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03-2005:股市与经济走势背离,结构性行情轮番出现

2003-2005:股市与经济走势背离,结构性行情轮番出现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2001年经济探底后,2003开始后中国经济增速处于快速反弹上行阶段。投资增速上涨拉动经济上行,2003—2005年,中国平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积增速在31.1%。2003—2005年,上市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约1.7%,平均ROE不足10%,缺乏支撑股市上涨的基本面。2003年出现“五朵金花”行情,即以钢铁、汽车、金融、石化、电力行业的龙头企业为主的蓝筹股上涨,这与中国当时重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工业生产加快的基本面一致。

2003-2005:股市与经济走势背离,结构性行情轮番出现

在2001年经济探底后,2003开始后中国经济增速处于快速反弹上行阶段。即使2003年出现“非典疫情,GDP(不变价)同比平均增速仍在10%以上。投资增速上涨拉动经济上行,2003—2005年,中国平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积增速在31.1%。但是这一时期的股市行情并未反映火热的经济增长,上证综指在1000~2000点运行,2004年4月上证综指由1777点波动下行至2005年7月的1011点。

回顾这一时期,造成股市行情与经济增长出现背离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政策层面上,为抑制经济过热,货币政策收紧,宏观调控增强。2003年起,“热钱”涌入和持续贸易顺差使外汇占款增加,相关部门被动投放大量基础货币,货币政策加速货币回笼,包括连续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提高再贴现利率加息等。虽然“国九条”刺激了股票市场上涨,但是“国九条”出台后,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控制过热经济。市场层面上,逐步规范股票市场运行机制,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消除估值泡沫。公司层面上,此时沪深两市A股样本容量不足,上市公司总数不足1500家,许多盈利能力较强、蓬勃发展的中国企业还未上市。此时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速慢,反映出的盈利能力较弱。2003—2005年,上市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约1.7%,平均ROE不足10%,缺乏支撑股市上涨的基本面。(www.xing528.com)

市场行情总体跌幅较大,市场结构分化。2003年出现“五朵金花”行情,即以钢铁、汽车金融、石化、电力行业的龙头企业为主的蓝筹股上涨,这与中国当时重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工业生产加快的基本面一致。2004年,市场开始转向“煤电油运+传媒”的行情。伴随经济快速增长周期,经济发展对煤电油运的需求超过供给。国家各项政策确保加快电源电网、煤炭基地交通干线的建设。同时受WTO外资开放政策影响,传媒公司成为稀缺的外资并购的对象。2005年,银行板块涨幅排名第一,全年累计涨幅约21%,成为当年的成长性行业。2003年,国家启动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通过剥离不良资产、核销已实际损失的资本金以及通过外汇准备注资等手段,大型商业银行存量问题资产被大幅清理。叠加经济快速上升周期,银行的盈利和资产质量边际明显改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