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递正能量:给予就是获得

传递正能量:给予就是获得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26%的人认为,在友谊中,彼此付出的比例相当;60%的人认为,自己付出得太多了。然而,我们将会关注的焦点是:我们在友谊中传递正能量的实践。人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付出得太多了”——无论是家务、育儿,还是职业生涯中的担当。

传递正能量:给予就是获得

“我一直在给予,真的厌倦了这样的友谊,”她叹了口气,“举个例子来说吧,我丈夫新开了一家公司,准备聘请人才。正好我知道有个闺蜜经济困难,所以,我们就聘请她担任平面设计师。我一直在主动打她电话——如果我不主动找她,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通话。去年春天,她进了疗养院,我就承担起照顾她母亲的责任。去年夏天,我帮她全程安排了她儿子的婚礼事宜。这一切都让我感觉,我只是在给予、付出、奉献——从来不曾得到回报。这段友谊中几乎没有双方互动的时刻。我值得拥有也愿意为我付出的好闺蜜。”

这是属于极少数的案例,而且,我需要听到对方的观点。上述案例中的“索取者”强调,“给予者”总是打电话给她,然后一聊就是一小时,“喋喋不休”地唠叨自己的生活遭遇。“我以前并不介意,”她倾诉道,“可最近,我真的吃不消了。她打电话时,总是满腹牢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自己的故事。因为我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并不代表我没有自己想要倾诉的东西。”关于婚礼,“索取者”是这么解释的:“自始至终,她都在帮忙准备婚礼所需的东西,可是,她总是自作主张,就像这是她自己的婚礼一样。对于我儿子的婚礼和我的新儿媳等问题,她从来不曾问过我的感受。她当我是空气呢。”

“索取者”还在继续倾诉:“我总是在听她说话,甚至还花时间陪着她,可她从来不会问问我想做什么,就私自订下餐馆和电影票。在我的记忆中,她好像都没认可过我——我就是这么不幸的人。我想,我已经在尽量忍受她的自恋了。这还不够吗?”

总之,每个“给予者”都感觉自己为对方付出了很多。

针对这一问题,我已经调查了1000多名受访者。只有26%的人认为,在友谊中,彼此付出的比例相当;60%的人认为,自己付出得太多了。甚至上述的26%的人群,也倾向于认为,对方给予不足,索取有余。

因此说,如果我们一想到自己要付出更多,就感到害怕、疲惫或沮丧,那么,我们就不必谈论如何在友谊中灌注更多的正能量了。当我们缺乏积极性的时候,通常就不会思考如何灌注更多的爱和喜悦,而是琢磨着我已倾我所有,该是对方付出的时候了。

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承认自己索取多、给予少的人屈指可数呢?如果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付出得太多,那么,我们的慷慨付出和牺牲的受益者在哪里呢?

然而,我们将会关注的焦点是:我们在友谊中传递正能量的实践。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导致那些失衡感的障碍因素吧。联想一下自己生活中的友谊,哪些因素会引起你的共鸣呢?

1.需求未满足

朋友之间相处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很多障碍,因为我们总是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感到忙碌、疲惫和内疚。人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付出得太多了”——无论是家务、育儿,还是职业生涯中的担当。所以,我们不希望友谊占据我们的时间和精力,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

但我相信,我们的许多挫折来源于生活中的不完美。当我健康无恙、开心快乐的时候,就会感觉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当我自己资源匮乏的时候,如果有人想要我呵护的东西,我是不会像往常一样慷慨相赠的。请想象一下上班迟到的场景:我们很可能会对任何耽误我们时间的人或事感到生气(我们的牛奶喝光了而没来得及买;萨利找不到自己的鞋子;星巴克店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交通拥挤,需要我减速)。事实上,错误在于我们:因为没有早早起床。

我们累了,我们有需求,我们很气馁——这些并不羞耻。但是,我们要明白,抱怨自己付出太多的起因在于:我们太在乎自己的感受了。我们必须先滋养自己的生活,然后才能与他人分享。若想消除此类心理障碍,我们就得努力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希望别人来满足我们的需要。

2.害怕被人利用

我们似乎很是惧怕这样的现象:很多朋友来到这里,只是想尽量多索取点东西。或者,说得委婉一点,前来聚会的朋友们都不够美好,不够关心对方,不愿意花时间去爱对方。无论如何,我们不想成为看似弱小、付出太多或被人利用的人。

