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信息意识的培养方法

加强信息意识的培养方法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人会作出不一样的反应,这就是信息意识造成的差距。信息工作人员要有安全意识,既要做好个人信息的安全防范,又要做好单位信息的安全防范。这也是培养信息意识的前提和基础。注意的品质即注意的深度、广度,注意力的分配,注意力转移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和决定信息意识的水平。

加强信息意识的培养方法

(一)信息意识概念

所谓信息意识,是人们利用信息系统获取所需信息的内在动因,具体表现为对信息的敏感性、选择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对于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人会作出不一样的反应,这就是信息意识造成的差距。通俗地讲,面对不懂的东西,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来寻求答案,这就是信息意识。

有无信息意识决定着人们捕捉、判断和利用信息的自觉程度。作为办公室工作人员,如果没有科学的信息意识,就不能正确对待大量的信息,就可能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成为信息的奴隶。信息工作者必须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善于从无数的信息中主动地挖掘、收集、整理和应用有利于领导决策的信息;善于敏锐地洞察别人尚未注意的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善于将各种信息和自己所关心的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起来思考,从而更好地开展信息工作。

(二)信息意识的表现

1.对信息具有敏锐的感受力

能够敏锐地捕捉信息,并善于从他人看来是司空见惯的、微不足道的现象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这种对信息的敏锐的感受力,是信息意识最突出的表现。

2.对信息具有持久的注意力

具有信息意识的人,对信息的关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无论是在工作范围以内,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他都习惯用情报的眼光,从情报的角度去观察周围一切事物,去思考问题,把这些信息和自己要解决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对这些信息的长久注意力是一个人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科研、情报工作突发灵感的基础。

3.对信息价值有较强的判断力和洞察力

一个具有强烈信息意识的人,除了对信息具有敏锐的感受力以外,更重要的是他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和洞察力。在面对浩如烟海、杂乱无序的信息时,要善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识别,并做出正确选择。

(三)信息意识的内容

秘书的信息意识包括信息价值意识、信息安全意识、信息消费意识和信息道德意识四个方面。在具体的工作中,表现为对情报信息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细致的洞察力和大胆的快速分析、反馈、判断和使用能力。

1.信息价值意识

信息价值意识是信息意识中最核心的部分。价值是信息被人们重视的根源,也是人们能够主动进行信息活动的根本动力所在。在信息社会中,每天我们都有海量的信息,信息工作人员要能够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为领导服务,为单位所用。

2.信息安全意识(www.xing528.com)

信息社会中,信息特有的价值属性决定了一个生活在信息社会里的人要有信息安全意识。每个单位,无论性质如何,都有一些秘密信息是不允许或不适合公开的。信息工作人员要有安全意识,既要做好个人信息的安全防范,又要做好单位信息的安全防范。

3.信息消费意识

既然信息是有价值的,那么使用信息便是一种消费行为。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在进行信息消费,从报纸上获取信息就要花钱买报纸,看电视获取信息就要交收视费——知识付费已经成为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消费投入已经成为工作、学习、生活、生产、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投入,有投入才能有产出,办公室信息工作人员要树立信息就是商品的观念,抵制那些使用盗版软件、剽窃他人信息成果等不好的信息消费行为。

4.信息道德意识

信息道德意识是指一个人在获取、处理、应用、创造信息时要有道德观念,要自觉接受行为准则和规范的约束,要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公约的自觉行动。信息工作者应该在信息工作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出卖单位信息,不制造、不传播有害信息、假信息,不参与违法信息活动。具备良好的道德意识,是做好信息工作的内在要求。

(四)信息意识的培养

1.强化信息需求

强化信息需求就是要认识到信息的作用。这也是培养信息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在当今社会知识、信息已经成为与物质资源并驾齐驱的第二资源,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的这种需求,并把这种客观的需求反映于主观,转换成主观的信息需求,这时我们的信息需求意识就形成了。一个人对信息作用的认识愈深刻,其信息需求意识也就愈强,但是仅仅消极地认识客观存在的信息需求是远远不够的,培养信息需求意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创造信息需求。例如在工作过程中培养自己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习惯,在决策过程中遵循信息决策的原则等等。这些习惯一经养成,就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信息需求意识也会在脑海中根深蒂固。

2.提高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属于信息心理的范畴,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等内容,其中注意力尤为重要,它决定着主体能否捕捉最佳信息时机,获得所需求信息。注意的品质即注意的深度、广度,注意力的分配,注意力转移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和决定信息意识的水平。思考力包括抽象能力、分辨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它直接影响人们利用信息的效果,所以在信息能力中居于核心地位。

信息能力作为信息主体的心理特征,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提高。因此,作为信息主体来说,我们应该自觉地多进行利用信息的实践,使自己的信息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3.学习信息理论

信息理论是信息意识中层次最高的部分,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理论,对信息意识的培养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信息理论中,信息知识是基础。例如,信息是以一定的符号来表达的,如果缺乏字符、声、像等方面的知识,就根本谈不上其他;个别需求信息往往存在于众多信息的集合中,如果没有信息检索方面的知识,例如检索工具、检索语言等,利用信息也是一句空话,信息规律是核心,掌握一定的信息知识仅仅可以形成信息意识,开展一定的信息活动,但是如果要提高信息意识水平,使信息活动高效,必须掌握一定的规律,如信息分布规律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