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债券打底仓+另类投资方案优化

债券打底仓+另类投资方案优化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目前监管政策对相关配置策略的规定较为务实。“侧袋估值法”之前主要用于公募基金专户、私募类产品,银行理财主要发行公募类产品,相关估值方法的明确有利于理财部门更从容地配置另类资产。事实上,这种债券“打底仓”提供较低且稳定的绝对收益,另类投资增厚收益的配置策略是银行理财部门较习惯的。

债券打底仓+另类投资方案优化

在资产配置过程中,通过牺牲一定的流动性换取较好的绝对收益有合理性。事实上,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有能力配置一定比例的另类资产。从草根调研看,目前各家银行新推出的净值型产品中也有15%~20%不等的非标资产。

理财子公司配置另类资产的优势,一方面在于资本金较为充足。目前国有银行注册资本均在百亿元左右,股份制银行普遍在50亿元左右,即使城商行也在10亿元左右,而公募基金资本规模仅在亿元水平,这使得理财子公司面临流动性冲击时更为从容。同时,目前监管政策对相关配置策略的规定较为务实。从中国银行业协会于2018年8月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核算估值指引(征求意见稿)》看,监管意见明确了商业银行可以在会计准则和监管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摊余成本法对资产或负债进行估值,同时专门提到银行理财可以使用“侧袋估值法”的概念,即理财产品管理人无法对金融资产进行合理评估预期风险计提减值时,可采用“侧袋估值”,将产品中上述金融资产与其他金融资产进行隔离,放入“侧袋账户”中,并锁定与其对应的客户和持有份额。“侧袋估值法”之前主要用于公募基金专户、私募类产品,银行理财主要发行公募类产品,相关估值方法的明确有利于理财部门更从容地配置另类资产。

事实上,这种债券“打底仓”提供较低且稳定的绝对收益,另类投资增厚收益的配置策略是银行理财部门较习惯的。解决资本和估值方法后,未来这种模式最大的壁垒在于另类资产策略的研发和采集。除房地产和融资平台的非标在2010年后一直长盛不衰外,中国目前缺乏长期有效的另类资产配置策略。阶段性看,2013—2015年的两融收益权、股票质押,2014—2015年的分级产品优先级、定增、打新股,2017年后的消费金融、商品CTA策略、转债/交债等均取得了媲美于传统非标资产的风险收益水平。

表11-4对相关另类资产策略进行了总结,有的是赚取资产配置轮动的钱(如可转债、商品CTA等),有的是赚取制度套利的钱(如打新股),有的是赚取居民习惯变化的钱(如消费金融)。当然,这个过程中也有失败的案例,如2015年后的新三板、2017年后的股票定增,事后看均是消灭客户的过程,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另类资产策略研发的价值。(www.xing528.com)

表11-4 近10年来另类资产整体阶段性有效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