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的小学语文教材探析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的小学语文教材探析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及教育理论的变化发展,小学语文教材也经历了一系列变化。20世纪50年代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全国第一套中小学通用的小学语文教材《国语》。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国各地陆续使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修订的小学“四二制”教材,这套教材在促进“语”“文”统一、全国教材统一、语文教学统一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的小学语文教材探析

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及教育理论的变化发展,小学语文教材也经历了一系列变化。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小学语文教材基本处于“一纲一本”的状态。20世纪90年代起,出现了“一纲多本”的繁荣局面。

(一)20世纪40年代~50年代间的小学语文课本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采取“先借用,后修订”的办法解决教材问题。20世纪50年代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全国第一套中小学通用的小学语文教材《国语》。此时在全国比较流行的小学语文课本还有由上海临时课本编审委员会编写的《国语》。这一时期修订的国语课本,要求彻底摒弃国民政府“国定本”教科书中一切反动的东西,充实新民主主义的内容。为了适应当时形势的需要,各地自行补充一些地方教材。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国各地陆续使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修订的小学“四二制”教材,这套教材在促进“语”“文”统一、全国教材统一、语文教学统一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曾试编五年一贯制小学语文课本,但由于暂缓推行五年一贯制,教材只编到三册就终止。

(二)20世纪50年代末的小学语文课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我国第二套全国通用教材,也是第一套完全自编的小学语文教材。这套教材的主要特点是:识字教学采用大集中安排、在语言环境中教学的办法来编辑教材;以阅读教材为主体,有目的地选编课文,综合安排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内容;阅读教材重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道德情操的陶冶,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思想性。这套教材是小学语文实行汉语文学教学改革的凭借,它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向科学化迈进了一大步。

(三)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小学语文课本(www.xing528.com)

彼时的语文教材“强调突出政治、紧跟形势,语文课本成了政治课本”。不过,秋季使用的小学语文课本“第一册编入了汉语拼音,从此,汉语拼音正式成为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

20世纪60年代秋季,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开始在全国少数试行十年学制的小学一年级试用。这是人教版第三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这套教材吸收了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并提出“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应以识字教学为重点,采取集中识字的办法,加速阅读教学的进程”。

(四)20世纪60年代~70年代间的小学语文教材

教育部提出关于教材处理意见的报告。中共中央对此报告的批示指出:“小学不论高小或初小都要学习毛主席著作,初小各年级学习毛主席语录,高小可以学习‘老三篇’,以及其他适合于小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和语文程度的一些文章。”出现了“政文合一”的教材,这些教材多为学校自选自编。全国各地都自编小学语文教材。20世纪70年代的小学语文教材,不论是“小学政文课本”,还是“小学语文”“语文课本”,都是突出“无产阶级政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