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交易价格与货币市场利率的相关性分析

交易价格与货币市场利率的相关性分析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应具备以下基本属性。十多年来,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SHIBOR已经成长为我国认可度较高、应用较广泛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之一。短端SHIBOR与拆借、回购交易利率的相关性均在80%以上,并维持较窄价差,其中隔夜SHIBOR与隔夜拆借、回购交易利率的相关性高达98%;中长端SHIBOR得益于同业存单市场的发展壮大,基准性也有显著增加,SHIBOR 3M与3个月同业存单发行利率的相关系数高达95%。

交易价格与货币市场利率的相关性分析

(一)货币市场利率体系

货币市场利率对社会资金供求关系有着高度灵敏性。货币市场的交易利率包括同业拆借利率、商业票据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利率、短期国债回购利率、短期国债现货利率及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利率等同时各相对独立的子市场的市场利率,形成了一个按照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组合起来的利率体系。

图4-11 2016年货币市场利率走势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影响货币市场工具价格的因素既来自整体宏观因素所决定的短期无风险利率水平,也有发行人自身因素所决定的风险溢价。图4-12显示了影响短期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的基本因素,也是造成货币市场工具价格变动的主要力量。当为国库券定价时,重点在于确定影响无风险利率的因素,而为风险性货币市场工具(如商业票据)则同时需要考虑发行人的风险溢价,其受到经济、行业和特定公司状况的影响。

图4-12 货币市场工具定价因素

(二)货币市场利率基准利率选择

基准利率是以金融市场供给和需求为基础形成的基准性利率,是在货币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是其他金融工具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定价的基础依据,为人们公认并普遍接受的利率。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融资者衡量融资成本,投资者计算投资收益,以及管理层对宏观经济调控,客观上都要求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基准利率水平作参考。

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应具备以下基本属性。(www.xing528.com)

(1)市场性:市场性是基准利率最本质的属性,其含义就是基准利率的大小是由市场力量自发决定的,以货币市场中资金供求情况为基础形成的。所以,基准利率首先必须是市场化利率。在这个基础上,要想很准确地反映市场的资金供需状况,则该利率必须具有较高的市场参与度、较大的影响力。交易主体广泛、交易种类多、交易量大、交易活跃度高,可以保证市场处于高流动性的状态,降低买卖差价,提高市场的有效性,提高操控市场的难度,更准确地反映资金供求。

(2)稳定性:稳定性的含义是即便是在受到外部预期之外的冲击时,基准利率仍能保持自身波动幅度的可控,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3)基准性:基准性是指基准利率反映的借贷关系不存在违约可能,不包含信用风险

(4)传导性:传导性是指基准利率能够作为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及时地将央行的管理目标传导至整个金融市场,进而实现通过货币政策变化调节实体经济运行的目标。

(5)可测性:可测性是指基准利率的大小是可以明确观测、其数据是能够得到的。这是由基准利率的作用所决定的。

(6)可控性:可控性指的是货币当局能够对基准利率加以调节和影响,进而实现对整个宏观经济的调控。

(7)相关性:相关性是指基准利率既要与货币市场利率体系高度相关,又要跟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之间保持相关关系。

当前,我国正着力构建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国债收益率曲线和贷款基础利率(LPR)等为代表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

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培育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正式推出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十多年来,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SHIBOR已经成长为我国认可度较高、应用较广泛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之一。

首先,SHIBOR基准性明显提升,比较有效地反映了市场流动性松紧。短端SHIBOR与拆借、回购交易利率的相关性均在80%以上,并维持较窄价差,其中隔夜SHIBOR与隔夜拆借、回购交易利率的相关性高达98%;中长端SHIBOR得益于同业存单市场的发展壮大,基准性也有显著增加,SHIBOR 3M与3个月同业存单发行利率的相关系数高达95%。其次,SHIBOR产品创新取得进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SHIBOR已被应用于货币、债券、衍生品等各个层次的金融产品定价,部分商业银行也依托SHIBOR建立了较完善的内部转移定价(FTP)机制,金融体系内以SHIBOR为基准的定价模式已较为普遍。最后,SHIBOR与实体经济联系日趋紧密,越来越多地发挥了传导货币政策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通过SHIBOR挂钩理财产品、SHIBOR浮息债、非金融企业参与的SHIBOR利率互换交易等渠道,SHIBOR较好地将货币政策信号传导至实体经济,并随着直接融资比重提升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完善,进一步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SHIBOR对债券产品定价发挥重要的基准作用。2017年第三季度,共发行以SHIBOR为基准定价的浮动利率债券68只,总量为337.6亿元;发行固定利率企业债193只,总量为1 976.3亿元,全部参照SHIBOR定价;发行参照SHIBOR定价的固定利率短期融资券1 202.4亿元,占固定利率短期融资券发行总量的97%。

SHIBOR的创设借鉴了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等国际基准利率。2012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后无担保拆借市场规模有所下降,以及部分报价行操纵LIBOR报价案件等原因,国际社会开始着手改革以LIBOR为代表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2017年7月,英国金融行为管理局(FCA)宣布将从2021年起不再强制要求LIBOR报价行开展报价,届时LIBOR可能不复存在,未来英国将逐步转向基于实际交易数据的SONIA(英镑隔夜平均利率)作为英镑市场基准利率。另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例如欧央行、日本央行)采取了更加中性、多元的做法:一方面研究引入基于实际交易数据的无风险利率,丰富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允许存在多个基准利率;另一方面,改革EURIBOR、TIBOR等基于报价的基准利率,引入瀑布法等混合方法,提高银行间拆借利率(IBOR)报价的可靠性和基准性[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