时间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历史意义。20世纪末,中国人民将最终抛掉近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国耻”、“贫穷”、“落后”三顶沉重的“帽子”,挺直腰杆,大步迈入新世纪,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历史。教育现代化蓝图的构建、对今日实践的积极改革,是这宏伟新篇章中的基石部分。近年来随着对基础教育新的质量要求与目标的明晰,随着课程、教材改革和学校内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国内有关教师及教师教育的研究也日趋活跃。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性因素的观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将集中讨论新世纪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因为,中小学教师是教师队伍中数量最大,对新一代的发展具有最广泛影响的人物,是21世纪基础教育实现新的高质量的支柱,他们与民族未来的希望直接相关。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表现,它应以承认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的职业为前提。关于一种职业能否称为专业,并不仅仅以学历或对业务提出一定的要求为标准。它是由于职业性质相关的综合性要求决定的。因对有关具备哪些特征的职业能称为专业已有不少研究,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详细程度列出各种不尽相同的要求。综合起来看,被公认的至少有三方面的规定:首先,作为专业的职业实践必须有专业理论知识作依据,有专门的技能作保证。专业理论包括有关专业的认识、科学知识与基础理论。因此,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员在任职前必须接受过规定的专业教育,他们应知晓自己职业行为的理论依据,而且还承担发展专业理论的任务。显然在对从业人员的业务要求上,与那些只需要短期技能性训练就能胜任工作的非专业性职业明显不同。同时,每一个专业还必须有与其他专业相区别的专业要求,方能具有独立专业的资格。第二,作为专业的职业,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它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把社会利益、服务对象的利益放在首位的从业精神。也就是说对从业人员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要求,在专业内有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第三,作为专业的职业,在本行业内具有专业性的自主权。如对从业人员的聘用、解职,与专业业务相关的权力(如医生的处方权)不受专业外因素的控制。其表现形式如专业工作者必须有专业资格证书,入职、聘用、解职有严格具体规定,专业内部有不同的职称以标志专业水平的差异,职称的晋升需经过专家评审等等。在上述三条标准中,我以为第一条是基本的,它直接决定了第三条,如若专业在性质上不具有相关的理论和技能特殊性要求,就不可能具有真正的专业自主权,社会也不会认同这种自主权。第二条反映了专业在社会系统中重要的社会价值,公众对他的需要和期望,与公众利益的密切关系,因此专门提出了职业道德要求,但这种道德要求不是盲目的、靠宗教式的信仰就能实现的,他要求从业人员对自己职业的性质和意义有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能自觉实践,做到自律。所以,实际上与第一点的要求依然是相关的。除此以外,我们还必须看到,一种职业能否被定为专业,并非由职业内部自封即可,它是由其自身的性质决定,与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同时,只有被社会需要和认同,并确立了一整套制度后,才会真正获得专业地位。若某种职业从性质上看具有专业的意义,但实际专业化程度却不够,往往会被称为“准专业”,尚需经历一个专业化过程。即使在被称为专业的职业中,各自专业化程度上也有高低、强弱之分。

在对专业标准有了一般理解后,我们就有可能进一步讨论教师职业的专业性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教育的需求与重要性的认识日益加强,在当今的时代更是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与此同时,社会对教育工作的复杂性之理性认同,也随教育自身的发展而日益加强。这些意味着从教育自身的性质看,它完全应该是一个专业性的职业。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联合建议《关于教员地位的建议》中明确写道:“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Porfession)。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员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任感”。

(1)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关于教育应该是专门职业的强调。20年后,在1986年美国卡内基教育和经济论坛“教育作为一个专门职业”工作组发表的、引起世界广泛注意的报告——“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中,人们看到的则是作为一个发达国家,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对提高教育职业专门化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上的强烈愿望,以及对如何提高教育的专业化水准的积极建议。报告在“概要”部分集中表述了这些意向:“美国的成功取决于更高的教育质量……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建立一支与此任务相适应的专业队伍,即一支经过良好教育的师资队伍。要赋予他们新的权力委以新的责任,面向未来,重新设计学校”。