在《给予和索取:成功的全新方法》一书中,作者亚当·格兰特声称,我们担心被索取者剥削的恐惧感无处不在,以至于损害了幸福感。他引用了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家的观点,认为“我们期待别人暴露最坏的一面,结果却暴露了自己最坏的一面;我们因为害怕自己上当受骗,所以总是不愿听从自己内心善良的一面”。即便我们乐于付出,但如果我们目睹了对方的自私行为,也可能会计较、抵触、怨恨或拒绝。

但是,如果这种恐惧感只是杞人忧天,那该如何呢?

在我对1000多名人士的调查中,虽然将近15%的人表示,他们的付出不如对方多;但只有2%的人认为自己是索取者。不过,许多回答都带着尴尬——“我就像我见过的许多人一样,喜欢彼此赠送点小礼物;我一直认为,我应该努力这样做,但我承认,我不太擅长送礼”。或者因为感激之情——“我经历了一段非常艰苦的岁月,朋友们总是陪在我身边为我加油打气。我不知道如何报答他们。”他们并不想索取什么啊。

据统计,对于他人的慷慨恩赐,这些索取者并不想照单全收。我们站在双方的角度去思考,可能会得出更深刻的解释:在大多数情况下,友谊双方都认为自己付出得更多。若想消除此类心理障碍,我们就得提高对彼此的信任,并提醒自己,大多数朋友都不会别有用心地利用我们。

3.高估自己的贡献

心理学家把这种高估自己贡献的倾向称为“责任偏差”。在一项婚姻调查中,相关人员要求四对夫妇回答,在婚姻关系中,夫妻双方承担的责任比例如何。按照严格意义上来说,如果丈夫说自己为60%,妻子就得说自己是40%,因为夫妻双方的总额不可超过100%。但是,心理学家米歇尔·奥斯和菲奥里·西科里发现,每四对夫妇中,有三对夫妇的总额明显高于100%,也就是说,在这三对夫妇中,每对夫妻里至少有一人估计错了。

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原因如下:我们总是念叨自己在干什么,却不关心别人在干什么;我们对自己做的事情总是刨根究底,可对于别人的所作所为,即便亲眼看见了,也会忘得一干二净;我们只会在意对方的极大付出,或者与自己有着相似的付出方式。

因此说,在相处过程中,如果我常常请好友吃饭,那我会不禁去想,当我意识到好友很少回请我的时候,我就会认为自己付出得太多了。我这么想的时候,可能忽略了这样的事实——这位好友参加了我孩子的生日聚会,还把他旅行时买的礼物送给了我,或者,在我母亲去世的周年纪念日,他给我打了电话。

若想消除此类心理障碍,我们就得多多注意对方的给予方式,并感激他送的每一个礼物(稍后,我们将讨论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索取)。

4.你的奉献值几分

在本章开头的故事中,其中一位女性把自己看作是“给予者”,因为她给了闺蜜一份平面设计工作;另一位女性则认为自己付出得更多,因为她做了更多工作,收取的报酬却甚少。所以,她俩的付出总额超过100%的上限:在这份友谊中,两个女人都给自己打了“高分”,因此不符合逻辑上的可行性。

这种打分思路是有问题的。我总是打电话给她,她就会尊重我吗?在谈话的大部分时间里,她都在聆听我的倾诉,我就会尊重她吗?我经常主持单身狂欢夜,所以就该多得点分吗?她经常千里迢迢地开车来找我,因此可以得高分吗?我邀请她来参加特别晚宴,这就是我送给她的礼物吗?她为了参加晚宴,还帮我照看了孩子,这就是她送给我的礼物吗?谈到照看孩子,我又要抱怨了:她的两个孩子都是多动症儿童,那天下午,他们把我家的房子翻了个底朝天;我的三个孩子都是乖巧听话的小天使,第二天,她是帮我照看孩子了——可是,我怎么还是觉得自己付出更多呢?我要不要热情一点儿,让她多讲点自己的生活琐事呢?她会不会推心置腹地向我倾诉那些故事呢?

