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行政诉讼的立法宗旨和目标与制度因素密切相关

行政诉讼的立法宗旨和目标与制度因素密切相关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制度因素主要是由法律的形式因素和内容因素两方面组成。故而,行政诉讼的立法宗旨和目标与行政诉讼法律实效密切相关。对行政诉讼立法因素的考察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要考察《行政诉讼法》是否能够反映我国权力结构的客观性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行政诉讼法》作为一部法律必须具有抽象的普遍的约束力,而不是只调整个别关系,因此必须考虑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需要,个别主体的诉求只能放在社会整体诉求的范围内考虑和解决。

行政诉讼的立法宗旨和目标与制度因素密切相关

制度因素主要是由法律的形式因素和内容因素两方面组成。法律的形式因素是对立法质量本身的考察,主要是看法律规定是否完整、明确、协调。所谓“完整”一是看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考察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是不是都有相应的法律后果相匹配:能否通过肯定性的法律后果鼓励人们积极实施法律,能否通过否定性的法律后果制裁违法行为,恢复被破坏的法律秩序;二是看法律程序是否完整,主要考察法律规定是不是对人们执行和遵守法律的时间、顺序、步骤、手段、方式等方面都作了规定,不会给人们实际运用法律造成事实上的困难;所谓“明确”主要是看法律规范的概念明确与否,语言清楚与否,以及法律规则的内容和指示是否公开和清楚,不会产生歧义,给适用造成困难;所谓“协调”不仅仅是要看法律与法律之间是否协调,是否相互矛盾和抵触,更重要的是要把法律放在更广的空间,看法律与整个社会背景、体制机制、传统文化之间是否协调、作为子系统的法律与整个社会大系统是否融洽。法律内容方面的因素:一是考察法律规定的内容是否和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一致。霍布斯说:“良法就是为人民利益所需而又清晰明确的法律。”[22]法律作为一种控制手段,一旦被制定就具有普遍性,应该对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人和事都具有法律效力。这就牵涉到人们能否接受约束的问题。能够反映行为主体普遍利益和需要的法律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拥护,故而,法律实效的强弱程度与行为主体的需要有关。二是考察法律规定内容是否合理,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是不是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一致,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才有被实际操作的可能,才能被人们很好地服从。

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目标体现了法律实效的应然状态,行政诉讼法律实效的良好状态就是《行政诉讼法》立法目标和宗旨的实现。虽然行政诉讼立法本身并不直接产生行政诉讼法律实效,但是它却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法律实效。当然,包括《行政诉讼法》在内的每一部法律都不可能完全符合客观规律,也不可能完全是行为主体内心的表达,所以行政诉讼的法律实效也自然不会完全等同于《行政诉讼法》的法律实现。《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和目标是否能够反映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反映了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需要,行政诉讼法律的设计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等都决定了法律实效的状态。行政诉讼法律实效的呈现状态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人们对《行政诉讼法》本身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以及各个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主体间的关系。故而,行政诉讼的立法宗旨和目标与行政诉讼法律实效密切相关。对行政诉讼立法因素的考察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要考察《行政诉讼法》是否能够反映我国权力结构的客观性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如果《行政诉讼法》能够反映我国权力结构的客观性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行政诉讼的执行障碍就会减少,行政诉讼法律实效就会提升。其次,是要考察《行政诉讼法》是否可以反映绝大多数法律关系主体的需要。《行政诉讼法》作为一部法律必须具有抽象的普遍的约束力,而不是只调整个别关系,因此必须考虑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需要,个别主体的诉求只能放在社会整体诉求的范围内考虑和解决。只要《行政诉讼法》能够反映绝大多数主体的需要,那么《行政诉讼法》就更易于被法律关系主体所接纳和认同,从而愿意服从和遵守。行政诉讼的法律实效也因此更加积极。最后,是要考察《行政诉讼法》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即对行政诉讼立法技术的考量。主要考察《行政诉讼法》的逻辑是否严谨、意思是否明确具体、文字是否规范、内容是否清晰。当然最重要的是“徒法不足以自行”,作为一部法律《行政诉讼法》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必须有针对违反法律规范内容的行为的相关强制措施和救济方式。如果行政诉讼容易理解、操作简单,行政诉讼法律实效的程度就更强。(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