(2)“为了建立这样一支专业队伍,……工作组号召在教育政策上做如下幅度较大的变革建立一个全国教学标准委员会,……它负责确定教师应达到的高的应知应会标准,并为达到标准的教师颁发证书。

改组学校,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校充分享有决定最好的满足州和地方对儿童培养目标要求的权力。同时学校对学生的进步负责。

……

把取得文、理科学士学位作为学习教学专业的前程条件。

……

使教师的薪金和职业前途能够堪与从事其他专门职业人员的工资和职业前途相匹配。”

从以上较为详细的引文中,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专业”标准在教育中的一种具体表现,而且看到提高教育专业化水平,即使在美国这样一个发达国家,也是非常迫切且有大量工作要做的。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在国内,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还只处在初级阶段。尽管对教师就业的学历标准早有规定,现在已列入了教师法,但与国际上不少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比,标准偏低。即使如此,还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未达标。1995年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确定是教师职业走向专业化的重要步骤,但该制度的实施与完善尚须时间。党和政府为提高教师的地位做了大量工作,也收到显著成效,但与赋予教师职业的社会重任比还不相称。从认识方面看,问题更为突出。在公众和社会舆论方面,对教师职业强调的要求主要是道德方面,诸如热爱儿童、有奉献精神、以身作则、认真负责等。对业务方面,突出的是传授知识的要求。中小学所学习内容的浅显性,使相当多的人并不看重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理论水平与特殊能力。再加上在市场经济大潮多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在敬业精神与师德方面表现都有所滑坡,教师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原有的道德光亮也有所减弱。

在师范教育和教师继续教育方面,我们已有相当规模和多层次的教师教育体系,1997年还开始了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的试点工作,说明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受到重视,但还存在着忽视教师职业专业化时代要求的倾向,这与专业意识不清晰是直接相关的。办学部门、教育研究人员对教师专业性的一般概念与具体标准缺乏广泛、认真、深入的研究,在培养教师的师范学校教学计划中自然就难以全面体现专业目标要求,造成还是依传统的教师观去设计教师培养的方案,专业训练仅限于开设数量相当有限的教育学科课程与教育实习。在职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是另一种倾向,偏重于围绕教材变化的学科知识再学习和教学方法、技能、备课等操作性训练。以上问题造成教师教育加强教师职业专业性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其后果是一方面使某些用人部门并不重视教师聘用过程和就职后专业基本要求的达到和提高,有的人更相信教师的成功是靠天赋与个人努力,有的人更相信高学历与一般能力在教师工作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使教师本人对职业缺乏专业感,缺乏以专业人员标准要求自己的方向感,有关教育行为的规范更多来自传统和上级。在我看来,后者是更值得引起重视的消极后果。它会导致即使努力工作的教师,也未必能对高质量的教育作出富有成效的贡献,导致教师自身的发展受阻。

由此可见,要建设一支能胜任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重任的新型教师队伍,必须加快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进程,深入研究对未来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提高教师的专业意识与水平,应是未来教师培养的核心任务。

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质量要求,也是探讨未来教师专业素养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参照体系。由于这方面也是近年来教育未来研究的课题,在时间上与教师要求研究几乎同步,故不能说现已形成了有关基础教育未来目标的具体共识,但国内有关素质教育的讨论、课程改革的实践及已发表的有关论文,大部分都把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促使身心及个性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主体精神,使之可能成为新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创造者作为主要目标。本人已撰文表述过自己的观点,在此不作重复,但却是提出下文中所述的、未来教师专业素养的前提性假设之一。

作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实践者和创造者,作为一名专业工作人员的教师专业素养的组成,是多方面和多层面的。一般的基本要求往往由教师资格证书的规定来体现,但这些规定即使作出修改还不足以勾勒出未来教师的理想专业素养。因为它只是一个入门线的划定。而我们探求的未来教师专业素养则以成功、胜任未来教育工作为目标而提出。具体地说,主要包括下列四个方面。