现在问题来了——我们总是考虑自己的付出和贡献,却不太喜欢认可与感谢对方的慷慨奉献——如果对方不认可我们的贡献,我们就会更加生气。若想消除此类心理障碍,我们就得多多质疑自己的奉献:努力弄明白对方怎么看待我们的付出。

5.选择对的关注点

我们不难想象,和我们相似的人对世界的看法也相似。但是,很多婚姻治疗的故事告诉我们,一对“非常般配”的夫妻,看待世界的方式存在着天壤之别。这种现象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看待各种给予和索取方式的视角。我敢保证,丈夫为妻子精心准备的礼物,也许妻子会不屑一顾。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挑选礼物,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考虑接收人的喜好与感受。

如果没有考虑对方的感受,我们更可能会按照自己的喜好而为对方举办一场惊喜晚会;我们因为厌倦了传统的宝宝抓阄游戏,所以为他即将出世的宝宝策划一场花式茶会;我们看到他手里的旧钱包十分寒酸,所以给他买了一只新钱包。我们这么做,未必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对方喜欢什么。事实证明,即便我们清楚地知道对方想要什么,有时也会选择我们想送的东西。《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上有一篇论文,讲述了结婚礼单中的矛盾数据:我们送礼的时候,喜欢选择礼单之外的礼品,因为我们相信,这样会显得更加周到和有创意。可是,当我们自己结婚时,如果大家可以赠送有实用价值的礼物,我们会更加高兴

有一本书叫《爱的五种语言》,它建议大家,当爱以我们珍视的形式给予我们时,最能让我们品尝到被爱的感觉。爱有五种语言,第一是肯定的言辞,第二是服务的行动,第三是身体的接触,第四是天伦之乐,第五是接收礼物。如果我们更喜欢天伦之乐,而不知道朋友更喜欢接收礼物,那么,我们会找他谈论亲子时光——事实上很遗憾,因为我们忘记给他赠送生日礼物

在浪漫的爱情中,我们总是吵个不休,追其根源,就是我们选择爱的方式令对方失望:你想要的礼物,我没有买;我想听的甜言蜜语,你没有说;你想优先考虑的事,我没有依你;我想让你做的事,你没有去做。不要太单纯,友谊的期望不可能都得到满足。若想消除此类心理障碍,我们要做到两点。第一,我们可以询问对方,我们送什么礼物或做什么事情,对他最有意义——只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就一定照办。第二,我们可以告诉对方,我们最感激他的是什么。

积极性和消极性的最低比例是5:1.一份天长地久又意味深长的友情,可以让你多一点喜悦、少一点悲伤。

在理想情况下,朋友之间的每次互动都是积极交流。我们相聚一堂,谈笑风生;我们尽情发泄,细心聆听;我们欢欣鼓舞,亲身体验;我们积极给予,适时索取。

当我们感到生活中的爱已枯竭时,当我们开始担心周围人的需求时——我们更倾向于斤斤计较,然后尽量少付出一点。但是,如果我们克扣礼物,那我们伤害的不仅仅是这份友谊——受害者还有我们自己。

亚当·格兰特的《给予和索取》一书中有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案例:事实上,最成功和快乐的人不是索取者或患得患失者(那些喜欢打小算盘,或只是在对自己有好处的情况下才肯付出的人),而是给予者和奉献者。给予者有着更广泛的人脉网,更多人为他们的成功而喝彩,需要时可以得到更多支持者,在人际关系中也更具亲和力。他们可以赢得更多信任,成为生活的宠儿。

但是,如果我们无法抵诱惑,总是喜欢少一点付出,那我们伤害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和这份友谊——受害者还有我们的社会。罗伯特·普特南在《一个人打保龄球》一书中提醒我们,缺失信任的社会似乎与我们日益增长的孤独感息息相关。我喜欢他提及的“广义互惠”:当我们赠送别人东西的时候,没有指望对方回赠我们任何东西——并非奢望一段时间过后,别人会如数回报。

我相信,我们生活的世界不需要人与人之间相互害怕。因此,我们最好不要付出太少,干脆走开。更确切地说,我们若想培养优质的性格、快乐的心态、美好的友谊和开心的世界,就得尽可能做到宽宏大量。这也意味着,用爱灌注自己的心田,让我们的心河永不枯竭,以一种对朋友有利却不会耗尽自己的方式去给予和接受,学做一个乐于奉献的好朋友。

接下来,我们要讲述提高积极性的五大实践,这些实践适用于任何一段友谊。

#1.给予他人,就是给予自己

在实践中,我们要指定朋友的行动,由于某些原因,我们会觉得他们并不怎么在乎我们的所作所为。

他会恼火地说:“在这样的友谊模式中,我从没感觉到给予和收获的比例正好是50:50.”

