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本海军中型炮艇1179号及其火力配置

日本海军中型炮艇1179号及其火力配置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继设计建造15米内火艇型炮艇之后,日本海军又在1939年左右设计建造了一型体量更大、设计也更完备的新式炮艇,在日本海军中称为中型炮艇。日本海军中型炮艇“1179”号,照片推测拍摄于该艇建成后不久。根据日本海军的使用习惯,中型炮艇在实际搭载步兵作战时,除了其自身固定安装的1门13毫米口径机枪外,还会增加一些其他火力。

日本海军中型炮艇1179号及其火力配置

继设计建造15米内火艇型炮艇之后,日本海军又在1939年左右设计建造了一型体量更大、设计也更完备的新式炮艇,在日本海军中称为中型炮艇。

日本海军的中型炮艇,艇体全部采用钢板,而且完全使用焊接工艺制造,排水量25吨,因此又被习惯称为25吨型炮艇。该型艇的长度为18米,最大宽3.6米,吃水1.2米,装备海军型柴油发动机2座,双轴推进,功率300马力,航速11节。

1940年7月1日在横须贺海军工厂泊岸前拍摄到的“1164”号中型炮艇

中型炮艇的外观有别于日军在内火艇型基础上改制的15米炮艇,属于专门设计的小型炮艇。其外形十分低矮,不仅稳性更好,被敌方火力击中的概率也大大降低。该型艇的艇体结构布局方面,从前至后大致有三个分区,在主甲板下的艇首内是前部兵员室,外壁上还布置了舷窗,兵员舱内部的乘坐舒适性较好,艇体中部的甲板下是轮机舱,艇体中部的主甲板上则是驾驶室,在艇的中后部是后部兵员室,艇尾两侧则分别布置了简易的厕所厨房

停泊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内的“1164”(右)、“1165”艇,艇首可以看到油漆着炮艇的舰籍隶属地“佐世保防备队”

该型艇的设计中可圈可点的是,从中部的驾驶室开始,一直连着机舱棚以及后部兵员室上的棚罩采取了一体融合的布局,从前至后连为一个整体,而且考虑到防弹,外壁全部采用5毫米厚的防弹钢板制造,面向艇首和两侧都采取了倾斜式的外立面。除此外,在炮艇上最易受攻击的部位—机舱上方,该型炮艇上设置了一个很大的圆形露天炮位,周围带有装甲护板,是该型炮艇上的主要战位。[6]

中型炮艇上的主要武备是安装在驾驶台后、轮机舱顶上的炮位内,早期有安装1门7.7毫米口径“92”式机枪的情况,其后则更多是安装1门单管或双联的“93”式13毫米口径高射机枪。较之7.7毫米口径的机枪,这门武器无论是外观还是威力都更像是“炮”。

日本海军中型炮艇“1179”号,照片推测拍摄于该艇建成后不久。此时该艇主炮位上安装的是1门7.7毫米口径的“92”式机枪(www.xing528.com)

在珠江上航行的日军炮艇队,近处是1艘装备13毫米口径机枪的中型炮艇,在其右侧后方是1艘15米内火艇型炮艇

“9 3”式1 3毫米口径高射机枪是日本海军1935年购买授权后进行制造的原法国哈乞开斯M1929式机枪,由横须贺造兵部生产,口径13.2毫米,枪身全长1.43米,枪重37千克,枪架重113千克(单管枪架),射速450发/分钟,初速800米/秒,采取弹夹供弹(30发弹夹)。[7]这种机枪分为单装、双联、四联等三型,是二战时代日本军舰上主要的近程防空武器,其缺陷是供弹方式限制了射击速度,但是这型机枪初速高,子弹威力大,其用于内河炮艇上压制主要只有步枪、轻机枪等轻武器的敌手,颇具效力。

配合这门机枪,在机枪炮位前方驾驶室顶上,右侧还安装了一部30厘米口径信号探照灯,驾驶室顶部中央则还有一部警报器,此外一些中型炮艇还在后部兵员舱棚罩的顶上安装1门7.7毫米口径“92”式机枪作为加强火力。

比普通的改造型炮艇更显专业的是,中型炮艇的中部还设有一根可折倒的桅杆,可以用来悬挂军旗信号旗等,而在驾驶室前方主甲板上还有一根可以折倒的信号灯杆,其上安装了包括航标灯、雾灯等在内的必要的航行灯具

根据日本海军的使用习惯,中型炮艇在实际搭载步兵作战时,除了其自身固定安装的1门13毫米口径机枪外,还会增加一些其他火力。其中,在艇首最前端将架设1门“3”式迫击炮(口径81.3毫米,射程75至2850米,初速196米/秒,炮重20.4千克),其后方可由步兵架设一门班用机枪,在艇的中后部,后部兵员室舱棚侧面的观察窗可以当作搭载步兵向外射击用的枪眼。

总体而言,日军的中型炮艇在保持着此前各类炮艇能够搭载步兵和能够以火力打击敌方目标以及掩护己方步兵等基础功能外,还具备着在内河中良好的防护性能以及航行性,犹如是内河的水上装甲车,一经问世便立即开始大量建造,从1939年至1941年,由横须贺海军工厂(编号1164-1173,1187-1196)、佐世保海军工厂(编号1174-1178)、宇品造船所(编号1284-1309,1367-1371)、石川岛造船所(编号1318-1327)、三菱长崎造船所(编号1357-1366)等5家船厂共计建造77艘之多,舰籍均隶属佐世保防备队,使用上则全部部署到中国的长江流域以及珠江流域,从1940年末开始陆续出现在中国战场,是日军在华使用的主力型炮艇。[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