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提升

政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提升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发展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我国政府日益认识到标准化的重要作用,尤其在“十二五”期间,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的发展。标准化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科学化的重要途径,在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推动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

政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提升

在发展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我国政府日益认识到标准化的重要作用,尤其在“十二五”期间,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的发展。标准化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科学化的重要途径,在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推动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

2007年7月13日,文化部提出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标准化建设,在2020年以前要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文化标准体系,并要求各地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措施贯彻执行。2011年12月23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编制了《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力度,按照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大力开展公共文化等领域的标准研究,建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体系”[1]。2012年8月2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文化部、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26个部门,制定并发布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十二五”行动纲要》(简称《纲要》),要求各地方、部门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以《纲要》为依据推进标准化工作。《纲要》中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涉及包括公共文化体育在内的14个方面,设置了包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推进工程”在内的11项重大工程,明确提出要“基本建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有效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技术支撑”。

2013年1月14日,文化部提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加快制定和完善公益性文化单位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作为各级政府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规范、面向公众的服务承诺和监管公共文化服务过程的依据,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相关部门负责结合实际情况贯彻执行。2013年11月16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2]。2014年1月3日,文化部宣布2014年将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3]。2014年7月30日,文化部在全国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并发布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方案》,试点工作由文化部和各省(区、市)文化厅(局)共同推动,试点主体以地级市为主。201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确立了《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项目与内容、标准的实施与监测、评价进行了说明,并提出要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4]。(www.xing528.com)

我国政府已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标准化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科学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政府不断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推动了全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的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正在从宏观的方向、目标逐渐落实到具体的规划和行动方案,标准化的要求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体,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是由政府主导的标准化管理机制,政府的推动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