让他详细列出一份友谊中不满事项的清单:朋友没有给我足够的时间;似乎所有的邀请都是我发出的,他有时还会拒绝;他没有向我伸出援助之手。

“我一直认为自己比对方更注重彼此的友情。”

我的答案是什么呢?“也许是真的吧。”

这个答案往往会让人愤愤不平——特别是在强调友爱互助重要性的时候。可是,大家甚至不明白“友爱互助”的真正含义吧?我们想要的友情,需要友谊双方都很友爱和善良,但我们不能保证,双方会以相同的方式去关爱彼此,或者面对轻重缓急问题的时候,具有相同的思维模式。

我们不能指望每个人都意见一致——无论我们是开设储蓄账户、健康饮食、选举投票,还是专注于浪漫爱情。即使是那些共享这些价值观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排名。本能地重视安全、舒适和健康的人,与根深蒂固地关注人脉、协作和服务的人,做出的决定不同——这两者又都不同于喜欢冒险、刺激和风险的人。有些朋友非常专注和自觉,甚至刻意地培养感情,但是,大多数人不会那样做。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怎么关爱我们。此外,当我们的情境变迁时,也会改变事情的轻重缓急——本来就应该这样。

朋友们对我表达爱的不同方式,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怎么爱我——而是意味着,他们爱我的方式不同。

这里还有个更大的问题——我们是否感觉到,我们的付出带来了回报。换句话说,如果我每次邀请,某位闺蜜都拒绝,那是一回事。但如果她总是接受邀请,我就会享受与她在一起的时光,那是另一回事。我们吸引朋友给予我们的能力,差不多完全取决于我们的眼力。

给予他人,就是在给予自己。

事实上,我们学会在友情中积极付出,给予他人,就是在给予自己。或者,如果需要的话,可能会更有利于我们自己。无论我们在友谊中付出什么,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当你开始伸出援助之手时,你就是给自己时间去交友、交心、回忆、欢笑和考验。请不要纠结于索取太少的问题。请不要担心朋友爱不爱你。你只要传播爱就好啦!

反思:选择一位朋友,并列出你给予他的所有方式。现在,请在每个案例的旁边加个备注,挖掘一下每一份付出带给你的好处。比如,你可以这么写:“我给他发电子邮件,问他想不想聚会,结果开车走了很长的路去找他。”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可能是:“我花了两个小时才赶上了他,感觉更亲密了。在这期间,我也有时间做自己的事。”

实践:重新训练你的大脑,不要总是遗憾和自我怀疑,而是要更加频繁和迅速地意识到,我们加深友谊的同时,也增加了收获。怎么样?就在一呼一吸之间,你悄悄向自己传递了如下箴言:“给予他人,就是给予自己。”

就在这个星期,你要为好友做点什么?在赠送礼物之前和之后,你都要默念一遍这句箴言。

#2.慷慨奉献,巧妙给予

值得注意的是,“给予过多”可能会破坏友谊。请看下面的两种危局:

·原本没有,还要强行给予:如果我们奉献的代价是损害了我们自己,那么,我们可能给予了我们负担不起的东西。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强行给予自己没有的东西,也不能无限地给予,从而导致能量透支。

·给予对方,是为了控制对方:如果我们的给予是为了体味被爱的感觉——这就相当于谋取特定的回报——那么,我们的礼物既不干净也不纯洁,而我们的“宽宏大量”只会变成控制或绝望。它不会给任何人带来好处——特别是对我们自己。

许多朋友陷入了如此危局,最后感觉身体被掏空,还疲惫不堪、伤痕累累、几近疯狂,甚至被朋友“利用”。可事实上,他们给予过多,不是对方的错——即便是对方要求他们这么做。我们的任务就是培养自我价值感,所以,我们认为自己不需要感觉被人需要或重视。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将自己的能量保留在健康区域,并适时给予。必要时敢于拒绝。

