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度量收入分配及中部地区不平等问题

度量收入分配及中部地区不平等问题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情况是,分配高度不平等的国家的基尼系数通常在0.5和0.7之间,收入相对较为平等的国家在0.2和0.35之间。所以,我们也采用该指标度量中部地区收入分配差距。两者的起点差别不大,因为相对于全国平均略慢的扩大速度,目前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度量收入分配及中部地区不平等问题

1.收入分配的度量

收入分配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收入分配有两种类型:功能性的(functional)收入分配和个人的(personal)收入分配(郭熙保,2009)。[19]功能性收入分配是价格论的一部分,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它不涉及道德层面,而只是与效率有关。因此,大凡讨论收入分配问题,基本上涉及个人的收入分配问题,即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在社会财富中所占有的份额:占有的社会财富较少,就说该成员较穷;占有的社会财富较多,就说该成员较富,它涉及的主要不是经济效率而是社会道德层面的问题。

功能性收入分配,指国民收入在生产要素(传统上指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要素)之间的分配。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所有者按照要素的边际产出贡献大小得到要素的报酬(或收入),也就是,劳动者得到相应的工资,资本家得到相应的利润,土地所有者得到相应的地租。个人(或家庭)收入分配是由功能性收入分配演变而来,要素收入的流向及其大小取决于家庭是否拥有这一生产要素、拥有多少,以及生产要素的价格。例如,家庭A只能提供劳动力,也就只能得到工资收入;家庭B同时提供劳动力和资本,也就得到工资和利润收入;家庭C拥有劳动力和不动产,同时得到工资和租金收入。当然,对于个人或家庭而言,除了得到的生产要素收入外,还有从政府那里得到的转移支付收入,以及从慈善社会福利机构领取的救济金,等等,但这部分收入在全社会中所占比重不是很大。

目前关于度量收入分配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洛伦茨曲线为基础的度量方法,如基尼系数和Arkinson不平等指数等;二是以等分法为基础的度量方法,如阿鲁瓦利亚指数、库兹涅茨指数和泰尔熵指数等。其中,基尼系数是目前使用相对最广泛的方法。1905年美国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了著名的洛伦茨曲线。洛伦茨首先将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序(匿名准则),然后将人口累积百分比(人口比例准则)和收入累积百分比(相对收入准则)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可以通过计算洛伦茨曲线与对角线的面积除以对角线与两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而得到。设横轴为x(累积的人口百分比),纵轴为y(累积的收入百分比),于是,基尼系数公式可以具体表示为:

其中,2就是三角形面积(正方形面积100%×100%的一半)的倒数;公式中积分项为对角线与洛伦茨曲线围成的面积。基尼系数值的大小表示收入不平等的程度,系数值越大,表示收入不平等程度越大;相反,系数值越小,表示收入不平等程度越小。一般情况是,分配高度不平等的国家的基尼系数通常在0.5和0.7之间,收入相对较为平等的国家在0.2和0.35之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呈逐渐扩大的趋势。中国是一个城乡分割、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因而收入分配差距状况较为复杂,其主要表现为居民整体收入分配差距,以及城乡间、地区间和行业间的收入分配差距都在不断扩大。所以,除基尼系数外,国内学者也以城乡居民、地区间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来度量收入分配差距(陈宗胜,2002;[20]王小鲁、樊纲,2005;[21]等等)。问题是,对于中部地区收入分配差距的度量,选择何种指标较为科学、可行和简便?我国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城乡收入差距可以解释1995年中国总体收入分配差距的一半以上,而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则可以解释1984—1995年总体收入差距变动的75%。所以,国内学者大多以城乡收入比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衡量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章奇等,2003;[22]姚耀军2005;[23]等等)。与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其他指标相比,城乡收入比率更为方便、直接。所以,我们也采用该指标度量中部地区收入分配差距。

2.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www.xing528.com)

如表5-3所示,随着中部六省人均GDP的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不断上升,但因为两者上升的速度不同,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不断扩大的总体趋势。1990年中部地区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差距为2.19,即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2.19倍,到了2015年,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到了2.48。同期,全国平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20扩大至2.73。两者的起点差别不大(分别为2.19和2.20),因为相对于全国平均略慢的扩大速度,目前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就中部六省内部而言,2015年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中部地区最大(2.73),其次是湖南(2.62)、安徽(2.49)、江西(2.38)和河南(2.36),而湖北则排在最后,为2.28。

表5-3 中部六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续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6)和《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

1990—2015年,中部地区和全国平均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是由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代表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推动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另一方面,源于城市利益集团的压力,以及地方政府实施的带有城市倾向的经济金融政策,例如,在当前二元经济结构下,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明显少于对城市地区的金融支持,金融资源的不均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