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寒假遭嫌弃,谁该反思构建?

大学生寒假遭嫌弃,谁该反思构建?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话实说,家长“嫌弃”我们的学生,确实不是教育意义上的“代沟问题”,实在是看不惯他们在家里的行为举止。大学生假期家里被“嫌弃”,这是一个多方面都要检讨的事情,不能简单地以“他们已经是成年人,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为理由,将板子打在学生身上。要知道,任何形式的“嫌弃”其实都不会让人感到愉快的。

大学生寒假遭嫌弃,谁该反思构建?

近几年的寒假,都有学生问笔者能不能早点回学校,原因就是在家里和父母经常发生争执,感觉很不开心,甚至有学生抱怨:家里只能待三天,三天过后就开始被各种“嫌弃”。

实话实说,家长“嫌弃”我们的学生,确实不是教育意义上的“代沟问题”,实在是看不惯他们在家里的行为举止。无所事事,无度地玩手机,不做家务事,没有一个家长会喜欢自己的孩子这个样子。按照家长的理解,孩子上大学了,应该更懂事了,应该能够有能力将自己和家里的事情做好。看到孩子放假回来的如此模样,仍然是一个不懂事的毛孩子,家长的气恼也是人之常情。

学生寒假回到熟悉的家中,一下子从期末考试紧张的氛围中摆脱出来,再加上寒假意味着春节过年,因此,他们感到放松,耍赖多睡一会儿,多玩一点儿,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学生毕竟是学生,人生的阶段意义与目标还是应该以学习为主,无论是什么样的假期,都不能成为放松自己的天堂,更不能成为懈怠进步的理由。按照学习规律,一个学期的学习,如果不能在假期里得到巩固与强化,学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教育界流行这样一句话:“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过寒(暑)假”,其真正的内涵正在于此。

大学生假期家里被“嫌弃”,这是一个多方面都要检讨的事情,不能简单地以“他们已经是成年人,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为理由,将板子打在学生身上。学生固然应该学会在假期继续安排自己的学习,不能将时间消磨在百无聊赖之中,家长和学校难道就没有责任了吗?(www.xing528.com)

孩子假期回来了。家长不能只满足于做一个“保姆”,以为管好他们的吃喝就行了。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以及自己的未来规划,多参与到他们的人生过程中来,这样才能使交流通畅而不会有障碍。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一个颐指气使而实际上什么也不懂的“人生导师”,要多倾听孩子的意见,多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多和孩子协商,一起讨论设计共同的活动,吸引孩子参与到家庭的事务中来,使他们愿意动手建设家庭良好的交流氛围和宜人的居住环境,可以亲密交谈而不必动不动就“一言不合,互相指责”,能够主动做好卫生清洁而不会房间凌乱,能够主动和父母一起待人接物,而不是基本的礼仪感都荡然无存。

从学校方面而言,学生的寒假生活不应该是教学活动的暂停,而应该是教学活动的延伸和继续。基础教学阶段的学生,寒暑假学习相对比较稳定和持续,那是因为学校布置有大量的寒暑假作业。再大的学生也是学生,也必须在学校的学习任务驱动下去坚持学习。扪心自问,寒暑假期间,大部分的高校对于学生的学习安排以及监督其实是不够的,以至于相当一批学生不知道该学什么,学习的结果该向谁反馈。虽然,寒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有一定的要求,但实际上,我们对于这些活动的实际开展情况及其效果,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导致了很多活动都流于形式,并没有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换言之,一旦学校和家长真正重视学生寒假的学习内容安排、监督与检查,让他们假期里能够将自己的专业学习以稳定的形式继续下去,而不是单纯依靠他们自己的自觉,再加上家长的合理介入与关心,学生就会过上一个丰富而有意义的假期,就不会动不动被“嫌弃”。要知道,任何形式的“嫌弃”其实都不会让人感到愉快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