我和一位好闺蜜达成了一项口头协议:我们承诺,我们需要什么就向对方要求什么。我们发誓,遇到搞不定的事情,我们就要敢于拒绝。事实上,我们开玩笑时说过,我们需要拒绝对方几次,只是为了证明,即便互相拒绝,我们也可以维持相互信任的局面。这里有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我们都知道,如果有一个人需要帮助,就会主动提出来,而不是让另一个人去猜测或推断!我们不需要担心会打搅到对方,或者让对方勉强——我们要敢于拒绝,切不可先发制人地做决定。

当我给予的时候,我希望自己的礼物尽可能地保持纯洁、慷慨、忠诚。

我们的朋友可以在很多方面帮助我们。我指的不只是诸如此类的帮助:“我们下周末可以待在你那里吗?”或:“你能帮我包起来吗?”是的,让你的好友成为你可以坦率对话和直接求助的人。也让你的好友成为你重复交涉的人,你可以这样:“我真不愿意那样做,但如果你实在找不到别人,请你告诉我,我会成为你的紧急支援!”让你的好友成为你常常拒绝却依然觉得你很爱他的人,这就是你的“感情肌”,你们要练好这块“感情肌”。

反思:如果你总是反复地给予,而收获甚少,那么,你就会感到痛苦。然后,你会停下来,暂且缓和一下情绪,寻找自己能量透支的原因。你努力避免的潜在恐惧是什么?或者,你试图满足的需要是什么?

实践:如果有一个闺蜜,你感觉她非常亲切,或者,你愿意为她多一点付出,请你勇敢地向她求助!你可以这样说:“最近,我意识到自己付出得越来越多,感觉筋疲力尽。因为在需要的时候,我却很难付出精力去给予帮助。可这是我需要做的事情。你可不可以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呢?”

下面几个回答,描述了她帮助你的方法:

·你若需要帮助,请尽管吩咐,不过,我也会偶尔拒绝几次。

·我可以每天告诉你一件事——我会做却故意不做的事。

·我们每个星期都聚到一起想办法,如何填满“爱心之盒”。(www.xing528.com)

#3.坦白自己的需求

有时,给予和索取之间失衡的“过错”不在于对方,而在于我们自己。当我们无法表达或描述我们的需求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很多人成功掩饰了“需要帮助”的困境。也许你是个坚强而能干的人。你好像可以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你为自己精力旺盛而倍感自豪,你喜欢给予和帮助他人,帮很多朋友出主意,还给他们加油打气。或者,也许你更倾向于做一个安静淡泊抑或妙趣横生的人?无论如何,意图只有一个:我们不想麻烦和激怒对方,抑或让对方失望。我们知道,大家都很忙,我们在迟疑,要不要因为自己的需要而打搅别人,给别人的生活增添压力。

但是,假装不需要帮助的行为,会引发很大的后顾之忧:它否定了人类脆弱的一面,剥夺了朋友之间互相给予的快乐体验。如果我们坐在跷跷板的一头,却不让朋友坐在另一头来翘起我们,那就永远不会收获冒险的快乐。无论如何,我们只有一种方法来纠正这种失衡状态。关键问题不在于我们给予很少,而在于我们索取很多。下面请大家练习一下如何恰当地索取。

当然,我们在表达自己的需要之前,必须要承认自己需要帮助,这可能是一件很难办的事。但至少我们可以向几个朋友作如下暗示:“我有点担心,以前,我一直为自己可以为朋友提供帮助而自豪,今年,我也想做一个需要他人帮助的人。你会帮我吗?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你愿意听我倾诉自己的烦心事吗?即便我不愿提及,你也会主动分担吗?”换句话说,我们可以邀请好友来帮着开导我们自己——邀请他们来支持我们开启新格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它表达了人类最强烈的愿望。

我们感到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朋友没有准确预言我们的实际需要。举个例子,假如这个星期,我的闺蜜可以挤出点精力来帮我,但是,如果她打电话安慰我——而我却需要有个人带出门去活动活动。到头来,她虽然为我消耗了精力,我却依然在舔舐自己未愈合的伤口。这不是她的错——她已经为我付出了。这是我的错——因为我对她没有以诚相待。

