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扩大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标准

扩大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标准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市图书馆、文化馆(站)、文博馆、市体育场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公共图书馆每周开放不少于56小时,其他公共文化设施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错时开放。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标准,面向社会公开分别为文化馆、图书馆招聘公益性岗8人和7人,充实了服务队伍。滦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项目:计划总投资4亿元,占地约60亩,总建筑面积约45000平方米。

扩大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标准

【概况】滦州市文化广场完成主体,正进行内外装修。市图书馆、文化馆(站)、文博馆、市体育场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公共图书馆每周开放不少于56小时,其他公共文化设施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错时开放。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标准,面向社会公开分别为文化馆、图书馆招聘公益性岗8人和7人,充实了服务队伍。提升了文图两馆设施,为部分村和城区公园等配套文体健身器材。市文化馆正在组织申报部颁一级标准,市图书馆已经达到部颁二级标准并通过验收。农家书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实现全覆盖。

【滦州市图书馆】前身为滦县图书馆,于2007年迁于新城工农路文化公园,建筑面积2933平方米。2018年9月更名为滦州市图书馆,内设成人阅览室、儿童阅览室、外借处、电子阅览室、资源共享、自习室、采编室、多功能大厅等,现有阅览座席198个。馆藏图书18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3万电子图书5万册),是全市唯一面向普通民众免费开放的公共图书馆。2017年5月底大楼增层装修完毕,建筑面积由原1800平方米增至2933.01平方米。2017年5月新购置纸质图书56656册,电子图书5万册,年订购各类期刊130余种,报纸16种。2017年新购置图书架50延长米。电脑37台,并使用了安装了图创借阅系统。接入20兆光纤,并实现全馆免费WIFI全覆盖。2017年8月在全国图书馆评估中被评为三级图书馆。建立了图书馆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图书馆坚持双休日照常开放,年接待读者约28.7万人次,书刊外借人次15万人,书刊外借册次达52万册。2019年9月,印发了《关于推进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通知》,加快构建以滦州市图书馆为总馆,各镇、(街道)为分馆的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市图书馆(分馆)全覆盖。并与14个乡镇签订总分馆协议。实现通借通还,各分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2020年改换市图书馆系统软件,统一规范了牌匾、开放时间、服务项目和管理制度等内容,新增图书5万册,捐赠学校图书8000册。

滦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项目:计划总投资4亿元,占地约60亩,总建筑面积约45000平方米。建筑高度32.3m,建筑层数为地上5层,地下1层。项目集影剧院、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及配套商业七大功能为一体。其中图书馆建筑面积约8400平方米,可容纳藏书40万册,包括普通阅览区、儿童预览区和电子预览区等;文化馆(群众艺术馆)建筑面积约8500平方米,包括文化陈列厅、计算机教室、书画教室、舞蹈音乐教室、阅览室等功能。

【文化馆】滦州市文化馆位于滦州市安康南路文化公园内。前身为滦县文化馆,2018年9月更名为滦州市文化馆,使用面积为27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非遗保护部、创作调研部、培训辅导部、文化活动部,其中包括舞蹈室、乐器教室、美术室、网络计算机室、书法室、声乐室。滦州市文化馆积极组织开展“送戏下乡”“六进”等惠民工程文艺演出,每年活动演出300余场(次)。自2005年至今挖掘、收集、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滦州皮影”“滦州剪纸”“滦州地秧歌”等。2003年至2005年连续3年被唐山市委宣传部授予“三下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彩色周末先进集体”,被县评为“优秀窗口服务先进集体”。2006年荣获“市先进文化馆称号”,2009年被精神文明建设会员评为“优秀服务标兵单位”。完成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分别建成14个分馆。新文化馆建设已按照一级馆标准开工建设,新馆面积8600㎡。

文化站】全市14个镇(街)综合文化站、533个村级(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均为100%。(www.xing528.com)

【影剧院】位于燕山北路9号,前身为滦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992年由老城北关搬迁至新城燕山大街东侧、人民路南侧,1999年搬迁至新城光明影剧院,2018年9月更名为滦州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主要工作是负责全市504个行政村电影放映工作,全年放映电影6048场,把科技、文化和党的惠民政策送到千家万户。新建影院4000㎡,新建剧院6700㎡。

【文博馆】位于滦州市安康南路文化公园内,是全公益性的文化活动场所,面向社会免费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由文广新局管理指导,是政府实施文化惠民的窗口、百姓分享文化福利的平台,始建

2005年。2008年全面布展,建筑面积1981平方米,建有历史长廊厅、古代文物厅、大事名人厅、民俗风情厅和现代成就厅五个展厅。历史长廊厅,展示了夷齐《采薇图》、“偏凉汀”,及古滦州城里百姓生活居住的场景,展现了古滦州3600年的历史积淀,1000多年的文化风流。古代文物厅,按照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的历史轴线布局,陈列了从滦河流域和一些古墓中发掘出的历史文物。包括古化石、牛角化石、鹿角化石、半地穴式房址、石网坠石器、青铜鼎、青铜簋、金器、陶器、瓷器及青龙山摩崖造像。大事名人厅,遴选出了54位名人和26件大事。历史名人主要包括滦州魔术的创始人韩敬文、公元923年始建滦州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著名的评剧花旦鼻祖金开芳、武术大师汪海和高湘柏、评剧白派创始人白玉霜和小白玉霜、滦州皮影的创始者黄素志、国画大师孙竹篱、医学和教育学家岳美中以及蒋卫平、丁振军、节振国等近代英烈;重大事件主要包括像萧太后治理滦州、滦州义和团抗击敌寇、滦河大铁桥的修建等。民俗风情厅,集中展示了滦州市当地特色的福寿文化和民俗文化。主要包括滦州三朵艺术奇葩——皮影、剪纸和评剧以及滦州祝寿、滦州庙会等场景。现代成就厅,主要展示了滦州近现代工业发展的成就。包括“五个第一”(第一座大型机械采煤矿——开平煤矿、第一条标轨铁路——唐胥铁路、第一辆蒸汽机车——龙号机车、第一袋机制水泥——马牌水泥、第一座中国人自主设立的铁路桥——滦河大铁桥)以及主导产业、园区发展等经济发展的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