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色改编剧背后的世俗化阴影何去何从?

红色改编剧背后的世俗化阴影何去何从?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事实并非如此,相反,电视界改编红色经典的狂热冲动几次受到抑制,因为文化主管方发现,红色经典背后徘徊着一个巨大的“世俗化”甚至“低俗化”的阴影。也是在此前后,理论界对红色经典改编剧的世俗化问题做了大量的探讨。软化了他们的铮铮铁骨,就等于颠覆了红色经典的精神实质,这也正是文化主管方对红色经典改编剧的世俗化潮流保持高度警觉的重要原因。

红色改编剧背后的世俗化阴影何去何从?

“‘世俗’在中国历史文化语境中,本指一种风俗习尚,在西方历史文化语境中,则是与宗教生活相对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因是之故,所以‘世俗化’也就是一个与宗教的神圣性相对的概念。……这种‘世俗化’的过程,一方面是宗教神权逐渐让位于世俗的社会权利;另一方面也是人的精神情感逐渐摆脱宗教神学的控制,让属于人的身心欲望得到合理的肯定和实现。”[11]

如果说,西方的世俗化过程是摆脱神权对人性控制的过程,那么发生在新世纪后红色经典改编的世俗化,从某种意义上,就是挣脱严苛政治对人性压抑的一种反弹形式。

按说,具有强烈意识形态意味的“红色经典”21世纪的再度流行于世,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应该欢呼雀跃才对。但事实并非如此,相反,电视界改编红色经典的狂热冲动几次受到抑制,因为文化主管方发现,红色经典背后徘徊着一个巨大的“世俗化”甚至“低俗化”的阴影。

2004年是红色经典改编剧上映最多的一年,“至2004年1月,根据‘红色经典’改编的电视剧就有《烈火金刚》《红旗谱》《林海雪原》《苦菜花》《红色娘子军》《敌后武工队》《沙家浜》《红嫂》《刑场上的婚礼》《双枪老太婆》等40 余部。”[12]国家广电总局却在4月先后下发《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审查管理的通知》,指出部分改编剧不仅存在“误读原著、误导观众、误解市场”问题,且恶意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作对、随意歪曲和篡改历史,从而影响了原著的完整性、严肃性和经典性。其具体表现在:英雄人物塑造上刻意挖掘所谓的“多重性格”而歪曲形象;在反面人物塑造上追求所谓“人性化”而被“虚美”;故事情节在“丰富化”的过程中蓄意迎合娱乐趣味,强化太多的情感纠葛,肆意“稀释”原著等。也是在此前后,理论界对红色经典改编剧的世俗化问题做了大量的探讨。

总体来看,世俗化红色经典有以下两个重要表征:

第一个世俗化表征是将红色经典纳入消费模式。其实,电视剧并不是最早“消费”红色经典的艺术样式。20世纪90年代初期“红色经典歌曲”的翻唱是始作俑者。其标志性事件是大众对“盒式带”《红太阳——毛泽东颂歌》的疯狂抢购,半年时间,《红太阳》发行550 万盒。

音乐作品之后,90年代后期“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大型声乐史诗作品《长征组歌》组成了‘红色经典系列’而风靡京城。”[13]但此次所谓的“红色狂澜”与这些作品当年在国家意识形态强力推动下风行全国的原因迥然不同,它完全是在市场的驱动下完成的。(www.xing528.com)

几乎与红色舞台艺术席卷全国演出市场的同时,以吴作人(《幸福院》《解放南京号外》)、赵志田(《大庆工人无冬天》)万昌平(《努力塑造工农兵形象》、刘春华(《毛主席去安源》)等人作品所拍卖出的天价为标志,“革命”美术作品也化作“阵阵金雨”,重新登临当代中国的艺术舞台。由此,从音乐、舞台到绘画,在市场经济大潮下,1942年以来的“红色经典”艺术形态几乎整体“沦陷”,“圆满”地完成了从意识形态功用到经济效益呈现的蜕变过程。[14]

而盛行于21世纪初第一个十年的“红色经典题材电视剧中有大半属于军事题材。它之所以被广泛翻拍,除了市场元素驱动之外,无疑还有观众的怀旧需求,往深处说,实际上还有延伸历史血脉的精神需要。”[15]尽管如此,市场因素仍然是主要推动力,因为红色经典改编剧的启动程序一开始并非由官方推动,[16]其蓬勃发展也并非像电影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那样,既得到官方的资助,也受到官方的约束。绝大部分改编剧的资金都出于民间资本,这就使得制作方及导演不得不在红色经典的“世俗化”上下功夫,以求资本的最大回报。

也就是说,红色经典艺术形态之“颂歌精神”已然被市场、金钱所消解,“面对久远的历史,它的神性光彩已经消失,反复吟唱既可表明人们曾经经历的‘苦难历程’,同时又可满足对历史了然于心之后的纯粹欣赏。这时,经典已不再具有原来的意义,而变成了纯粹的文化消费。”[17]

第二个世俗化表征是以人性化的名义,放大呈现革命者的七情六欲。红色经典改编时适当加入感情戏包括爱情纠葛本无可厚非,“十七年”创作这些作品的年代太过“革命化”,使得很多作家畏手畏脚,不敢大胆表现主人公们的情感,但以前革命英雄人物也是食“人间烟火”的,即使在当年的作品中,或隐或现、或多或少,作家们还是透露过许多“情感戏”。如《林海雪原》中漂亮的女护士白茹对“儒将”少剑波的爱慕之情,《铁道游击队》中芳林嫂和队长刘洪之间的情感,《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对卢嘉川的敬慕之情,这些情感描写都是健康而有节制的,尽管稀少,但给人的感觉非常美好。

而21世纪后的部分红色经典改编剧出于收视率的考虑,以人性化借口,大肆“软化”英雄人物,热衷于给他们添加“婚外情、三角恋”,以前作品中有朦胧情感的,给予加重渲染,子虚乌有的,多方进行编造。于是“《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变成了一身江湖气的伙夫,还搞了场‘婚外恋’;《红色娘子军》是一出青春偶像剧,洪常青与吴琼花的爱情纠葛成了主线,在新版剧照上赫然出现两人激情拥吻。”[18]特别是某些剧作让人们已经熟悉的革命英雄人物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大搞“婚外情、三角恋”,不仅亵渎了当年富有理想的革命英雄的形象,也极大地伤害了众多喜爱“红色经典”的民众。

恩格斯曾说:“主要的出场人物是一定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来自琐碎的个人欲望中,而正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19]红色经典之所以能够撼动人心,正在于这些作品拥有众多具有浩然正气的英雄人物,他们感动大众的,正是抛弃个人琐碎欲望后的牺牲精神。软化了他们的铮铮铁骨,就等于颠覆了红色经典的精神实质,这也正是文化主管方对红色经典改编剧的世俗化潮流保持高度警觉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