我们很容易相信这种话:一切帮助都是真诚的产物。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关键是,要真诚坦白,不要让别人去瞎猜,这样才能让我们的需求得到满足。任何朋友都愿意倾听和努力满足我们的需求,这就是以诚相待的真谛。

反思:如果你表达需求的时候一直在迟疑,请你正视一下这个问题。那是因为你迟迟没有发觉自己的需要吗?或者,你发现了自己的需要,却以此为耻吗?还是因为你认为,一旦和盘托出自己的需要,朋友就不会一如既往地爱你了呢?请你为自己的犹豫不决找出一个以上的原因。

实践:选择一个朋友,两人反复练习如下情境:你做了一个可以与他分享的决定吗?或者,你有一种可以向他倾诉的压抑感吗?还有一个关键的实践——也同样见证了脆弱性和积极性。我不是说要鲁莽行事——我是说可以冒一点小风险。你的朋友也会受益无穷。

#4.珍惜乐于奉献的朋友

下面这一点借鉴了《积极性101》的部分内容:我们的幸福源于关注自己拥有的东西,而不是我们没有的东西。汤姆·拉斯在《生死之交:你的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一书中表示,友谊改善人们的生活。他这样写道:“当且仅当,你专注于别人在你的生活中产生的积极影响,而不是纠结于他们没有发挥出来的作用。”

还远非如此。拉斯的研究显示,我们当中83%的人在友谊中各具优势。此外,我们不是无所不能的圣人。这只是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朋友,但存在完美的朋友圈——我们以不同的方式互相扶持。

请大家停下来想一想吧:我们的朋友不可能在各方面都卓越过人,这不是他们的错。我们虽然希望朋友爱我们,但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各有千秋。有这样一幅漫画:一位老师面对着这样一批学生——一只鸟、一只猴子、一只企鹅、一头大象、一条金鱼、一只海豹和一条狗。这位老师宣布:“为了公平起见,大家必须参加相同的考试。”当然,只有一个学生可以通过考试,但我们知道,那些没有通过考试的动物,并不是不聪明、没有才华或没有价值。

从那之后,盖洛普民意测验中心总结了朋友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八种不同角色。这些角色提醒我们,我们都拥有自己的独特价值,所以,我们不该把自己期望的东西强加于朋友,而应该让他们完完全全地做自己。

请看看你与朋友之间的互动吧:你们在彼此的生活中扮演了同样的角色吗?你们都是对方的“拥护者”和“联系人”吗?下面对照这八大角色,把你的朋友归归类吧:你能确定每个朋友擅长扮演哪些角色吗?(我们可以兼顾多个角色,但最擅长的角色可能只有一两个。)接下来,把你归类后的朋友与这八大角色进行一下比较:是否存在被忽略的角色——朋友擅长却没有扮演的角色?你的所有回答都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让你明白哪些朋友可以求助,哪些事情可以指望谁。换句话说,我们要保持更加清晰的思维,不要因为“正能量者”没有坐下来促膝长谈几小时的深度话题而感到沮丧,也不要因为“导航者”絮絮叨叨地指指点点而感到厌烦。

朋友在生活中给了我莫大的帮助,我要弄明白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朋友圈的八大角色

建设者:激励你、希望你进步、真心希望你成功的朋友——即使这意味着他们会在你身上大做文章。建设者不会与你竞争,他们会一路为你欢呼,直到最后。

拥护者:支持你和你的信仰的朋友,他们会大肆称赞你。拥护者是你最强大的支持者,他们依赖于你的成功和幸福。

合作者:具有类似兴趣的朋友——这是很多伟大友谊的基础。共同的兴趣是让合作者成为终生朋友的根源,值得你花时间去共处。

志同道合者: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会陪伴在你身边。你们的感情几乎牢不可破。他以你是他的朋友而感到自豪,他还情愿为你的利益而做出牺牲。

联系人:牵线搭桥,帮你实现愿望的朋友。他们很了解你,还给你介绍志趣相投之人做朋友。

正能量者:总是帮你振奋精神,给你的生活带来更多正能量的有趣的朋友。当你倒下的时候,他会把你扶起来。当你开心的时候,他会让你更加快乐。

心灵开拓者:拓展你的视野,给你介绍新的主意、机会、文化和人物。他们促使你以创新的方式进行思考,并助你创造积极的变化。他们挑战传统的智慧,让你表达可能会令人不悦的意见。

导航者:给你建议,让你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朋友。他们总是耐心聆听你的梦想和目标,然后帮你找到实现它们的途径。

上文改编自汤姆·拉斯的著作《生死之交:你的生活中不能没有他》(盖洛普出版社,2006年)。还可以访问以下网址:www.galup.combusinessjournal24883what-workplace-buddies-worth.aspxaccessed21June2015.