首先,未来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有没有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理念,是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重要差别,也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不同于以往对教师要求的重要方面。教育,这个事业在21世纪,将对人类、社会、时代发展具有前所未有的普遍、持久、深刻的基础性价值,由于它要求从业人员有高度的自觉性、责任感和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尤其要求教师具有明晰和正确的教育理念。所谓“明晰”,是指教师有自觉的理念意识和具体见解;所谓“正确”,是指教师具有的理念要正确反映教育的本质特征,正确体现时代发展对教育的特殊要求。

我认为,未来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主要是在认识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奠基部分,不管时代如何变,其基础的地位是不变的,所变化的只是如何确定基础的立场和具体任务。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加速,使人们在确定基础教育的任务时更强调人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强调基础是为人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好基础。因此,立足于未来、为了未来来确定今日之“基础”的涵义与基础教育的任务,成了当代基础教育与以往不同的特征,即未来性的特征。生命性在基础教育中特别被强调,因为基础教育的对象是处在人生童年期和少年期的学生。他们一方面年幼,缺乏生活经验需要学习,一方面又处在生命中充满活力和潜力,多方面都需要发展和具有多种发展可能的重要时期。这是人生最集中的一段学习时期,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十分宝贵但自己却并不知晓其价值的时期。因此,教师在这一阶段的作用特别重大,他不只是影响学生发展的这一阶段,而是有可能对其一生产生作用。这是最需要优秀和出色教师的人生时期,需要珍爱生命,懂得生命的整体性和童年、少年期对于生命的独特重要价值,并善于开发生命潜力的教师。基础教育的社会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基础教育的任务和内容要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热爱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和出色的公民。另一方面基础教育和千家万户、生活社区、城市、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向社会和全体公民负责,紧密依靠社会和社区开展工作是基础教育社会性的重要特性。

对以上三个特性的认识为形成新的基础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提供了理性的依据。新的基础教育观是教育价值取向的定位。21世纪的基础教育应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指个体独特性与社会规范性的有机统一)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最根本的任务。这与传统教育中把基础主要定位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的训练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不仅强调基础知识等本身应随时代的变化而更新,更强调人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基础教育中的独特反映。“发展”作为一个中心词,在基础教育价值定向中得到充分具体体现。

学生观是关于教育对象认识的集中体现。传统教育中对中小学学生的看法,强调的是他们缺乏知识、能力和经验的一面,即主要看到的是学生的现在状态,而不是它的潜在状态,内在的积极性和发展的可能性;传统观念把学生发展的过程,主要看作是把人类已有的文化传递给学生的过程、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新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虽有不足和幼稚,但却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人;把他们看作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学生观,教师才不会把教育仅作为一个灌输的过程,把学生当作一个可装大量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形成技能,技巧的人。除此以外,学生观还应该包括对学生差异性、个别性的尊重,并相信每一个具有入学资格的学生,不管他们之间的差异有多大,都具有发展和形成自己有价值的独特性的可能。正像美国全国专业教学标准署制定的优秀教师知识和技能标准中所指出的那样,“优秀教师热爱青少年,一心扑在学生身上,承认学生有不同的特征和禀赋并且善于使每个学生都学到知识。他们的成功在于相信人的尊严和价值,相信每个孩子内在的潜能”。

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实践方式,它是沟通教育理想“此岸”和学生发展“彼岸”的具有转换功能之“桥”,是师生学校生活的核心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理念不能没有教育活动观。传统教育活动观主要关注教师教的活动,忽视对学生学的活动、或者把学的活动只看作是由教的活动所规定的应答性活动。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活动观又走向另一极端。我们主张的新教育活动观强调教育活动是师生围绕中心任务共同进行的,双边多向共时活动,它必须要有教与学双方积极参与和有效沟通。此外,教育活动还具有灵活结构性和动态生成性的特征,其产生的影响具有综合渗透性。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策划者、承担者、指导者和评价者,必须围绕活动的目的与任务,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和发展能力,学会学习与创造等提供可能、创设条件,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增强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由此可见,构成教育理念的“三性”、“三观”是密切相关、息息相通的。它们从价值观、对象观、活动观,从教育与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关系出发,对当代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性质、特性做了回答。教师具备了这样的教育理念,就有可能站在时代的高度认识自己看似平凡的工作,从平凡中感受为人类自身发展的教育事业之伟大,也唯有如此,才能具备真正自觉而高尚的师德。

