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班管理要点及幼儿责任心培养

中班管理要点及幼儿责任心培养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自然、得体、大方,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影响。中班年龄阶段是培养幼儿责任心、激发幼儿责任感的关键时期,幼儿责任感的形成,有利于幼儿园班级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中班管理要点及幼儿责任心培养

中班幼儿处于小班到大班的过渡期,逐渐摆脱了小班幼儿具有的依赖性,但是尚不具备大班幼儿的独立和成熟,对于中班幼儿的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树立良好的榜样,发挥示范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对于模仿意识强、易受暗示的中班幼儿来说,利用具体的正面形象或良好行为作为榜样,来引导幼儿遵守班级规则,规范自身行为以及激励幼儿表现出积极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中班幼儿的模仿性是随着幼儿的年龄发展逐渐表现出来的。在幼儿园生活中,幼儿教师、同伴等往往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他们会模仿对象的语言、动作、表情等。那么,充分利用幼儿这一模仿性强的特点,可将其恰到好处地运用到幼儿园班级管理中来。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选择具体、典型、正面的形象作为榜样

榜样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中班幼儿班级管理的效果。中班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为主,生活经验有限,只有具体、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与模仿的兴趣。所以说,榜样的选择非常重要,教师在选择榜样时应选择具体、典型以及正面的形象,为幼儿提供行动的参照,从而让幼儿更好地表现出适宜的行为。幼儿生活中的同伴、父母、教师都可以成为幼儿学习与模仿的对象,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动画片中的主人公、影视作品中的形象也都可以成为幼儿学习的参照物。可以通过故事讲述、角色扮演、游戏活动的形式,让幼儿主动参与到具体的活动中来,对榜样人物进行深入理解、认同、内化,从而做出相应的榜样行为。

2.及时对幼儿的榜样行为进行回应

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在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捕捉幼儿身上的优点,并及时进行表扬。除此之外,教师需要善于发现,留心观察,对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行为或榜样行为进行及时强化,从而鼓励幼儿表现出更多的榜样行为。例如,每次在喝水时,总会有个别幼儿不能按要求将自己的水杯自觉地放到原来的位置,这就需要教师认真观察,寻找能主动按要求做的幼儿,当发现某个幼儿自觉地将别的幼儿用过的水杯放到原来的位置,应及时进行表扬,并鼓励该幼儿来督促其他幼儿把水杯自动放好,引导其他幼儿向其学习。(www.xing528.com)

3.教师应时刻注意自身言行

由于幼儿经验的缺乏、判断力的不足、模仿的天性、对教师的崇拜等,他们对教师的行为几乎全盘接收。对于幼儿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幼儿效仿与学习的对象。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自然、得体、大方,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影响。教师要擅于用眼神、手势以及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批评和指责时的严厉,表扬、赞许时的和善等都会给幼儿积极的暗示,既让幼儿容易接受,又不会对他们造成伤害。教师还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直观地告诉幼儿是与否、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真正做到言传身教。因此,幼儿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从而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

(二)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学会自我管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幼儿不仅是幼儿园班级管理活动的重要对象,而且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发挥着主体性作用。无论是生活自理能力还是集体生活适应能力,中班幼儿都比小班幼儿有了显著提高,因此,鼓励更多的幼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让他们成为管理班级日常活动的小主人,让幼儿有相对自由的选择、判断、分析、裁决等的权利,从而更好地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幼儿在潜意识里会以管理者的眼光来严格要求自己,更加努力地控制和纠正自己不良的言行,主动地表现出符合规则和要求的行为。另一方面,幼儿会以管理者的身份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来,以“小小管理员”的角色来督促其他幼儿,提醒有不良行为的幼儿注意并改正自身行为,协助教师做好班级其他活动,促进班集体健康的形成和发展。总而言之,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幼儿不仅是被管理者,还是管理者,这样更容易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教师也能够更加轻松、有序地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从而提高幼儿活动的效率,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强化幼儿的责任意识,激发责任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应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能整理自己的物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别人。”中班幼儿的责任意识开始初步形成,开始尝试着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中班年龄阶段是培养幼儿责任心、激发幼儿责任感的关键时期,幼儿责任感的形成,有利于幼儿园班级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教师在激发幼儿的责任意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通过故事、绘本以及动画影视启发幼儿的责任意识,让幼儿从小就拥有承担的勇气。作为教师应注重研究幼儿的心理特征,细心观察幼儿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根据幼儿的需要把责任意识贯穿于幼儿园日常生活之中,幼儿有了较强的责任意识,不仅可以更好地处理自己遇到的事情,还可以维护班级规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