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一部分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不足或有生理、心理等特殊原因的学生,同样条件下很难完成体育课程的学习任务,因而很少体验到成功的满足和喜悦。这些学生大多会受到教师的肯定和同学们的羡幕,会体验到成功的满足感,从而对这项运动越来越产生兴趣。

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是广大体育教师追求的目标。要找到适合小学体育教学的路径,就需要深入了解现代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现代体育教育越来越重视和追求教学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等目标的协同达成,强调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和均衡发展。现代教学理论提倡,课堂上不仅要使学生获得认知方面的发展,而且还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成功,满足学生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培养学生所必需的社会技能,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现代教学过程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师生之间的单向或双向活动,而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互动的过程,提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多边互动。

(一)创设情境,寓教于乐

在教学中,欢乐的情境会让学生产生愉悦、兴奋的情感,可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在相对压抑甚至紧张的情境中,会让学生表现出低沉、不安、忧郁的情感和消极情绪。因此,体育教学要重视营造欢乐的情境,让学生在欢快的活动情境中进行练习,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体魄,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合作精神等心理品质。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用创设“情境”的形式处理教材,寓教于乐,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承受能力,能使小学生的身心负荷在可承受的情境中完成运动启蒙教育。

(二)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1.整体分组教学,感悟成功体验(www.xing528.com)

体育教学实践经验提示我们,有些身体素质好、运动能力强的学生会较为顺利地完成体育课程任务,在体育课程中会有更多的成功体验,从而对上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一部分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不足或有生理、心理等特殊原因的学生,同样条件下很难完成体育课程的学习任务,因而很少体验到成功的满足和喜悦。为了让学生都能获得较好的课程体验,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可采用分层分组教学方式,可按运动能力分组、按年龄分组、按性别分组、按成绩分组等。

2.个体区别对待,培养运动自信

针对个别运动能力弱或由于心理、生理原因导致运动体验不畅的小学生,教师可根据个体具体情况正确引导或降低要求,培养他们对体育课程的自信心。人们对“成功”的体验是一种满足,更是一种需要,小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也是一种心理满足和需要,例如,在小学体操教学中,有的学生由于力量、灵敏及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的素质条件较好,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技巧动作不会存在较大问题。这些学生大多会受到教师的肯定和同学们的羡幕,会体验到成功的满足感,从而对这项运动越来越产生兴趣。对其他学生来说,在完成某个难度较高的动作时,成功机会变小,为了使“人人成功”,教师在教学中可对他们适当降低要求,或让他们先完成分解动作,或让他们先练好基本功等,使他们在不同的要求下同样获得成功,只要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进步,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肯定,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