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诗歌:语言、想象与诵读

教学诗歌:语言、想象与诵读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诗歌所体现出的是社会生活。根据诗歌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教学诗歌应该做到:理解和学习语言,启发想象,加强诵读。(一)学习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语言不仅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而且极其凝练和准确,这对发展学生的语言很有帮助。古诗的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三)加强朗读诗是有声的画。同时朗读也是学习诗歌语言的主要手段之一,朗读比起默读来,学生更容易进入意境,领略诗歌语言的特点。

教学诗歌:语言、想象与诵读

诗歌分为诗词与歌词两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课本的编写不仅会涵盖一定的古诗内容、同时会引入一些现代诗与儿歌等题材内容。诗歌所体现出的是社会生活。从表达方法看,它有高度的含蓄性。诗歌的特点在于它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和丰富的想象。诗人凭借想象,对事物做出种种联想、比喻、象征和大胆而又合理的夸张,抒发出强烈的思想感情。诗歌的特点还在于语言凝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根据诗歌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教学诗歌应该做到:理解和学习语言,启发想象,加强诵读。

(一)学习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不仅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而且极其凝练和准确,这对发展学生的语言很有帮助。教学诗歌,要抓住含义深刻、感情色彩强烈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体会,领悟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道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古诗的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低年级,重点应放在朗读、背诵和识字、写字上,只要借助图画和文字使学生大体知道讲的是什么即可,一般不要讲解诗句。

(二)展开合理的想象(www.xing528.com)

诗人凭借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想象,使诗情画意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画面。这样,才能使学生领略到诗的意境,受到熏陶感染,并促进想象力的发展。用比喻和拟人的方法写成的诗句,需要引导学生想象比拟的事物和被比拟的事物在形象上的联系,教学时就要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借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加强朗读

诗是有声的画。有感情地朗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诗中的图景和情感,帮助学生体会诗的音乐美,增强诗的教育效果。同时朗读也是学习诗歌语言的主要手段之一,朗读比起默读来,学生更容易进入意境,领略诗歌语言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