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成长困境:反思与构建

大学生成长困境:反思与构建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话实说,所谓的“矛盾爸妈”其实是一种爱恨交织的合成体。由此,又爱又恨的“矛盾爸妈”就成为普遍的存在。“矛盾爸妈”的产生其实也是亲子之间交流不畅的结果。“矛盾爸妈”现象折射出了大学生的成长困境。走出这样的困境,需要大学生及其父母双方的合力。实际上,我们的大学生真正能够表现得很“大学生”,爸妈也就能够真正放心地看着自己的孩子成长,也就不会成为“矛盾爸妈”了。

大学生成长困境:反思与构建

有网友在微博上吐槽,“我爸妈一会儿说你都大学生了,怎么还跟个孩子一样;一会儿又说,在爸爸妈妈眼里你永远是一个孩子……”不料,这引来众多大学生的“附和”,直呼“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在如今“95后”大学生眼中,“矛盾爸妈”是种普遍存在。(2019年2月18日《中国青年报》)

实话实说,所谓的“矛盾爸妈”其实是一种爱恨交织的合成体。首先,从亲情的角度上说,“95后”大学生(包括“00后”大学生)群体在爸妈眼里,其实还是孩子,所以自然会从父母的角度居高临下地看待孩子的一切,“疼爱与指责齐飞,爸爸共妈妈一色”;其次,从成长期待的角度上说,爸爸妈妈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了,理应非常懂事,非常出色,在家里不应该表现出令人失望的样子,不应该“三天就被嫌弃”。由此,又爱又恨的“矛盾爸妈”就成为普遍的存在。

家是放松休憩的港湾。寒假过年,大学生从学校回到家里,回到父母的身边,平时紧绷的身心松懈下来,吃点爱吃的东西,多睡睡懒觉,这是他们认为可以充分享受到的福利待遇。客观而言,与家里相比,学校里的生活条件确实不够理想,吃的喝的住的,都很难尽如人意。因此,大学生回到家里,在生活上表现出一种类似“宝宝”的放松状态,吃吃喝喝,睡懒觉,不愿意做事情,确实也情有可原。爸妈对此要有一定的宽容度,不能动不动批评指责,让孩子感觉到聒噪,有逃离的想法。同时,过年期间的一些风俗习惯,比如无休无止的走亲戚吃饭等,在现在的大学生看起来很是缺乏审美情趣,无聊得很,他们自然也会抵触这样的活动,也难免和爸妈产生冲突。

良好的沟通是家庭和睦关系形成的重要前提。“矛盾爸妈”的产生其实也是亲子之间交流不畅的结果。一方面,爸妈是要放下身段和孩子对话,和孩子做好朋友,开展平等的对话。孩子已经是有了自主意识和独立审美判断能力的大学生,不能对他们高高在上地颐指气使,容易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如果对话的角度不对,有时候爸妈明明是关心的话语,在孩子那里也会是刺耳的。另一方面,孩子也要尽量理解爸妈的想法,多考虑包涵他们作为长辈的行为方式。万一爸妈对自己有了误解,也要主动和他们进行说明,不能一味地顶撞,造成家庭氛围的不融洽。(www.xing528.com)

“矛盾爸妈”现象折射出了大学生的成长困境。这种困境,对其爸妈而言,是他们本来希望孩子能够有出息,能够配得上大学生的身份,能够在家里乖巧顺从,在外人面前表现得有修养、有文化,但是实际结果却不够让人满意,让他们对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效果产生了怀疑;对于大学生自己而言,是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行为不能被理解,自己明明已经是成人大学生了,却还处处受着父母的约束,还被父母像小孩子一样对待,不得不做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

走出这样的困境,需要大学生及其父母双方的合力。对于父母而言,需要学会放手,学会和自己的孩子开展坦诚的交流。这种交流,必须是双向的,爸妈既要了解孩子的想法,也要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孩子,取得孩子的理解,让孩子有种真正作为家庭成员而被信任的成就感,由此可以产生责任感,愿意倾听爸妈的想法,愿意分担家庭的欢喜悲哀。对于大学生而言,要尽量以一个优秀的成人来严格要求自己,将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能力转化为实际的表现,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社会上,都要让人看起来像一个大学生。大学生应尽量按照家庭生活的节奏安排自己在家里的生活,多陪家人聊聊天,多做做家务事,多把时间放在学习上,少在父母面前刷手机,不要一副无所事事、无精打采的懒散模样,做一个优秀的“勤快宝宝”,别成为被嫌弃的“懒惰宝宝”。

另外,长辈的经验也是一种财富。大学生也不能过多地以自我为中心,既要自信,但也要听得进去长辈们的意见和建议,要懂得尊重父母和其他长辈给自己做的人生规划,即使是这些规划不一定科学和合理,也要礼貌地表示感谢,做一个有知识、有教养的年轻人。实际上,我们的大学生真正能够表现得很“大学生”,爸妈也就能够真正放心地看着自己的孩子成长,也就不会成为“矛盾爸妈”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