如果你的朋友圈没有覆盖这八大角色,那么,你可能要对某些朋友失望了。不过,只要你努力,一定会收获美好的友谊。(为此,请查看我的第一本书《友谊并非从天而降》,创建朋友圈的入门书。)

反思与实践:这个星期,你和一位朋友有约,在此之前,请问自己:“在我们相聚的时候,他的最大奉献是什么?”然后,把他的贡献与你的心情和需求作比较。设定你的期望值,让你的朋友发挥优势。(例如:“他很善于提建议,我可以要求他具体参加什么项目吗?”或者:“他总是那么鼓舞人心,当下我的生活中最需要什么呢?”)

你也可以想一想,如果他不肯答应,那你如何让他帮你达成所愿。(例如:“你总是给出这么好的建议,但我今天只想找个人倾诉,让我发发牢骚。”)

#5.学会分享感激之情

我们都希望朋友多付出一点,首先是希望对方主动一点。我相信,这种不满心态源自于我们缺乏主动性意识。例如,“如果他不主动,那就意味着,他不像我关心他那样关心我”——这只是一个九岁小孩的心声——当没有人邀请他去玩耍的时候,他就会感到很伤心。为此,我开展了一项民意测验,结果显示,缺乏主动性的人并不愿意表达感激之情。

打个比方,如果你的朋友对你说:“你经常邀请我出去玩,这对我意义重大。我一直很享受我们在一起的时光,非常感谢你愿意伸出援手。我很抱歉,我不太擅长回赠你同样美好的礼物,但我想让你知道,我很高兴,你的主动性从没就没停止过。谢谢你!”那会有什么感觉呢?那会改变什么吗?你还会不敢主动出击吗?主动性可以带走一些挫败感吗?你很高兴自己的付出得到赞赏吗?

我问过的人几乎都说,主动性可以改变很多情况。让朋友感谢我们——提醒我们,或告诉我们——他们没有伸出援手,不是因为他们不爱我。也许是因为他们生性羞怯、缺乏经验,擅长其他领域,或者思考方式不同。不过,大多数主动者得知自己的奉献得到赞赏的时候,都会感到兴奋,并且乐意继续奉献。

所以,若想与不愿主动出击的人做朋友,就要亲自攻克这种缺憾。所以,如果有人向你发出邀请,请你表达感激之情!

若想与喜欢主动出击的人做朋友,就要付出多一点。也许他们觉得你不够开放,也许你提的问题太少,也许你很少主动去帮忙,也许你并不认可他们。请看清他们的心思,然后表达你的感激之情!

对于朋友的种种奉献,我常常表达感激之情。

即使你不会示弱,也可以通过感激和认可来恢复友谊。有个闺蜜曾经对我说:“我总是很佩服你愿意和我们分享你的恐惧和不安——我却很难做到这一点。我希望自己继续努力,但也盼望你明白,我虽然不如你那么开放,却真心感激你的分享,非常羡慕你的胆识,我从你身上学到了很多。”这种肯定改变了我的一些想法,比如,“也许我说过冒犯她的话”“也许她不喜欢我”或“也许她认为我很蠢”——取而代之的是这样的感觉:我和她更加亲密,我的分享让她更加舒适。

认可彼此,不仅是给友谊的礼物,也是给我们自己的礼物。当我们寻找——发现——欣赏朋友的美好品质时,就会感到更加快乐。反过来,朋友们也会回赠给你同样的爱和考验。

反思:列出一张最佳好友清单。请注意,他们为你付出的与你为他们付出的不同,他们的付出更多更好。

实践:计划一下如何表达你对好友的感激之情。你会说出下次去看望他们的时间吗?你会给他们留个便条吗?你会拿起电话,突然说你很感谢他,让他们惊喜快乐一整天吗?请分享你的爱。

