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们提交的大学生应急法治意识调研报告的结论与反思

学生们提交的大学生应急法治意识调研报告的结论与反思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期结束时,学生们提交了“大学生应急法治意识调研报告”的论文,完成质量较好,绝大多数学生做了相关问卷调查,谈了学习后的感悟和对我国应急法治的理解,内容比较充实。[6]别敦荣、齐恬雨:《论我国一流大学通识教育改革》,载《江苏高教》2018年第1期。

学生们提交的大学生应急法治意识调研报告的结论与反思

疫情防控期间就暴露出我国高校缺少防灾、防疫类课程,不能满足当下社会治理的需求。本课程是对应急法治教育的教学实践,旨在通过事例、问题与法律的联结将应急法治教育融入通识课教学模式中,是对传统法治教育内容的一次创新。互联网时代的大学教育不是“一本书的大学”,课程教学不是必须采用教材。[10]只拘泥于课本知识,易导致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学习呈现表层化,不利于法治意识的培养。本课程没有采用固定教材,而是以问题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逻辑起点,以案例和讨论、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用法律思维剖析事件,以培养具有应急法治意识的现代公民为目标。线上引导、反馈,线下自主研讨的立体化教学方式和多种教学法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推动意义。学期结束时,学生们提交了“大学生应急法治意识调研报告”的论文,完成质量较好,绝大多数学生做了相关问卷调查,谈了学习后的感悟和对我国应急法治的理解,内容比较充实。

本次实践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一是投入太大,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师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占用很大的精力去收集资料、汇总和提炼,还要时时关注班级群,注意学生自主探讨的进展,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二是学习效果的持续性问题。法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课程考核结束后如何继续吸引学生参与、关注与讨论应急法律问题,还需要继续努力实践。期待本次教学实践可以为高校应急法治教育的实施和推广提供一定的经验或启发,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革新提供有益试验。

【注释】

[1]徐丽枝,女,法学博士,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行政法学、网络信息法学。

[2]徐显明:《高等教育新时代与卓越法治人才培养》,载《中国大学教学》2019年第10期。

[3]周谷平、张丽:《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回顾与展望》,载《教育研究》2019年第3期。

[4]殷冬玲、朱镜人:《古希腊自由教育思想的嬗变及对英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影响》,载《高教探索》2015年第12期。(www.xing528.com)

[5][英]约翰·亨利·纽曼: 《大学的理念》,高师宁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6]别敦荣、齐恬雨:《论我国一流大学通识教育改革》,载《江苏高教》2018年第1期。

[7]洪成文:《教育应对疫情防控大有作为》,载《重庆高教研究》2020年第2期。

[8]马怀德主编:《应急管理法治化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9]“华为事件”指美国为了遏制中国高科技的崛起,以国家安全为由采取的一系列针对华为的动作。包括禁止5G 网络建设采用华为设备,将华为列入贸易特殊名单(实体名单)和“孟晚舟事件”,即2018年12月1日应美国的要求,加拿大警方逮捕了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且计划引渡到美国,意图以孟晚舟为筹码打击华为。

[10]别敦荣:《大学教学改革新思维和新方向》,载《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