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规范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与优化

学前儿童社会规范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与优化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应该创设具有互动性的教育环境,为儿童与环境的积极互动提供支持,促进其社会规范及良好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四)选择学前儿童生活中需要的内容,避免高大空社会规范教育涉及学前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内容十分广泛。(五)重视社会规范教育的一致性,给幼儿以积极正面的影响一致性原则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

学前儿童社会规范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与优化

(一)重视儿童在社会规范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

学前儿童很早就表现出对社会环境和社会现象的好奇,表现出对社会交往渴望,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规范有了一定的认识。近年来,研究者发现,学前儿童对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的认知,不再是简单地接受成人的传递和要求,只记住社会行为的规范就可以了;而已经由社会规则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者。他们在充分了解社会环境及社会规范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判断、抉择,形成自己的见解。教师应充分了解儿童,站在他们的角度进行思考,选择适合他们的内容,以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活动。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鼓励和引导学前儿童发挥其主动性和主体性,在主动的建构中将社会规范内化成自身的认知和行为。

(二)教师提供支持,鼓励学前儿童与周围环境进行积极互动

很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都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和体验中积累经验,进行学习的。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儿童能更加直接、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教师应该创设具有互动性的教育环境,为儿童与环境的积极互动提供支持,促进其社会规范及良好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三)将游戏和体验作为社会规范教育的重要途径

游戏是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手段。那些枯燥乏味的道理,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泼有趣的游戏,能让学前儿童更加感兴趣,也更符合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就认知了那些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而真实的活动体验,更是让幼儿身临真正的场景,在真实的社会环境和社会互动中建构社会规范和道德价值观。(www.xing528.com)

(四)选择学前儿童生活中需要的内容,避免高大空

社会规范教育涉及学前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内容十分广泛。在日常的社会规范教育活动中,要注意内容的选择,从儿童的真实生活出发,结合现实环境,选择他们需要的、感兴趣的、可以理解的内容。目前,有些幼儿园由于种种原因,会将一些吸引人眼球的内容引入到幼儿园教育中。但没有去思考,这些内容是否是儿童需要的、感兴趣的,是否值得引入。在社会规范教育的过程中应避免那些不切实际(高大空)的做法。

(五)重视社会规范教育的一致性,给幼儿以积极正面的影响

一致性原则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在社会规范教育中,也需要注意实施教育的多个主体之间在观念和行为上的一致和统一,包括了教师自身的言行一致,教师之间的一致以及家园的一致。在这其中,任何一方的不一致,都会使学前儿童产生困惑甚至引起认识的偏差,从而影响教育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