当我们伤心、害怕或崩溃时,就感觉开车遇到了冰雪道路,只好脚踩刹车,防止打滑。但是,那些在雪地里长大的人知道,在雪地上驾驶的口诀是“减速慢行”——紧急刹车往往会让汽车失控。

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我们的友谊。当我们遇到冰雪路面时,不应该假装一切都很好,仍继续踩下油门,也不应该惊慌失措,紧急刹车,或赶紧调头。相反,重要的是,我们的脚要远离油门——然后静下来思考,我们为什么如此性急,什么需求还没得到满足。(“需要反思的问题”一栏中提出了一些深刻的问题。)

所以,既然你说出了自己对友谊的不满之处,你就有责任去解决这个问题。你依然希望增进友谊——只是要放慢脚步——保持满满的正能量的同时,需要你慢下来思考。

反思:我为什么对朋友不满意?

我为什么要恼火?是因为我的朋友,还是生活中的其他烦心事?

当朋友的回应没有遵循我的思路时,我会生气吗——我对他的期望值是不是太高了?当我寻求帮助的时候,是不是要换一种更好的方法呢?或者去找另一个朋友?

我总感觉自己付出太多,我是不是想多了?是不是朋友的付出形式多样,我还没有完全洞悉呢?

如果是我付出太多,是不是因为我收获不够多,而不是给予太多呢?

如果我给予太多——我为什么要那样做呢?

如果我没有得到收获(例如,分享我的需要,准备接受帮助)——若想在这段友谊中收获更多,我可以做点什么呢?

我可以询问他点什么,让我感觉自己正在控制自己的情绪呢?我愿意这样做吗?我怎么才能不用责怪他呢?

你还记得积极性和消极性的最低比例吗?此比例低于5:1的任何友谊,它的积极互动都难以恢复到平衡状态。如果我们可以不断地带来欢乐的时光、谈笑风生的场景、神采飞扬的溢美之词、激起冒险天性的事件和各种善心善举——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具备足够的精力去应付更为艰难的情境。在这段友谊当中,可能会频繁出现态度强硬的谈话、伤害性的话语、怠慢和未满足的需求——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撤回自己的善意之举。

在理想世界里,当周围的消极性增加时,我们的积极性也会增加。那是因为爱——让我们渡过了难关。

祝福意味着什么

我们用宗教方言祝福各种事物:婴儿、食物、婚姻、死亡。许多传统的仪式都倾向于祝福——无论是请求父母,还是送别他人。

不幸的是,有些宗教分支会拒绝意见相左之人的祝福——例如,他们的性取向、性别或社会信仰、政治观点。可惜,他们这么做的结果就是遗憾地错过了完美的祝福。

祝福不是我们赋予某人的东西,而是我们认可某人身上具备的东西。祝福不是我们给予的东西,而只是我们承认的东西。人们已经被祝福、被重视、被关爱。那不是我们制造出来的东西,我们只需决定要不要选择看见它——要不要让别人也看见它。这取决于我们是否看见别人的价值,我们是否愿意用生命赋予的肯定方式去送出祝福。

但愿我们可以成为“减速慢行”的好朋友。即便他们的生活沉浮多变,也要送上美好的祝福,相信他们也会这样对自己。

友谊箴言

·当积极性与消极性的比例较低时,通常是因为,我们以为自己付出的比对方多。因此,关键在于,我们不仅要“给予更多”,还要理解自己为什么不能保持镇定。

·关键是要意识到给予过程中的障碍因素:我的资源有限,我们害怕被人利用,我们看待给予和索取的视角——甚至是我们选择给予的特定礼物。

·我们若想培养优质的性格、美好的友谊和开心的世界,就得尽可能做到宽宏大量:用爱灌注自己的心田,让我们的心河永不枯竭,以一种对朋友有利的方式去给予和接受,学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人。我们的任务就是培养自我价值感,所以,我们认为自己不需要感觉被人需要或重视。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将自己的能量保留在健康的区域,并适时给予。必要时敢于拒绝。

·有时,给予和索取之间失衡的“过错”不在于对方,而在于我们自己。当我们无法表达或描述我们的需求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当我们寻找——发现——欣赏朋友的美好品质时,就会感到更加快乐。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如何加强友谊的默契度,以便彼此建立信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