未来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知识结构上也不同于今日教师。它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

处于未来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最基础层面的是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这是作为人类社会中知识分子的教师所必需的,也是要与充满好奇心、随时会提出各种问题的学生共处,并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胜任教育者角色的教师所必需的,同时还是需要随着时代、科学发展而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教师所必需的。在未来社会每一个人,尤其是教师都将是终生学习者,基础层的知识及其掌握过程,为教师终生学习提供了多方面兴趣和自学的可能。未来教师是精神生活的富有者,他不仅应有强健的自然生命力,同时有旺盛的精神生命力——学习的需要、信心与能力。只有这样的教师、才会从自己的生命体验中懂得终生学习的价值,努力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习惯与能力。

具备1—2门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是教师专业知识构成的第二个层面。2门学科的性质可以是临近、相关的,也可以是相距甚远的,随学习者本人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这部分知识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知识。与非教师的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在要求上相比,教师有其特殊的专业要求,首先,教师应对该学科的基础性知识、技能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这不仅是因为不能把不准确和错误的东西交给学生,还因为只有在对知识和技能准确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教师才有可能花更多的精力去设计教学,在课堂上更多关注学生和整个教学的进展状态,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不要把知识讲错,习题做错。其次,教师要对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尤其是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有基本了解,这使教师有可能与传授相关学科的教师之间在教学上取得协调,在组织学生开展的综合性活动中相互配合。第三,教师需要了解该学科发展历史和趋势,了解推动其发展的因素,了解该学科对于社会、人类发展的价值以及在人类生活实践中的多种表现形态。这些知识的意义在于使教师能在教学中把学科知识与人类的关系、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揭示出来,使科学具有更丰富的人文价值,同时也能激起学生发现、探索和创造的欲望、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作贡献的愿望。最后,教师需要掌握每一门学科所提供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与方法,熟悉学科内科学家的创造发现过程和成功原因,在他们身上展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格力量,这对于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和创造意识具有重要的,远远超出学科知识所能提供的价值。上述四方面的要求都服务于教师教学的成功,使教师具有丰富的、扎实的知识底蕴,能在科学体系中把握自己讲授的学科,能使知识在教学中不只是以符号形式存在,以推理、结论方式出现,而是能展示知识本身发展的无限性和生命力,能把知识活化,在教学中真正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理论与实践、知识与人及人生的统一,充分发挥学科知识育人的全面价值。

教师专业知识第三个层面属教育学科类,它主要由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的专门知识构成,与其他专业知识间的区别即特殊性是不言而喻的。过去在教师培养中尽管也包括此类知识,但大多停留在一般理论与教学法方面,过于简单,并没有突出教师认识学生与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在这方面,未来教师要加强有关对象——人的认识、教育哲理的形成、管理策略、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方法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它们之必要都是由未来教师承担的工作和角色的丰富化决定的,也是与要求教师不仅是实践者、而且是研究者,教师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能为教育事业和科学的发展作出创造性的贡献直接相关的。因此,教育学科知识的真正掌握和综合、灵活的运用,最终发展到创造,与教师教育实践密切相关,也只有在自觉的教育实践中才能完成。

教师专业知识的多层复合性,还体现在三层面知识的相互支、渗透与有机整合上。只有实现了整合,只有这种整合了的专业知识表现为教师教育行为的科学性、艺术性和个人独特性,表现在教师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发展性时,它才充分显示出教师作为一个专门职业对丰厚而独特的专业知识的要求,绝对不比其他专门职业低,恰恰相反,一个真正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在专业上需要终身学习、终身探究。教师的专业知识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它将随社会发展、科学和教育理论的发展及教师个人实践经验的积累、对教育的体验与理解的变化而变化。

