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学校发展为本,打造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流校园

以学校发展为本,打造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流校园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实现学校的良好发展,我们在学校组织和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胆改革。(二)建立科研兴校,内部发展的办学机制。其中科研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动力。因此,我们把科研兴校作为最基本的办学策略。

以学校发展为本,打造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流校园

在改革实践中,我们始终把学校看作办学的主体,努力树立自己的办学理想和目标,追求自己的办学风格和特色,形成自己的学校文化和精神,使之成为具有自我意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价值追求的发展主体,并在发展中学会发展,努力寻求适合校情的学校发展之路。

(一)建立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管理机制。这一机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环境分析选择和目标导向机制。开办之初,正是教育界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时候,于是我们就把学校办学定位于:探索人类社会跨世纪发展以及与中国改革开放相适应的初中办学模式,以逐步形成完整的素质教育体系为主攻方向。1996年,区政府提出创办涪城名校的决定,我们又及时抓住这一机遇,争取政策和投入,提出率先进入涪城名校行列,把学校办成实验性、示范性、辐射性三位一体的一流学校。达到学校:综合实力加特色,教师;综合素质加特点,学生=综合素质加特长,并制订实施“十大工程”的五年发展策略,并以此作为学校新的奋斗目标统帅全校工作,激发教职工的办学热情。

二是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机制。为了实现学校的良好发展,我们在学校组织和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胆改革。在学校的领导体制方面实行了校长负责制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从而改变过去长期存在校长无法负责、无力负责的状况,有效地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在内部管理的组织体系方面,建立由决策系统;操作系统、监控系统构成的封闭的管理回路。增设了教育科研、教育督导评价、校园经济开发等职能部门。在教学管理的组织制度方面实行了“三级管理”(校级、年级、班级)、“双轨并存”(年级组和教研组)的体制,在人事和分配制度方面实行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在管理方式上,大力推行目标管理、全程管理、全员管理和评价管理。

三是人员优化组合合理流动与行为规范机制。一方面对教师实行严进宽出,动态优化,推行年级和班主任选聘教师和组阁制,按照大部不动、小部流动,建立起教师循环机制。另一方面对教师严格管理,严格考试,从严治教,建立起一套以岗位责任制、教学常规制度和评价聘用奖惩制度为主体的管理规章体系。这些制度是学校集体意志的体现。它使学校这个拥有近两千人的复杂的教学体系沿着办学目标的轨道“令则行,禁则止”,有条不紊健康地运转。(www.xing528.com)

四是开放参与的合力机制。努力形成学校、家长的教育联络和综合教育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学校教育的大教育网络。一方面我们在办学过程中积极地对外界推展自己的资源、优势、形象和声誉,让社会了解自己、理解自己,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争取社会各界、各方面对学校办学提供支持条件。在教育科研、教学资源方面进行共享、合作共建,与社会建立合作关系,争取社会管理机构在学生教育基地的建设、社会育人环境的优化、社会力量的协调等方面对学校提供各种支持。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和认同,包括政策上的支持,如允许学校在办学模式、课程计划等方面适应学校改革的需求。尤其是在人、财、物上的支持,争取其为学校提供相应的教育设备设施。再一方面争取家长的参与与支持,尤其是要使家长进入教育境界,在培养学生的作法措施上达到广泛的认同和一致,从而形成教育合力。

(二)建立科研兴校,内部发展的办学机制。我们认为在办学条件相对保障的条件下,学校的发展和办学质量的提高,一靠管理,二靠科研,三靠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其中科研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动力。这是因为一方面教育科研是站在理性的高度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观点、科学的方法探索改进学校内部机制。通过不断探索和调适激发内部活力、开发师生潜力、优化育人模式,使学校沿着高效、有序、科学的轨道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科研能使教师实现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并有效地克服职业倦怠,从而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一个由科研型教师整体组成的学校,必然迅速形成适合自身条件的、有特色的教育教学体系,并不断地上水平、上档次、出人才、出理论、出队伍、出经验。因此,我们把科研兴校作为最基本的办学策略。并做到全员参与,全方位引入,全过程管理;教育科研进头脑、进课堂、进活动。具体操作就是实现“五个转变”、“五个结合”。

五个转变是:由“神秘化”向“大众化”转变;由“理论科研”向“实际科研”转变;由“自发科研”向“计划科研”转变;由“个体状态”向“集体状态”转变;由“单纯写论文”向“立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转变。

五个结合是:宏观与微观结合;普及与提高结合;教育科研与提高质量结合;教育科研与培养合格教师结合;教育科研与争创名牌学校、特色学校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