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教学改革的最新走向

中学教学改革的最新走向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列五个方面值得关注:中西文化交融以凸显中国特色;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呈现与处理;基于数字平台的教与学;让学生个性与潜能充分发展;教学的探究性与基于探究的教学创新。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的教学变革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教学的必然趋势。

中学教学改革的最新走向

导读:进入21世纪的现代教学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走向?下列五个方面值得关注:中西文化交融以凸显中国特色;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呈现与处理;基于数字平台的教与学;让学生个性与潜能充分发展;教学的探究性与基于探究的教学创新。

在多元文化冲击与现代科技发展的影响下,进入21世纪的教学将从一系列激烈的教学论辩中摆脱出来,形成自身发展的教学学术稳定系统。这种稳定系统促使教学在处理学生发展、时代发展与自身发展的关系方面呈现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势,预示着未来教学发展的某些趋势。在国际比较与教学实践的视野下,分析下列五个趋势。

1.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的教学变革

21世纪的学校教学与其他领域一样,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影响下,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教学的发展机遇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是西方教学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引入与我国原有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碰撞与整合,为21世纪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带来新的生长点;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外及中国港澳台地区人士来中国大陆工作、学习生活的不断增多,针对外籍人士及中国港澳台人士子女的教育教学也为我们认识西方教学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同时也提供了一些与国际主流教育接轨的教学经验。受到的挑战是在西方教学文化不断渗入的背景下,我国怎样才能保持自身的教学特色,使本国的教学文化在应对多元文化冲撞中获得中国特色的创新与发展。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的教学变革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教学的必然趋势。

中西文化融合中的教学革新经验,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保持教学内容的高选择性,让学生的个性与不同学习需求得到尊重与发展,这是与国际主流教育教学要求相一致的。二是在教学中既渗透我国教学的优势,如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关注学生科学知识点的落实与积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考试辅导等,同时也吸收西方教学文化中先进的元素。三是教学管理注重法、理、情的结合。我们将西方以制度管理与我国的人文管理相结合,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在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教育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进一步认识了中西教学文化融合的一些特征,同时也让我们对教学特色保持与创新进行了深入思考,如在注重儒家文化熏陶的同时,通过与国际主流教育教学的比较与交流,找到教学改革的切入点,融入自身的优势与长处,在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中凸显中国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

2.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形态与现代化处理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对21世纪人才的现代素养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以承载培养现代化人才的任务;另一方面现代科技为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处理提供了新的空间。这一趋势在21世纪教学中将会越来越明显。

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形态,更多地表现为这样两种:一种是在原有的课程教材中添补现代化的内容,通过课程教材的不断改版,将现代科技发展的相关内容及时补充到课程教材中,以保持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元素在整个体系中的比例,维持教学内容的鲜活性。另一种是创设现代化的新型课程或模块,供学生必修或选学,它使学科教学中近现代的内容明显增加,为他们今后创新意识的培养打下较好的学科基础。在通常情况下,这两种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形态在学校中是共存甚至是互补的。

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处理,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常规的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手段处理,使之形象化、立体化、多媒体化、系统化等;另一类是对现代化的教学内容,进一步运用现代化手段处理,使现代化的内容及时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现代素养。当然,对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处理,我们以发展学生的现代素养为导向,不以学生对现代知识的占有率为判断标准,而以学生正确分析现实问题与迎接各类挑战来评判。

3.大力推进基于数字平台的教与学(www.xing528.com)

数字技术的发展,是人类高级智慧的结晶,是尖端科学与高新技术融汇与大胆实践的结合,是研究与开发的统一,已成为引发教育教学创新的催化剂。21世纪的教学与数字技术的整合,已是不争的事实。

我国基于数字平台的教学,与欧美等国相比,虽说起步较晚,尚有不少差距,但正在急起直追。近十几年来,美国面向未来教学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基本实现了传统教学向基于数字平台的教学转变。与美国的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基于数字平台的教学差距,主要表现在:缺乏以标准化为特征的系统、完整的教育软件;缺乏支持研究性学习,发展学生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项目软件;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深度与广度不够;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其他技术与高技术产品在学校使用尚少;学生基于数字平台的学习也远远不够。为缩小差距,我国必须大力建设数字化学校,推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建立在数字平台上。

4.教学关注学生个性潜能的充分发展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例如,美国的教学重视学习者的个性发展。日本早在2002年就启动了“学校充满生机计划”,引入发展个性的教育教学体系,要求“发展每个人的才能,培养富有创造的人”。我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学的要求,也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关注学生个性潜能充分发展的教学,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是关注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要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教师的教学本身就要有个性。教学个性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自己的积极个性心理品质融入教学中,在发挥专长的基础上形成稳定的、有别于他人的、体现教学规律的教学独特性,主要体现在独特的教学观念、独特的教学方式、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中的人格魅力、教学专长及教学艺术等。

5.教学的探究性与基于探究的教学创新

由于未来社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学生的探究能力与依照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教学更多的探究元素,推进探究性教学,进而促进基于学生探究能力发展的各类教学创新,在21世纪的教学发展中将变得越来越明显。

从世界各国的教学发展来看,教学的探究性主要表现在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上。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探究教学应把握情境创设、引导体验、促进内化等三方面。其中创设情境是基础,引导体验是手段,促进内化是目的。探究性教学的实行,为教师基于探究的教学创新及学生基于探究的学习创新带来了广阔的空间。为了进行探究教学或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思维等方面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就为他们在求变中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获得新方式提供了动力。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得到了发展。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探究性学习,对不确定问题、未知领域的知识有了新的感悟与理解,也为他们今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五个方面仅仅是我们从比较教学实践的视野作出的判断,21世纪教学的发展趋势远非以上这些。如果从教学理论研究的视野,可能还会发现更多的教学发展趋势。还要说明的是,以上五个方面的教学趋势在不同类型的学校中,表现的形式与发展的深度是不同的。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能将这五个方面的趋势与学校的实际、学生的特点、时代的需要充分结合起来,就能形成学校鲜明的教学特色。[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