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制定投资政策:实现目标的基本方针和策略

制定投资政策:实现目标的基本方针和策略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制定投资政策是投资过程的第一步,是为了实现一定目标所制定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总和。由于一些特殊事件或投资者的情绪波动对股价造成不利影响也会吸引价值型基金经理的兴趣。投资目标是决定基金业绩的关键因素,它的制定、实施、修正贯穿于基金投资管理的整个过程。这时,投资非周期性行业的收入性投资目标及策略更受青睐。另一方面,投资目标也与市场环境密不可分。

制定投资政策:实现目标的基本方针和策略

制定投资政策是投资过程的第一步,是为了实现一定目标所制定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总和。确立基金的投资目标实质就是确立基金投资组合所具有的风险与收益特征。通常,确立投资目标是基金投资活动的核心,对基金的业绩和具体资产配置有重大影响。建立一个以投资目标为核心的投资决策框架是基金投资组合管理最根本的任务。因为基金投资目标确立了该基金日后具体的投资方向、在股票债券上面的选择依据等,从而对投资组合的管理更为有效;同时,根据投资目标,投资者也可以了解到基金投资所具有的风险与收益状况,从而使投资者选择那些风险和收益特征与自己的期望相匹配的基金。基金投资目标的设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投资的行业发展潜力以及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经验和实力等因素的限制。

根据投资者对收益和风险的不同态度,基金管理公司为吸引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大体将基金投资目标分为价值型、收入型、成长型和平衡型。

1.价值型目标

这类目标较为注重公司股票价格与公司价值是否相符。基金经理对当前股票价格较为敏感,一般会选取市盈率市净率较低的公司。由于一些特殊事件或投资者的情绪波动对股价造成不利影响也会吸引价值型基金经理的兴趣。此外,当一些周期性的股票(如资源类、汽车、钢铁等)在一个经济周期的底部时,也将是价值型基金经理重点关注的对象。

2.收入型目标

这类目标更为强调当期收入最大化及收入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基金经理一般会选择那些绩优股以及派息较高的债券、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等收入较高而且比较稳定的有价证券。此外,为保证收入的稳定和持久,基金经理十分强调投资组合多元化以分散风险,其投资决策也比较稳健,经常持有较高比例的现金资产,坚持按时派发股息。

3.成长型目标(www.xing528.com)

这类目标不在于当前收入多少,而在于投资组合的未来价值的增长潜力。基金经理比较看重资本利得,而较少考虑现金红利,以牺牲近期的收入来换取资本的增值。基金经理主要选择市场中有较大升值潜力的小公司股票,有的也投资于一些新兴但目前经营还比较困难行业的股票。

4.平衡型目标

这类目标既追求长期资本增值,又追求当期收入,从而使投资组合在承受相对较小风险的情况下,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基金经理主要投资于债券、优先股和部分普通股,这些有价证券在投资组合中有比较稳定的组合比例,一般是把资产总额的25%—50%投资于优先股和债券,其余的用于普通股投资,其风险和收益状况介于成长型基金和收入型基金之间。

投资目标是决定基金业绩的关键因素,它的制定、实施、修正贯穿于基金投资管理的整个过程。基金在确立投资目标的时候,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投资目标的选择会受到当时的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状况的影响。当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时,成长型基金往往会取得比价值型基金更显著的业绩,成长型投资目标及策略会比较盛行;当经济处在缓慢发展或衰退期时,因为众多行业发展停滞,而使非周期性行业(如耐用品、公共事业等)开始崭露头角,显现出稳定的发展特点。这时,投资非周期性行业的收入性投资目标及策略更受青睐。

另一方面,投资目标也与市场环境密不可分。通常,在牛市阶段,市场人气高涨,投机气氛较浓,人们并不注重公司的当前业绩,而更加强调上市公司未来的成长性,股票换手率高、流动性好,投资机构往往实施进攻型战略,把获取资本利得作为主要的盈利模式,大多数基金将选择成长型投资目标;在熊市阶段,市场人气低迷,人们不再对不可测的未来抱有幻想,而更注重公司当前业绩及红利回报,股票交投清淡、流动性差,投资机构被迫采取防守型战略,以获取上市公司红利为主要盈利模式,因此,收入型投资目标更有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