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进版舰水炮艇:中国战场的顶尖炮艇之一

改进版舰水炮艇:中国战场的顶尖炮艇之一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舰水”炮艇即是“舰载水雷艇”型的炮艇,是利用“舰水”这一艇型为基础,经局部改造而成的炮艇,这种炮艇的运载能力是中国战场上日军炮艇中的佼佼者。其前后的两个兵员室,推测至少可以容纳一个小队规模的全副武装的步兵。另外,考虑到防范河流两岸中国军队及游击队的狙击,有一些“舰水艇”还在兵员室两侧竖立钢板,聊作防护。

改进版舰水炮艇:中国战场的顶尖炮艇之一

“舰水”型炮艇(又被写作“舟水”炮艇)出现于1942年后,所谓的“舰水”,是日文中“舰载水雷艇”的缩写,即舰载鱼雷艇。此一艇种产生于明治时代,在中国其最著名的代表者莫过于北洋海军铁甲舰定远”“镇远”的舰载鱼雷艇。这种艇自身带有动力,体量上较正常的鱼雷艇小,可以作为舰船的载艇,当却是舰船各类载艇中的最大者。此后随着世界海军装备技术的发展,舰载鱼雷艇渐渐失去其存在的价值,但在日本海军的杂役船种别中,仍然保存有“舰水”这一类小艇,虽然名字和明治时代没什么变化,但事实上到了昭和时代这种小艇已经不携带鱼雷,单纯变作最大型舰载动力艇(日本称为“内火艇”)的代称,具体型号则是一种长17米的小艇。

“舰水”炮艇即是“舰载水雷艇”型的炮艇,是利用“舰水”这一艇型为基础,经局部改造而成的炮艇,这种炮艇的运载能力是中国战场上日军炮艇中的佼佼者。根据1945年在长江中游向中国海军投降的日军部队上缴的“舰水”炮艇参数等资料,可以对此类炮艇进行十分明晰的了解。

日本海军17米型舰水艇

“舰水”型炮艇总体上就是利用日本海军17米型的“舰水”艇改造或建造而成,艇体为木质排水量20吨,艇长17米,宽2米,吃水1.3米,装备一台单动式发动机功率150马力,设计航速12节。这种炮艇为平甲板,头尖、尾方,其功能舱室从前至后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小艇前部艇体内是一个小型的兵员室,入口是甲板上的一个圆形人孔盖,艇体中部甲板上隆起带有烟囱的机舱棚建筑,连带在机舱棚之前是半封闭式操舵室,机舱棚后方是带有长方形棚罩的后部兵员室。由于艇体太小,操舵室舵轮链接舵叶的索链是从甲板上露天穿过的。由于炮艇不同于舰载艇,需要考虑到艇员长期驻扎时的生活所需,在“舰水”艇的艇尾之外,另支出一个简易的棚罩,其内部一分为二,靠近右舷的是厕所,紧挨着隔壁则是厨房

日本舰水型炮艇平面图(www.xing528.com)

在中国内河航行的日军17米舰水炮艇

“舰水”炮艇的武器是安装在前部兵员室顶上的机枪,其数量并无一律,多则两门,少则一门,型号是“92”式7.7毫米口径机枪,[9]“舰水”炮艇的人员编制多为5人,在中国战场主要用于江河巡逻、扫雷,以及运送步兵实施登陆作战。其前后的两个兵员室,推测至少可以容纳一个小队规模的全副武装的步兵(非炮艇型的“舰水”艇理论上最多可搭载100人)。后期可能是考虑到前方兵员室是处在主甲板下的封闭舱室,内部拥挤、憋闷,尤其当夏季在中国南方以及长江中上游活动时,这个舱室更是难以置身其中,于是又有一些“舰水”炮艇不顾艇首水密的安全要求,干脆将前部兵员室顶部切开,改为露天。另外,考虑到防范河流两岸中国军队游击队的狙击,有一些“舰水艇”还在兵员室两侧竖立钢板,聊作防护。

在建造方面,第一批炮艇型舰水艇在1939年诞生,分别是舰籍隶属日本海军兵学校的“1114”艇,以及原为“常磐”舰舰载艇的“1126”艇。其后三菱长崎造船所与横濱ヨット工作所又各建造2艘,编号分为别“1141”“1142”和“1143”“1144”,舰籍隶属海军兵学校。1942年后陆续又改造5艘,分别是原“日向”舰载艇“1529”和横须贺海军工厂的库存艇“1693”至“1696”。[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