我们把未来教师专业素养中的能力要求放在本文最后论述,如果没有对前两大方面素养要求的清晰阐述,能力要求的提出就会缺乏足够的依据。对教师能力要求的传统观点是以语言表达能力和管理组织能力为主,这是与认定教师的基本任务是讲授知识与管理学生相对应的能力观。今天,社会赋予未来教师更多的责任和权利,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教师要胜任就需要新的能力。在此,我们尤其强调下列三方面的能力要求:

第一,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学校教育系统是一个人一个人为主的工作系统。尽管随着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化的加速,教师的部分工作将被计算器或其他技术手段代替,但是,作为人—人系统的本质不会改变,越是具有人性的丰富性一面的工作,机器越不能代替。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恰恰是更强化了教师作为人的作用,其中最根本的是精神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和个体人格的影响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强调教师理解他人和与他人的交往能力。这里的他人,首先是指学生,教师要实现有效的教育,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去,都离不开与学生对话和沟通,建立起你——我关系。教师还是群体中的一员,他需要与其他教师的合作。教师与家长建立合作和相互支持的关系、与社区各有关机构中人员的关系,都是形成教育合力和有效工作必不可少的。总之,教师的工作是为了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共同活动,对人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工作,故理解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

第二,管理能力。这与前面提到的传统观点有共通之处,因为教师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不可推卸地承担着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责任。但我们对管理的理解不只限于方法,首先的、更重要的是按教育目的规划教育活动的决策与设计能力,这种能力对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影响。其次是作为组织者与领导者的管理能力。对于教师来说,更要具有使管理本身也成为一种教育力量,把班级等学生管理工作,变为锻炼学生、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团结合作能力的手段,变成让学生在为集体作贡献过程中展现特长、发挥优势的舞台。教师具有这样的管理能力,就不会把学生仅仅作为管理对象,把他们管死,而是把学生组织起来,发挥他们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为形成有利于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生动活泼发展的集体,为人人能在集体中有自己的平等地位、能为集体作出自己的奉献,又能从集体中汲取力量、感受温暖、学会协作而共同努力。

第三、教育研究能力。具有科研的意识与需要、知识与能力、是所有专业人员的共同特征。因此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水平,必须强调有关研究能力的要求。以往对教育传递知识功能的强调,使人们忽视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特征。科研能力在此主要是指研究学生及教育实践的能力。教师的研究大量是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与对象开展的,因此,科研能力也是高质量教育和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发现新现象的意义,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习惯,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教育研究成了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一种专业生活的方式,他自己创造着自己的专业生活质量,这是教师在专业工作中自主性和自主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教师研究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则是对新的教育问题、思想、方法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能力,运用多方面的经验和知识、综合地创造性地形成解决新问题方案的能力,这使教师的工作更富有创造性和内在魅力。同时,教师创造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在教育实践中的成功,会使他十分看重对学生创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无疑,这是未来教育十分期望实现的价值。

具有教育智能,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达到成熟水平的标志,它既是上述诸方面专业要求在教师身上实现综合的结果,又是教师长期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实践,不断反思、探索、创造所付出的心血之结晶。教师的教育智能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他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势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具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境,及时作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教师的教育智能使他的工作呈现出自如的状态、和谐的美,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个性的独特风格。教育对于他而言,不仅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享受。

对人类的热爱和博大的胸怀,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复合的知识结构,在富有时代精神和科学性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实践中凝聚生成的教育智能,这就是我们期望的未来教师的理想风采。在我们的身边也许已经能找到这样的教师。然而在未来的社会中,这将是一支值得人们敬佩和国家引为骄傲的、由千百万教师组成的大军。中国教育的未来将在他们手中诞生,而他们,将在今天已经开始、随着新世纪临近而日益深化的教育改革伟大实践中诞生!

【注释】

[1]参见宋嗣廉等主编:《铸造师魂 陶冶师德 培训师能》,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潘锦棠主编:《劳动与职业社会学》,红旗出版社1991年版,第219~223页。

[3]饶见维:《教师专业发展》,第205页。

[4]A.W.Combs: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Teachers,Allyn&Bacon,Inc.1965,pp.6-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